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书25:立志吃遍天下,怎会不爱生活
你好呀!
这次我们分享的书叫做《慢煮生活》,作者是汪曾祺,是一位写吃和日常生活很擅长的老先生。除了今天推荐的这本,老先生还有几本小集都很有意趣。记得初中还是小学的时候,语文书还摘录了先生写的咸鸭蛋的文章做课文,不知道等你上学的时候,这篇文章还会不会在。
先生是随着时代一起一生颠肺流离的,几经波折,可称人生大起大落却始终有一颗闲适、自由而温柔的心。在先生的文字中,你读不出那些抗战、内战、自然灾害、文革的硝烟与苦涩,反而因为这种波折开启了更大的刷美食的地图。先生是一位由内而外自得其乐的生活家、作家。今天妈妈相遇你分享的就是这种对于生活的欣喜与享受。
恰与先生同,妈妈也爱吃,还嫁给了更爱吃的爸爸,我认为爱吃的人很少不爱生活,正如标题,立志吃遍天下,怎会不爱生活。我们是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吃也是我们的文明。
妈妈经常说,读过的书就是走过的路,想起某时读过的书就会想起那时的自己,想起那时何种境遇、何种体会,之后又有何种变化。而如今想与你分享“吃”,发现,这也是一个可以串联起自己生活和状态的线索。
就像妈妈在《慢煮生活》后面的人物篇小杂文中,看到作者写老舍先生,里面一句画面感极强,“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芥末墩”,哑然失笑,特别理解,同道中人。妈妈想起你小球阿姨和小毛阿姨,大概也会说,那时我们吃过很好吃的烤鱼、鱼火锅、饺子、串串香……吃货的人生,首先是吃,其次才是人生,但是想到你毛阿姨,我大概不敢自认为一只吃货了。
美食有时会成为生活中的期待和美好,即使那段日子过的不是很好,再想起也不记得那时的困窘了,而是想起那一次次的满足,对于儿时尤甚。妈妈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零食,那时候姥姥和姥爷好辛苦。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小伙伴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开始会一起买一点点零食,话梅糖、星球杯、大辣片、小当家、小浣熊,有时玩着玩着看大家吃,嘴馋了我就去厂房的小缸里面捞一颗糖蒜,酸酸甜甜很多汁。后来姥爷开始隔段时间给妈妈五毛钱,享受辣片自由,还有舅舅放假回学校之前妈妈偶尔还有几块钱的大票票入账,每次姨妈带妈妈玩都可以还有好吃的,真的是现在想起来就觉得还是很开心。
长大了,美食是行万里路的自由,却也是风筝那边的思念。《慢煮生活》中,先生有句话妈妈很喜欢,“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孩子长大总会离开家,古时有游学与赶考,现在基本就是从大学开始了,你也要走得远远地,别一辈子守着一亩三分地,会少很多好吃的的。
妈妈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想起来最有感觉得竟然是川菜,钵钵鸡、麻婆豆腐、水煮鱼、回锅肉、火锅,巷子里坐着板凳吃的张妈妈,一脸幸福的毛阿姨,圆嘟嘟的脸拍圆嘟嘟的肚子的球阿姨,那时妈妈想起离开家之后的自由与美味的第一个画面。
离开家乡,有白日的热闹,就会有夜间的思念,直到你成了家,有了下一个港湾,才不是外面漂泊的小船。离开的时间,我们都是想象的,像风筝对着绳子的思念,记得大学第一次寒假回家聚会,一桌子同学点了三次锅包肉,特别大的那种盘子,因为每次上来一盘转半圈就没有了,那半圈的同志急的站起来拍桌子。
等到你开始有了自己的家,别管是不是暂时的,美食也是家中的锅气,是关于味道的回忆。现在外卖太平常了,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毕竟对于大多数年轻人,下班回家太晚太累,买菜做饭几乎是奢侈。我们的吃喝很多都外包给了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但是小宝,吃饱和吃好是有区别的,妈妈所说的好吃的(三声)食物和好吃的(四声)人,是一种喜爱与赞美,可不是填饱肚子的将就。
如果有时间,哪怕一周一两次,好好准备一顿饭,自己去一次市场,掐一下青菜试试水灵否,割一条五花肉,肥瘦均匀。回家洗净、焯水、在咕噜咕噜的香气里面慢慢等待,为家里添一些锅气,会让家人都平静地松弛下的,也能为大家留下关于家的味道,为偶尔来的客人留下不同的记忆。
运动和变化都具有惯性,就像旋转的陀螺或者拧着劲的绳子,运动的越快,越看不清万物,越难停下来和松弛下来。其实生活不难,需要的不多,最基础的就是吃好与睡好,张弛有度。更爱吃一些,更爱睡一些,更爱散步、读书、写字、冥想一些,更爱自己一些,那才是生活的本义。
天南与海北,酸甜苦辣咸,每个寻找、享受和侍弄一口美食的人,都是这俗世里热爱生活的人,生产温暖的人,就够了。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