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动物中原来有这么多“牛”(下)
本文会介绍一些动物中的“牛”。不过,此“牛”非彼“牛”。它们有的是牛类的“旁系”亲属,有的则有形似牛角、牛蹄、牛鼻子的身体部件,还有的与牛形影不离,故被冠以“牛名”。
两栖动物中的“牛”
牛蛙是最著名的“牛名”两栖动物,也叫非洲牛箱头蛙,因其体形硕大,而且雄性的鸣声嘹亮,很像牛叫,因而得名。
牛蛙是最大的蛙类,体长可达20厘米。它的身体主要为褐色,有绿白色斑纹,外形大体上与其他蛙类相似,但十分粗壮。牛蛙的眼距比较大,不能形成双目视觉,所以对静止的物体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在自然状况下很少吃静止的食物,但对于活动的猎物却十分敏感。它多在夜间摄食,通常隐伏不动,待猎物接近时才突然跃起,用翻卷伸出的长舌将其捕获。它的后腿肌肉发达,能跳到1米多高,因此经常可以捕捉到飞行的昆虫。
牛蛙食量大,食性广,而且贪食,堪称蛙类家族中的“暴龙”,其猎物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螺类等软体动物,以及小型的鱼类、龟类、鳄类、蛇类、鸟类,甚至小型兽类等多种脊椎动物。牛蛙的原产地在非洲东南部一带,由于其捕食、繁衍等方面的特点,牛蛙作为外来入侵物种,是极其危险的,故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种之一。
两栖动物中还有牛眼蛙、牛舌响蟾、牛顿石蛙和金牛卵齿蟾等“牛名”物种。其中,分布于马达加斯加的牛眼蛙和分布于中美洲的金牛卵齿蟾等都是因为眼大如牛而得名。牛眼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防御办法,因为捕食者对眼睛最为敏感,它们一看到眼睛,第一反应就是被对方发现了,从而造成短暂的惊吓,这样牛眼蛙就有机会逃跑了。
蛇类中的牛蛇,如黑唇牛蛇等,是产于北美洲的游蛇科动物,栖息于平原、草原、沙土地、半沙漠和农田等地带。它们躯体粗壮,头小体长,典型体色为棕黄色或奶油色,也有褐色、红褐色的斑块。它们用自身大的鼻鳞来挖洞,或是利用哺乳动物的洞穴、树洞等处栖居。由于遇到危险时常发出与牛的鼻息声类似的声音,并将其尾猛烈地颤动,故它们常被误认为响尾蛇。
鸟类中的“牛”
在鸟类中,牛背鹭特别喜欢伴随牛群活动,有时还飞到牛背上,因此得名。灰褐色水牛的背上站着雪白的牛背鹭也常常成为田园风光中的典型图画。笨重的水牛身上散发出的气味,能够招来嗅觉灵敏并以牛血液为食的牛虻等昆虫,而且牛在移动时把草丛内的蝗虫等也赶了出来,这些昆虫几乎都是牛背鹭的猎物。因此,牛与牛背鹭之间形成了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给双方的生存都带来了好处。
牛背上的牛背鹭
与牛背鹭的行为类似的还有很多鸣禽,如分布于中美洲的牛雀(包括小安德牛雀、大安德牛雀和波多黎各牛雀3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牛鹂(包括铜色牛鹂、褐头牛鹂、栗翅牛鹂、紫辉牛鹂、啸声牛鹂和巨牛鹂6种)、牛霸鹟和分布于非洲的牛文鸟(包括白头牛文鸟、白嘴牛文鸟、红嘴牛文鸟3种)、牛椋鸟(包括红嘴牛椋鸟、黄嘴牛椋鸟2种)等。
它们或喜欢尾随牛群,或能够攀附在牛的身上,都与牛有一定的关联。当然,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牛雀的喙为圆锥形,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牛鹂具有巢寄生的习性,会监视自己卵所寄生的巢,并有可能袭击拒绝抚育其幼鸟的鸟巢。牛文鸟营巢于树上,巢是由一堆多刺的枝条构成,分几部分,可供2对以上的鸟合用,而且同一棵树上可有几个巢。牛椋鸟的趾长而锐利,能够攀附在牛的毛皮上面。它的喙特化后如同一把剪刀,专门从大型野生动物或家畜的毛皮中捕捉扁虱等寄生虫,而这些哺乳动物不仅欢迎它们在自己身上“捉虫子”,而且也能容忍它们从伤口处吸食血液。
