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2017年第49期(总153期) 史话沧桑 明清科举与安顺举人、进士及其它(一)

明清科举与安顺举人、进士及其它(一)

——丁武光

谈到安顺的人文历史, 总不能回避与学校教育相辅而行的科举。学校之兴,育人为其根本,而科举制度下人材的培养,又往往以能否出举人、进士密不可分。那么,明清五百多年,安顺学校的发展与科举的推行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究竟出了多少举人、进士呢?

鲍家屯的嘉靖解元鲍国臣旧居

明代以前,安顺大部属普定路军民总管府辖地,虽于元延祐二年(1317) 有总管府通判赵将士“立学安边” 的记载①, 但并无科举之说。明朝建立之后,洪武二年(1369)即通令全国各府、州、县立孔庙,兴学校,以作育人材。洪武二十七年(1394)普定卫(治今安顺)置儒学,宣德八年(1433)安庄卫(治今镇宁)、平坝卫、威清卫(治今清镇)建三卫学。其时安顺州(今旧州)、永宁州(今关岭)、镇宁州尚无学校,皆附学四卫,此为明清安顺学校之始。

这一时期,正值大明立国之初, 急需人材,科举当兴。洪武三年(1370)朝廷即开科举士,十七年(1384)正式颁行科举式。中央一级会试和省一级乡试,三年一次。明初府(卫)、州、县一级儒学初立,考选生员未成定规,多以荐选儒士应试,这就使一省的乡试直接作用于各地,影响尤甚。

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因不具备独立开科的条件,先后于永乐十四年(1414)附云南乡试,洪熙元年(1425)附试湖广,宣德元年(1426)仍附云南,此为云贵合科之始,贵州一省定额仅七名。景泰七年(1456)增为10名,成化四年(1468)增6名为16名,弘治七年(1494),贵州助钱粮于云南以资合科供给, 增3名计19名,正德五年(1510)定贵州21名。

云贵合科经历了一百余年。虽为合科,实为附试, 并无在黔地科试的记载。贵州生儒远赴外省参加会试, 以当时的条件,山高水险,往返途路艰苦。“应试中途,间有被贼、触瘴非命者”②。加之朝廷每限解额,及至正统朝之后, 有附学生员, 科不乏人, 发展至嘉靖时,“贵州合省士子不下三千余人”。以一省士子,三年一大比,应试者每以百里挑一,可见其时考举人之难。

这一阶段, 安顺出现一批起于荊榛,开科举之先者。

正统六年(1441),普定卫士子景清赴云南乡试中举, 成为安顺历史上的第一名举人。景清之后,兴学之风逐起,安顺士子乡试中举者不绝于史籍,其间较为瞩目的有:

正统十二年(1447)丁卯科:贵州取中十名,安顺二名。分别是:汪祚和邵昱,汪祚为普定卫即今安顺人,邵昱为永宁州即今关岭县人,此为关岭中举之始。

景泰元年(1450)庚午科:贵州中十二名,安顺中五名。分别是:赵侃(第二名)、卫兰(第三名)、张清(第四名)、邓源和潘愈。其中卫兰为平坝卫人,也是平坝第一个举人,称“开一卫人文之首”。

成化元年(1465)乙酉科:安顺于贵州十名中举二名:汪钟和张宏,张宏为安庄卫即今镇宁县人,此为镇宁中举之始。

随着贵州儒学体系渐至形成和府(卫)一级郡试的逐步推行, 贵州本省独立开科条件已经成熟。嘉靖十四年(1535)从巡按监察御史王杏奏请, 礼部奉世宗帝旨议定:以省城南隅空闲分司为基址,建立贡院,依期开设乡试。原额贵州二十一名,赐增四名,准取二十五名。至是, 云贵合科以终。

鲍家屯的嘉靖解元鲍国臣旧居

应该提及的是, 在此之前,巡抚贵州都御史邓廷瓒等曾于弘治七年(1494)奏请开科,礼部以“人材未盛,难以准理” 驳回。之后,嘉靖九年(1530)给事中田秋(思南人)、贵州按察使韩士美亦上奏陈情,屡请开科, 均未准施行。

开科之后, 嘉靖十五年(1530),从巡按王学益请, 解额再增五名为三十名。到万历二十二年(1604)提学副使徐秉正会同左布政使王来贤等上奏,“分科之始,通省正一千余人, 今至七千余人。”“学校渐增,解额仍旧, 每至乡场,弃璞遗珠,落卷強半,主司长叹而不忍释手”③。遂请加解额。 朝廷议准,增五名为三十五名。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又增定额至四十名。

以贵州独立开科为标志, 科举在安顺的推行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嘉靖十四年(1535)至清顺治七年(1658) 安顺纳入大清国版图, 一百余年间,科举与学校相辅而行,安顺出现“村夜机梭人学织,黉宫灯火士论文”(王杏诗) 的场景。嘉靖一朝是科举的高峰期, 明代安顺出举人246人,嘉靖朝占58人;出进士9人,嘉靖朝占3人,分别是梅月、梅惟和、潘鎏。

