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期A || 张婉茹作品:蒸馍/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字,但我清楚,一个小小的蒸馍,对母亲却意味着很多,既有她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更饱含了作为一个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师、对现在教育中许多缺失的遗憾。
文:张婉如
导语/诵读:梁轩诚
注意,这个蒸馍是个名词。我老家的人把馒头叫蒸馍,我小时侯时常吃不上蒸馍,因为我家平常烧的是蒿草、树叶、麦茬或还有爷爷拣的牲口粪便,火力弱,蒸馍蒸汽上不去,所以常年吃烙馍,只有过年送礼蒸馍时才用案板下的黑碳烧火,才能吃上软呼呼的蒸馍。
我上高中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家里把勉强能拿上手的玉米面搅萝卜丝的烙馍给我,家里老小从六十岁的老人到两岁的孩子,都吃野菜、槐树豆搅玉米馇汤喝。到了学校,和我关系好的王文彬同学说要尝新鲜,用他的的两搅面蒸馍换我的吃。我当时觉得他咋这么好笑,后来想起,是他想真诚的帮我,又怕伤我自尊才这么说的。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宜川当老师,一年四季都吃玉米面窝窝(发糕),因为最多供应30%的细粮,最好时一天能吃一顿汤面条,学生灶就连汤面条也吃不上,因为他们都是从家里背粮,蒸馍只有在过年节时才能吃上。
一九六九年春节前夕,北京知青插队到宜川,当晚住在我校东邻的县招待所。热情好客的宜川人用蒸馍、烩菜招待远道来的年轻人,而个别不懂事的北京知青竟然把炮仗插进蒸馍里点燃,炮仗一响蒸馍开花、飞起了血一样的馍花,我们惊讶的喊:“不能!”学校的李老师快步跑去制止,救下了许多蒸馍。我相信没过多久,深入到更贫困农村的几万名在北京知青,应该深刻的知道蒸馍的珍贵与陕北人民的厚道了。
一九七六年宜川来了公路施工队,家属住在我们学校,正好表妹也随妹夫的公路队一起来了,我们倍感亲热。他们外勤伙食好,常能吃上蒸馍。一次妹夫给了儿子一个大白蒸馍,六岁的儿子拿回来分给全家人吃了。
宜川人祭祀祖先的贡品叫子推,我猜想这个名目应该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伟大人物介子推。所谓子推就是一个一斤多的大花蒸馍,另外还有配有鱼、鸟、虎、鼠等动物形象的蒸馍。善良的宜川人尊师重教,每年清明我就会收到许多家长送来的子推(蒸馍)。吃着这祭祖的花蒸馍,我也像当年父亲给我们讲故事一样,把清明和寒食节的来由讲给我的子女:相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逃到国外,在流亡中,走到一个无人烟的地方,公子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随从找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吃的,在大家万分着急时,介子推在偏僻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了一碗汤,重耳喝了才恢复了体力,后来公子知道了流下了泪。
十九年后,重耳登基,就是晋文公,重赏了流亡时的随从,偏偏忘了介子推,有人劝介子推去领赏,而他鄙视财权,背着母亲上了家乡附近的绵山隐居。晋文公经人提醒忆起了他,羞愧难当,命下臣多次请介子推,都遭到了拒绝,当晋文公亲自请时他已躲上了绵山。山大、林密,找了多时无果,有个愚蠢的臣出主意:三面烧山,只留一面,他就会出来,但山烧尽,树全烧焦,仍不见介子推,后来在一棵柳树下找到了被烧焦的母子,晋文公痛哭,定此日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来祭奠时才发现柳树洞里一衣片上书写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寒食节”的第二天为清明节,把这棵柳树被命名为“清明柳”。两千多年来,每到这一天,炎黄子孙们都插柳、植树、踏青、蒸花蒸馍祭献祖先,怀念介子推,清明节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九七九年母亲病重,十一月一日我回到家,兄长给母亲蒸了个死巴巴的白玉米面蒸馍,妈咬不动,表婶知道了,拿了四个松软的白面蒸馍,我把它挂在墙上,每天掰一疙瘩,泡在一个大搪瓷碗里,再冲上一只一个鸡旦絮,维持了妈生命的最后时光。
现在蒸馍是最低廉的食品了,一次我买蒸馍往回走,见一个要饭的伸出手,我顺手抓出一个热乎乎的蒸馍给他,但他竟缩回了手,蒸馍掉在了地上,我惊呆了,原来现在的乞丐竟然是只要钱的!我拾起了地上的馍,拿回家剥了皮自己吃了。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能看到饭店里、道路上、学生食堂都有剩下的白生生的蒸馍,我真的心疼,这简直是作孽,忘了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就写下啦这篇也许不合时宜的文字,希望看到的人永远记得珍惜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