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首浅显的古诗,一个真实的人性

说起《红楼梦》里的诗词,在众多明清小说中,无疑是最有诗情韵味的。而且曹雪芹在选字用词时,也大多浅显易懂,让人一读就能看明白。

只不过,这些诗里面的世事和人性,若不是经历一番,其实很难真的体会到。

比如下面这首诗。

一局输赢料不真,

香销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

须问旁观冷眼人。

这是《红楼梦》的一首开篇诗,讲的是贾雨村被免职后,来到林如海府上坐馆,教林黛玉读书识字。

这一天风和日丽,贾雨村饭后无聊,便信步外出闲逛。

没曾想,在一家乡村小酒馆里,居然遇到了冷子兴。想当初在京城的时候,贾雨村和冷子兴,两人最是投契。话说冷子兴这个人,不过是一个做古董贸易的,但他岳父母就比较厉害了。冷子兴的岳父叫周瑞,在宁国府管着收租等银钱出入,岳母在荣国府管着太太小姐们的出行。

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别看是伺候人的,却也不是一般人物。

其实这也就是贾雨村,为什么与冷子兴投契的原因。这不,两人刚一见面,就又聊起了贾家的宁、荣二府。

不过冷子兴话里话外,都透出了一个信息,宁、荣二府已经是末世了。

用他自己的话就是: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为此,冷子兴还专门用了一句老话,说是: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才真像这首开篇诗表述的,真正下棋对弈的两个人,是看不出输赢来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下棋的两个人,所有心思全用在了,怎么去赢这件事上,反而不如冷眼旁观的人,对局势看得更清晰。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不过话说回来,当局者就真的那么迷糊,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其实也不完全是。

比如说王熙凤,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

这是王熙凤第一次见到刘姥姥,自己说的一段话。虽然她说这段话时,不过是为了客套,但也在无意间,传递出她这个荣国府大管家,对整个家族的看法。

那么,作为贾府里为数不多的清醒者,王熙凤又是如何做的呢?

其实她的做法,也无非就是勉强维持。

这就是作为当局者,最普遍的一种心理,也是由人性决定的。就像对弈的人一样,不是没有发现,自己的棋路已经到了穷途,只不过因为想赢,所以也只能苦苦支撑,幻想着能在绝处,逢来一条生路。

也就是说,当局者往往,都心怀侥幸。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

所以说当局者的迷,并不是真的迷,只不过是身在乱局之中,个人也无能为力而已。旁观者的清,也不是真的清,只不过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一种姿态罢了。

我们常说“断臂求生”,可真若断自己一臂,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