清代沿袭明制,顺治十七年(1660)贵州开始举行乡试,以明代定额减半,仅为二十名。之后逐步增加,直到乾隆十二年(1747)定为四十名,往后除恩科外再无大的变动。

与明代相比,清代乡试规制更加完备,三年一考,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正副主考官由皇帝钦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每科发榜多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 亦称乙榜。除了按常制举行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安顺历史上沒有出过状元, 却出了不少解元。初步统计, 明清两代,出解元13人,其中明代(含南明)出解元4人,清代9人。分別是:

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 癸卯科:    安庄卫(今镇宁)熊旃。

嘉靖二十八年 (1549) 已酉科:    普定卫(今安顺)鲍国臣。

崇祯十五年 (1642) 壬午科:    平坝卫人谭先召。

南明宏光元年 (1645) 已酉科:    平坝卫人王徽前。

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4) 甲子科:    安顺人项继曾。

康熙五十四年 (1714) 甲午科:    安顺张嗣咏。

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庚辰科:    镇宁人余上泗。

嘉庆三年 (1798) 戊午科:    安平(今平坝)黄爕。

道光十一年 (1831) 辛卯科:    安平人王在典。

道光十四年 (1834) 甲午科:    安平人陈绍基。

道光二十三年 (1843) 癸卯科:    安顺人岳韩川。

同治十二年 (1873) 癸酉科:    清镇人赵福钧。

光绪十九年 (1893) 癸巳科:    清镇人赵镜源。

当我们探究科举与安顺教育的关系时,这些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无疑是带动兴学之风的强劲动力。

熊旃为安顺历史上第一名解元,安庄卫人。夺魁之时,正是贵州本省独立开科之初,其影响不言而喻。嘉靖年间的两名解元中,鲍国臣是普定卫(今安顺西秀区)鲍家屯人,曾任云南石屏州任知州。在任时清正严明,使石屏州出现了“家家风送鼓琴声”的升平景象。继而又赴京城就职朝廷,官至太傅。晚年鲍国臣回到故里,死后葬于大西桥乐坝,鲍家屯仍保留其故居,乡人称“太傅府”。

清代康熙朝,项继曾和张嗣咏相继为解元。其名动一时,使安顺一郡文教蔚兴。继此,一批杰出的人物相继出现,其中乾隆解元余上泗留给历史的则是他在文学上的特殊成就。他曾先后任过黎平、黔西学正。一生游历黔地山川,留心各地风情,累积而成的通俗体组诗《蛮峒竹枝洞一百首》, 作品表现了清代贵州多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及民俗风情,数百年来不断被学界称引,在贵州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明清两代十三名解元中,只有一人继而在京会试中夺榜,成为进士。这就是安平县的黄爕。嘉庆三年 (1798)一考而为解元后,次年连捷进士。《安顺府志》有“黄爕传”,称他“生而颖异,聪慧絕人”。幼时读书,目数行下,九岁便有“圣童”之称。成年后,试必冠其军,历任贵州学使无不推许,时任云南巡抚的清镇人张日晸(晓瞻)先生谓其文“理精法密,自成一家之言”。可惜如此奇才,偏生体弱多病,官止工部主事,任职数年即以疾告归,病逝于家。留有《时文遗稿》四卷(已佚)。

清代乡试, 举“孝廉方正”为其组成部分。虽不为常例, 偶一制行, 但亦产生影响。这一制科沿明制而来, 明洪武六年,为荐举人材而设“贤良方正”和“孝廉”, 安顺本籍无人可考。但洪武年间贬谪到安顺的罪员中,有二人曾获此科名。张伯裕为山东诸城人,洪武间举“贤良方正”后,曾任陝西潼关县知县。以鲠直不阿贬谪到安顺州(治今安顺旧州)任吏目。同举的还有许堪,“洪武初举贤良方正,曾任河南道御史,因言谪戍普定马场铺(今安顺幺铺镇),起用至镇远卒”④。清代以孝廉、贤良方正合举, 称“孝廉方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宣统诸朝皆有恩举,安顺获此科名者有郭德馨、杨珍林等9人。

(未完待续)


①引自见万历《贵州通志》卷六《合属志》。 《普定卫·名宦》记:“元赵将士,普定总管府通判。立学安边,政平颂理,夷人畏服。树德政碑诵之”。

②引自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九《经略志》。贵州巡按监察御史王杏疏。

③引自《贵州通志》卷十九《经略志》。贵州巡抚王学益《广解额疏》。

④引万历《黔记》卷四十二《迁客列传》

明代普定卫(今安顺)卫学、文庙平面示意图 丁武光绘制

· 作者简介

丁武光: 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红楼》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安顺市黔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屯堡文化学会副会长、安顺市作协顾问、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市蜡染协会顾问、安顺市政府督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