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居文化」书海拾贝:从隶书的由来说《曹全碑》波磔笔画写法
隶书是唯一不用书写特征命名的书体,其创始人是秦末囚犯程邈,但隶书的“隶”却另有解释。
隶书是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秦篆,在自身发展演变的同时,又隶变衍生出楷书和草书两大重要书体,使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达到最高峰。可以说没有隶书,就没有灿烂辉煌的中国书法文化。
但是,隶书却不像其他书体,名字与其对应的书体没有关系,很令人费解。本章我简要说一下隶书名字的由来,然后再介绍两种《曹全碑》的基本笔画写法。
【方圆居文化】---01
——隶书的由来——
中国的书法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五种基本书体,即:篆、隶、楷、草、行。篆书是因为从这种书体开始广泛使用毛笔书写,“篆”是书写的意思,也有印章之义,这都与篆书这种书体特征有关;后来陆续出现的楷书、草书、行书三种书体,则都是直接表现其笔法和书写特征的,顾名即可思义,很好理解。但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再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从秦篆演变过来的。那么,隶书为什么叫“隶书”呢?书法界有两种说法:
1、程邈在狱中创造的字体。程邈是秦时云阳县小吏,因得罪秦始皇而入狱,在狱中十年,程邈发明了“隶书”,并从狱中传播到外边,形成了从官方到民间都广泛使用的大众书体。但估计这个名字肯定不是他定义的,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定义“隶书”是根据程邈当时的身份确定的。一是程邈当时被羁押于狱中,身为囚徒,囚徒为隶,囚徒发明的书体称为隶书;二是“隶”是“吏”的通假字,因程邈的身份是县吏,他发明的书体叫做“吏书”。
2、隶书是隶属于篆书的书体。相对于上述说法,我感觉更靠谱的说法还是“隶属论”的观点。
书法界很多文化大家对关于隶书为什么叫隶书问题进行了不懈的争论和考证,最后比较统一的观点是:这个“隶”字本意是“附属”的意思,就是说隶书是附属于篆书而生的一种书体。或者说,隶书是辅助篆书写字的一种简易字体。
实际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强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后来“车同轨”的确做到了,因为这既是全国人民的实际需要,又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行起来就容易的多。但当时“书同文”的“文”却是李斯发明的小篆,这且不说普通老百姓不容易掌握,就是今天我们这些还算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也记不住那么多曲曲折折的笔画符号。这当然也难为秦始皇同志了,所以在当时的社会,无论是官方公文传递,还是民间私下书信交流,都大多不使用小篆,而是使用了更加便捷简易的“秦隶”,这从后来大量出土的秦简中就能验证,因为这些秦简大量都是公文。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秦始皇时期,乃至后来西汉时期,当时的官方文字实际是两套书体并用,即小篆和秦隶,那时的隶书肯定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附属书体,可能到了秦末汉初就基本登堂入室,逐渐取代小篆,在汉代就成为社会上的主流书体了。
【方圆居文化】---03
——《曹全碑》波磔的特征及动图演示——
波磔,又叫做一波三折,是成熟汉隶的标志性笔画,在汉隶名碑《曹全碑》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在《曹全碑》中,一般遇到有波磔的笔画,都写得大开大张,十分舒展。
《曹全碑》中的波磔,大致有三种:
一是长横。也是能够写出完整一波三折的笔画,通常包括蚕头、雁尾和蜂腰三个部分。“蜂腰”这个提法是我加上的,不一定合适,因为这个说法在楷书中是笔病,我在这里借用,也是强化这个特征。但《曹全碑》中不是每个一波三折的长横都写了蜂腰,有的就只突出蚕头和雁尾。下图这个“商”字长横中间部分就突出了蜂腰。
《曹全碑》中的蚕头,无论是用方笔起笔、还是用圆笔起笔通常写得都很夸张,有的还故意向左下方顿笔,使得写出来的蚕头下垂很大,连接处就过渡得很突出。如下图这个“尔”字,蚕头都 写成龙头了。
基本写法:藏锋起笔向左下方顿笔,回锋向右上方中锋行笔,并逐渐转笔向右行笔,至尾部,顿笔铺毫,侧锋出雁尾。整个笔画在行笔过程中可以在中间位置增加提按动作,写出中间的细腰和上弧。起笔和收笔均可以用方头方尾或圆头圆尾。
二是走之。《曹全碑》中的走之,包括“之”字的捺画,都是能够写出完整的一波三折的。
基本写法:大致同一波三折的横画,但起笔后要回笔向右下方直行,中间位置也要提按写出弧度和细腰。往往比较注重雁尾,而忽略蚕头。
三是长捺。长捺在《曹全碑》中也是能够写出一波三折的笔画,只是它在写法上更陡,更加注重雁尾部的夸张,有时可以不写蚕头。
四是戈钩。《曹全碑》中的戈钩都是当做长波画处理的,但往往不太突出蚕头、雁尾,却有明显一波三折的意味,如下图中的第二个“武”字就明显没有了雁尾的夸张。
基本写法:大致同走之的写法,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