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浴血塔拉瓦(三)
将B连投入战斗后,卡尔森呼叫在近海游弋的2艘潜艇提供炮火支援。因为通讯故障,“舡鱼”号并未收到卡尔森的呼叫,“鹦鹉螺”号两门152毫米炮此时派上了用场。潟湖中正在向南航行的1艘日军运输艇和1艘巡逻艇被美军潜艇一通炮火击沉,随后布洛克曼下令向岸上的日军阵地发起炮击。
面对兵力数倍于己且有炮火支援的敌人,手下仅有42人的金光彻底绝望了。交战5小时之后,金光向特鲁克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9时05分,全员从容战死。”随后金光率队发动了两次自杀式冲锋,全员“玉碎”。准确讲这才是日军的第一次“玉碎”作战,阿图岛只能算第二次。可能因为本次作战规模太小,被忽略了。至此,美军实际上已赢得了本次战斗。
由于缺乏准确情报,卡尔森认为被消灭的只是日军一支小分队。金光所部的顽强抵抗说明,日军主力很可能在岛南一带,随时可能前来增援。此时空中出现了1架日军侦察机,海恩斯中校下令潜艇紧急下潜。失去潜艇火力支援的卡尔森更加惶恐不安。11时30分,空中再次出现了2架日机的身影,卡尔森下令所有人不准开火,暂时遁入丛林躲避。未能发现目标的日机草草扔下炸弹后飞走。
接到马金发来的求援电报,第四舰队司令官井上成美中将立即下令,第二十七驱逐舰分队运送谷浦英男大尉第六根据地部队一部前往增援。在地面部队到达之前,驻马绍尔群岛的基地航空部队受命出动战机前往攻击。
空中出现的敌机加剧了卡尔森的不安。傍晚17时他召开了军官会议,提议当晚撤离布塔里塔里岛。詹姆斯和两位连长都不同意,提议按计划撤回潜艇,次日在北部的小马金岛登陆。于是卡尔森留下20人断后,主力部队于19时30分乘橡皮艇返回潜艇。途中多条橡皮艇被巨浪打翻,大部分队员丢失了武器,一些队员再次被冲回海滩上。仅7艘橡皮艇上约100人返回了潜艇。过半数队员包括4名重伤员被落在岸上——他们大部分两手空空,只有负责掩护的20人还有武器。当晚,他们与日军残存的一支巡逻队发生了零星交火。
次日清晨,卡尔森试图派橡皮艇接回岛上人员。不料撤退途中遭日机空袭,1艘橡皮艇被击沉,潜艇被迫紧急下潜,美军的第二次撤退被迫中断。B连连长科伊特上尉及70名队员仍然滞留在岸上。
不明敌情的科伊特非常悲观,决定向岛上的日军投降。他用英文草拟了一封投降书,交给日本南洋贸易公司兴发会社的员工,委托他递交驻岛日军指挥官——后来盛传向日军投降的是卡尔森而非科伊特,只是没有找到充分证据。岛上已无日军前来接受美军投降。日军援兵迟迟不至,为卡尔森第三次撤退留出了宝贵的时间。当天下午,科伊特利用南洋兴发会社1艘20吨机械动力船驶离布塔里塔里岛,先在小马金岛登陆,之后辗转返回潜艇。在岛民的帮助下,剩余队员傍晚时分乘4艘橡皮艇离开,赶在18日午夜前回到了潜艇。
确信所有队员都已返回后,2艘美军潜艇撤离了马金海域。8月25、26日,“鹦鹉螺”号和“舡鱼”号先后返回珍珠港。尽管一个个狼狈不堪,他们仍然被当作英雄受到了驻地官兵的热烈欢迎。
海军陆战队成功突袭马金环礁的消息传回国内,对开战以来很少收到好消息的美国民众来说,无疑是一针兴奋剂。总统儿子亲自参加危险的战斗,更是增添了不少卖点——直到今天,美国对詹姆斯是否参加过本次作战仍存在争议。美国宣传机构开足马力,“奇袭马金”被渲染成一场辉煌的胜利。少数特种兵潜入敌后,大肆破坏后从容撤回,由此成为美国英雄主义的标准版本。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影片《Gung-ho!》纪念这次作战。
就具体战果而言,美军本次突袭并未给日军造成多大损失。卡尔森报告说,自己亲眼看到的日军尸体就有97具,因此被消灭日军不会少于160人。对美军的伤亡,卡尔森竟然说撤退时太混乱了,难以准确统计。这难免让人无法理解,自己人理应比歼敌数更好统计的。再说,你查查去了多少人,减去回来了多少人不就知道了?这点难题,学数学专业的老酒还是能帮你解决的。后来美军官方公布的数字是:18人阵亡、12人失踪(有3人后被证实阵亡)、14人受伤。日军官方公布的数字是:金光兵曹长以下战死43人、失踪3人,负伤人数不详;生还27人:警备队员18人、机场地勤人员3人、气象观测员4人、翻译2人。老酒窃以为,这次日军提供的数据可能更真实一些。
有9名陆战队员遗憾未能返回潜艇,他们之后的境遇是悲惨的。在与前来增援的谷浦所部周旋12天后,8月30日,弹尽粮绝的美国人向日军投降。他们随后被押往夸贾林环礁。日军起初还准备找机会将他们送回日本看押。后来,日军驻马绍尔群岛第六根据地部队司令官阿部孝壮少将不顾下属的反对,于10月16日断然下令将9人斩首示众。战后阿部在关岛被处以绞刑,确属罪有应得。
从战术效果来说,卡尔森接受的三大目标歼敌、破坏设施、侦察敌情勉强完成了第一项。一年后,当美军准备发起针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电流行动”时,对那里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从战略意义上讲,尼米兹试图通过突袭行动转移日军注意力的目标并未实现。从具体作战进程来看,此时的美国人显然尚未做好反攻的准备,他们的进攻有点杂乱无序。
海恩斯和卡尔森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并得到了媒体的大力吹捧。但是参与行动的军官们对卡尔森的指挥能力提出了质疑。从另一个角度讲,意义不大的本次攻击使日本人认识到了吉尔伯特群岛的重要性和防守上的脆弱性,从而开始逐步加强那里的防御。美军的行动可谓“打草惊蛇”。
从两个突击营营长未来的仕途也可略见一斑。虽然随后卡尔森率第二突击营登上瓜岛,参与了对东海林支队的追击。在战役后期还进行了一次为期31天的大范围巡逻,并由范德格里夫特亲自授予海军十字勋章,但其风头仍被在血岭表现出色的第一突击营营长埃德森中校盖过。纵观卡尔森指挥的几次作战,基本上属于雷声大、雨点小、赚吆喝,其个人指挥并无过人之处。作为一名左派军官,卡尔森的前途并不被人看好。1943年11月当“电流行动”正式发起时,埃德森已是主力部队陆战二师的上校参谋长,属于不折不扣的中坚人物。卡尔森还仅是新建陆战四师的中校作战训练主任,只能以观察员身份观摩战场,做一些传递信息的辅助活儿——两人都将在随后的正戏中露面。
本世纪初的2000年,在突袭战中战死的陆战队员有19人的遗体被找到,他们被运回美国高调安葬。美国曾试图多方寻找被处决9名队员的遗体,至今未果。
比起随后美军在塔拉瓦环礁的巨大伤亡,这些损失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登陆示意图
托马森中士
托马斯号
今天保存在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科伊特投降书影印件
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