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胫腓骨干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

为四肢骨折中常见的骨折之一,以10岁以下儿童或青壮年多见,儿童为青枝骨折或无移位骨折,以胫骨干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骨折次之,腓骨干骨折少见;成人则以胫腓骨干双骨折为大多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胫骨干骨折。直接暴力来自外侧或前外侧的,胫腓骨两骨折线都居于同一水平,软组织损伤较严重。间接暴力由传导暴力或扭转暴力所致,多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双骨折时,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为高,软组织损伤较轻。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移位情况。

鉴别要点小腿软组织挫伤虽有肿痛与活动受限,但无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X线摄片可加以鉴别。

辨证论治

1、证候分类

(1)胫腓骨上段骨折:小腿上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上1/3处。

(2)胫腓骨中段骨折:小腿中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中1/3处。

(3)胫腓骨下段骨折:小腿下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下1/3处。

2、治疗以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为主,重点应处理好胫骨骨折。对骨折端的成角和旋转移位应重点纠正。对无移位的骨折,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3到4周后扶拐不负重下地行走,8到10周去除外固定。对有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用手法整复再外固定,不稳性骨折配合跟骨牵引或用固定器固定。手法复位失败或不宜者,行手术治疗。

(1)手法复位:患者平卧,膝关节屈曲20度到30度,一助手用肘关节套住患肢腘窝部,另一助手握住足部,沿胫骨长轴作拔伸牵拉3到5分钟,矫正重叠及成角畸形。若近端向前内移位,术者两手环抱小腿远端并向前提,一助手将近端向后按压,使之对位。如仍有左右侧移位,术者两手对向挤压,使近端向外,远端向内,一般即可复位。螺旋、斜形骨折时,远端易向外侧移位,术者可用拇指置于胫腓骨间隙,将远端向内侧推挤,其余四指置于近段的内侧,向外用力提拉,并让助手将远端稍内旋,可使完全对位,然后在维持牵引下,术者两手握住骨折处,让助手徐徐摇摆骨折远段,使骨折端紧密接触,最后以拇指和示指沿胫骨前嵴侧面来回触摸骨折处,检查对位对线情况。

(2)固定方法

a.夹板固定:根据骨折断端复位前移位的方向及其倾向性而放置适当的压力垫。上1/3骨折:膝关节屈曲40度到80度,夹板下达内、外髁上4cm,内外侧板上超过膝关节10cm,胫骨前嵴两侧放置两块侧板,外前侧板正压在分骨垫上。两块前侧板上端平胫骨内、外两髁,后侧板的上端超过腘窝部,在股骨下端作超膝关节固定。中1/3骨折:外侧板下平外踝,上达胫骨外髁上缘;内侧板下平内踝,上达胫骨内髁上缘;后侧板下端抵于跟骨结节上缘,上达腘窝下2cm,以不妨碍膝关节屈曲90度为宜;两前侧板下达踝上,上平胫骨结节。下1/3骨折:内外侧板上达胫骨内、外髁平面,下平齐足底;后侧板上达腘窝下2cm,下抵跟骨结节上缘;两前侧板与中1/3骨折同。将夹板按部位放好后,横扎3到4道布带。下1/3骨折的内外侧板在足跟下方作超踝关节结扎固定;上1/3骨折内、外侧板在股骨下端作超膝关节结扎固定,腓骨小头处应以棉垫保护。

b.持续牵引:对于患肢严重肿胀或有皮肤挫伤不宜立即作夹板固定者,或粉碎、斜形及螺旋形骨折等不稳定骨折,可在局麻及无菌操作下,行跟骨牵引。穿钢针时,跟骨外侧要比内侧高1cm,使足跟轻度内翻,恢复了小腿的生理弧度,使对位更稳。牵引重量为3到5kg,牵引后48小时内摄X线照片检查对位情况。注意:如患肢严重肿胀或大量水疱,则不宜采用夹板固定,以免造成褥疮、感染,暂时单用跟骨牵引,待消肿后再上夹板固定。扎带要松紧适度,要抬高患肢,下肢在中立位,膝关节屈曲20度到30度。若复位良好,则4到8周后拍摄X线照片复查,如见骨痂生长,可解除牵引。