水牛头上的黄嘴牛椋鸟
此外,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广泛分布的丝光椋鸟,在海南被叫作“牛屎八哥”。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俗称,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或许是因为它们老是围绕着牛屎捕捉昆虫的缘故吧。
分布于我国东部一带的牛头伯劳的行为则与上述种类不同,被称作是“雀类中的猛禽”。它的体长为18~22厘米,前额、头顶至上背为栗色,有黑色的贯眼纹。它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喜欢将昆虫、蛙、蛇、蜥蜴等猎物钉在棘上,因此又有“屠夫鸟”之称。它非常贪食,有时刚刚挂好猎物,或吃了几口,就会再去捕食,这些挂在钩上的猎物就慢慢地变成了树枝上的干尸。
分布于非洲罗德里格斯岛森林中的牛顿鹦鹉体长为40厘米,体羽主要为灰蓝绿色,脸部从蜡膜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纹,颏与喉为黑色,上嘴为暗红褐色,下嘴为黑色。不幸的是,它已经于1875年前后灭绝。
哺乳动物中的“牛”
在哺乳动物中,无齿海牛也是已经灭绝的物种。它曾分布于白令海峡一带,因此也叫白令海牛。1741年6月,俄国探险队的船只遇险,幸存者则漂流到了科曼多尔群岛,并发现了沿海生活的无齿海牛。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捕杀,无齿海牛于1776年灭绝,从发现到灭绝只用了短短的26年时间。
不过,无齿海牛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只是海牛的近亲。而隶属于海牛目、海牛科的有美洲海牛、非洲海牛和亚马孙海牛3种。海牛身体肥胖,耳朵、眼睛极小,嘴向下张开,上唇特厚,呈半月形的圆盘状,具有伸缩性,且从中分成两瓣,每瓣都能分别活动和取食。它们在温暖的热带海洋中到处游荡,一天要花费8个小时细嚼慢咽掉相当于6大捆麦秆的水生植物,这些食物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来消化。
海牛
当不进食也不睡觉的时候,海牛通常聚集到一起“嬉戏”,彼此用鼻子触摸、身体碰撞、亲吻。在嬉戏过程中,通常默不作声的海牛会发出一连串独具特色的“鼻息声”。这种充满“快乐”的生活,再加上雌性海牛巨大而悬垂的“乳房”,使得“美人鱼”的传说更加美轮美奂。
牛鼠也叫硬毛鼠,是分布于西印度群岛的10多种鼠类的通称。它们体形较大,身体粗壮,多为树栖性,有些种类有可以缠绕的尾,也有一些则为短尾,其中最大的种类体重达7千克。
犀牛虽然叫“牛”,但并非属于偶蹄类,而是一种奇蹄类动物,包括北白犀、南白犀、黑犀、大独角犀、小独角犀和双角犀,前3种产于非洲,后3种生活在亚洲。其中数量最稀少的是北白犀,这个物种的最后一只雄性——“苏丹”已于2018年3月20日在肯尼亚去世,时年45岁。目前世界上仅存活的2只分别是“苏丹”的女儿“纳金”和孙女“法图”。因此,北白犀这一物种已经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状态。
犬类中有斗牛犬、牧牛犬和斗牛獒等名称,这是由于犬的腭力量很强,古时候在欧洲曾有用大型犬与公牛竞斗的娱乐场,但它们更多的是作为畜牧犬,保护畜群不受其他野兽侵袭。另外,在牛、羊等家畜转移途中,也需要用犬驱赶着它们走路,以防家畜群体的队列混乱。因此,这些犬都有较快的奔跑速度,有持久的行动力以及适应气候和环境的耐力。而产于英国的牛头则是因为它的头特别像牛头而得名。
此“牛”非彼“牛”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与牛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几种“牛”。不过,它们也都不是真正的牛类,而是牛类的“旁系”亲属,分别属于牛科中的羚羊类和牛羊类。