(3)功能锻炼:整复固定后,即可作踝、足部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跟骨牵引者,还可用健腿和两手支持体重抬起臀部,稳定性骨折从固定2周后起,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抬腿及屈膝活动。3周后扶双拐不负重行走,此时,患肢虽不负重,但足底要放平,不要用足尖着地。锻炼过程中骨折处若无疼痛,自觉有力,可试行单拐负重练习。3到5周内,为避免骨折端向前成角,卧床休息时,可用双枕法。若解除跟骨牵引后,胫骨有轻度向内成角者,可令患者屈膝90度、屈髋外旋,将患者的足放于健肢的小腿上,呈盘腿势,利用肢体本身的重力来恢复胫骨的生理弧度。8到10周后根据X线片及临床检查,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即可去除外固定。

(4)药物治疗:按骨折3期辨证用药。开放性骨折早期在活血祛瘀方药中加以凉血清热、祛风解毒之品,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防风。早期局部肿甚,宜酌加利水消肿之品,如木通、薏苡仁等。胫骨中、下1/3骨折局部血供较差,易发生骨折迟缓愈合,故后期内治法应着重补气血、养肝肾、壮筋骨。陈旧骨折施行手法折骨或切开复位、植骨术后,应尽早使用补法。

预防与护理

1、摄胫骨X线片,应包括胫腓骨全长,或上、下关节面。

2、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情况,如足趾剧痛和被动牵拉痛应高度警惕。

3、牵引患者应定时作X线复查,防止过牵而影响骨折愈合。

4、开放复位应注意保护骨膜下动脉,否则可能引起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5、夹板固定时,注意用棉垫保护腓骨小头,以免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0)

相关推荐

  • 病例分享:一例复杂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体会

    主诉 患者女性,24岁.主因从5楼坠落,双小腿疼痛,不能活动8小时,于2011年4月入院. 体格检查 腰骶部触痛,叩击痛阳性.右小腿远端.右足畸形肿胀,感觉差,右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皮温低. ...

  • Case1、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Syndesmotic Ligament Injury

    图A.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冠状位PDWI显示远侧骨间膜区域的水肿和液体信号,提示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箭).注意距骨内侧穹窿部的骨软骨损伤. 临床表现:小腿痛. 影像所见:平片显示远侧胫腓关节间隙增宽. ...

  • 比目鱼肌与膝痛

    比目鱼肌在小腿后面,位于腓肠肌的深层.比目鱼肌短缩影响踝背屈不足的问题是我们的经验中是非常多的. 当比目鱼肌短缩之后,踝关节前背屈的幅度就会不足,这时,下蹲就会由膝关节屈曲来代偿踝背屈不足的问题,那么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颈椎病】

    颈椎病 一.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分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崩漏】

    崩漏 一.概念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其要咨询以往的月经周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绝经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一.概念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阶段,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暴盲】

    暴盲 暴盲是由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骤下降或失明的内障眼病.多见于西医的许多急性视力障碍性眼底病,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属眼科急症之一,对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是因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黄斑部疾病.系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多见于20到45岁的青壮年健康男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云雾移睛(眼科)】

    云雾移睛 云雾移睛是因神膏为邪所乘,浑浊不清所致,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者视物昏蒙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玻璃体浑浊.本证可由多种内障眼疾引起,病因复杂,涉及面广,预后随内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圆翳内障(眼科)】

    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是因高年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浑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翳障,视力障碍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呈双侧性,但两眼的发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喘证】

    喘证 一.概念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哮病】

    哮病 一.概念 哮病是由于禀赋异常,遇诱因或感邪引发,以致肺失肃降,痰阻气道,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常见于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