属于羚羊类的物种有很多,如鄂氏牛羚、克氏牛羚、乌干达牛羚、罗哈牛羚、塞伦盖蒂牛羚、沿海牛羚、白脸牛羚、白尾牛羚、黑尾牛羚、转角牛羚等。它们都生活在非洲,大多栖息于草原等环境中,性情温和,结群活动,善于奔跑,以草类等植物为食。其中,转角牛羚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曲的角,非常漂亮。白脸牛羚最明显的特征是天生一张“大白脸”,由于它的吻鼻部很长,所以这个“白色块”显得非常夸张而有趣,堪比京剧中曹操的脸谱,它也由此而得名。
白脸牛羚
黑尾牛羚则以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例行的长途“行军”而著称。成千上万只黑尾牛羚集合在一起,形成长达十几千米的长龙一样的队伍,看上去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纪律严明的“大军”,跟随着它们的“首领”去寻找青翠茂盛的牧草和清洌甘甜的水源。虽然路途艰险,但黑尾牛羚异常的勇敢和坚毅,任何困难和强敌都不能吓倒它们,总是在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成功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属于牛羊类的是麝牛和羚牛。麝牛又叫麝香牛,但并没有麝香腺,只是在发情季节,雄性的生殖器会发出一种芳香的气味。它们在外形上很像牛,角也似牛,同时,四肢没有臭腺和雌兽有4个乳头等方面都与牛类相似,但它的尾特别短,耳朵很小,眼睛前面具有臭腺,四肢也非常短,吻边除了鼻孔间的一小部分外,都被毛所覆盖,这些又与牛类不同。牛的角是从头顶侧面长出,而麝牛和其他羊类一样,是从头顶上长出角。它的臼齿与山羊类似。
麝牛
麝牛学名的意思就是“牛羊”,说明它是牛与羊之间的过渡类型动物。麝牛有一种十分有趣的自卫方法,当它们遇到敌害时,成年个体便头朝外排成半圆形阵,将幼仔置于圈中,以角向敌,即使有一两头被击倒,也不四散逃命。
羚牛生活在亚高山森林中,体毛厚、长并具有光泽,体形如牛,粗壮敦实。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蹄子也较宽大,在颌下和颈下长着长20~25厘米的胡须状长垂毛。最奇特的是,雌雄都有粗大的角,基部至2/3处具宽厚的横棱,角尖光滑,从顶骨后边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曲如弯弓,角尖向内,因此也叫“扭角羚”。
在行进时,羚牛们就像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前面有雄壮的“首领”率领,后面有其他雄性紧随,护卫着老年个体、亚成体和贴在雌性身边的幼仔。它们在山地林中行进的速度很快,还具有很强的攀履岩壁的本领,甚至在坡度为70°~80°的险峻裸岩上都能见到它们的足迹。羚牛群体上下山坡时也很有特点,被人们称之为“上山一条线,下山一盘散”,这样可以避免因踏绊岩石翻滚而受伤。
羚牛从前的四个亚种现在都已经提升为种,即秦岭羚牛、四川羚牛、高黎贡羚牛和不丹羚牛。从它们由北向南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如下的趋势: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从北向南逐渐升高;毛的颜色从白到黑逐渐变深—分别为淡金黄色、灰褐色、棕褐色和黑褐色;体形逐渐变小;角从比较平直,逐渐趋向弯曲而且变小。这些规律都是它们对山地森林环境栖息地不断适应的结果,其中秦岭羚牛是较为古老和原始的类型,而四川羚牛、高黎贡羚牛和不丹羚牛依次更加趋于进步。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1.01A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抖音号:91858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