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先贤留下来的宝贵经验,如何练好太极拳

引言:本篇文章列出了一些太极先贤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仔细揣摩,共同进步。

  一、先贤曾说,“打拳打个理”“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所以学习太极理论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才能打出明白拳。

  二、太极拳是一种大脑意识支配下的整体运动,只是抬手、提足,肢体主动习练,而不用脑者很难成功。

  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拳练的就是阴阳变化。

  四、深研太极拳。要体用结合,拳架是体,推手、技击为用,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五、把握身体上下一条线和安舒中正,对于走架、推手、技击十分重要。拳者,安舒中正,身处中央位置,最大可能的利用有利的空间,对于任何方向的攻击,可以随心所欲应对。如果没有重心和中正,便丢掉了一切。

  六、太极拳技击,说道底,是给对方的来力找出路。来力没有出路是顶牛,是太极拳的大忌。根本在于“顺其来势”。

  七、太极推手里有一词叫听劲。就是和对方试劲,研究劲的大小、方向等。听劲就好像是吃某种食物,不吃永远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听劲是练太极推手最为重要的方法。

  八、太极拳推手深奥无比,怎样才能练好呢?最关键要从虚静入手,潜心研究,才有可能得到内功。有些人在推手时,总想着打败对手,而又想着不让对手打倒自己,这就从主观上有了动意。这种动意是自己给自己放了块绊脚石。是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大忌——只有潜心研究虚静才能得到真功。

  偏爱太极推手的人很多,凡推手爱好者多希望提高技击水准,即使达不到传说中先辈的高手境界,至少应将他人推出,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练法,只能在技巧和灵活性上有所提高,欲想上升到高手水平是困难的。

  太极拳推手的特性是不去主动攻击对方,技击理念是以静制动,如果想着进攻对方,主导思想就有勃太极真理,有可能一世盲练,难以成功。所以太极推手水平迟迟不能长进者,是不是该从自己的主观意念去找一下原因呢?

  在此奉劝偏爱太极推手的朋友,最好不要总想着去赢别人,现代擂台之上没有真正的常胜将军。俗话说的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张飞虽猛,死在了两个裁缝之手,霸王乌江自刎。练拳应有一大宗旨:自强不息,延年益寿。

  九、坐胯(落胯)。关键在于收吸左右腹股沟。

  十、太极拳的弓步。在做弓步时,两腿之间进行虚实变换,要收吸腹股沟,退去身上的本来力量。千万不可将全身的重量压在弓步的实腿上,更不可压在膝盖上,要将身上的气力松到此脚下,脚掌虚灵稳健。脚、膝、鼻尖三尖相对,“长强穴”遥坐在实腿脚后跟上,不能有向前之意,以下坐感觉的弓步为好。

  十一、太极拳的虚灵顶劲。不要有意念,顶上虚灵有神即可。顶者有阴顶和阳顶。阴顶想百会穴,阳顶想囟会穴(俗称囟脑门)。每动一次,肯定分阴阳,均应有顶劲。所以,顶劲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十二、太极拳的无动意。在向前弓步时,不要有向前去的动意。在向后坐步时,不能有向后退的动意。练拳时应养成无动意、无意念、无杂念、无进退的无障碍练拳的习惯。

  十三、收吸腹股沟。阴阳虚实变化能否做好,收吸左右腹股沟起着决定作用,这是内功上身的关键。注意阴阳虚实从脚下开始,要刻意进行脚的修炼,从脚上到手上逐一放松。

  十四、收小腹、空胸。肩以下,胯以上为躯干部位、每一动都要求收小腹、空胸。

  十五、松肩坠肘。要想符合松肩坠肘的要求第一步要做到坠肘,第二才是松肩。

  十六、修炼太极需认真。静心慢练养身心,顺其自然成大道,延年益寿不老春。

  十七、修炼太极拳一次有一次体验,一次有一次收益。一个动作按拳理和本身运动规律,规范准确,要千百次反复的练习。所谓练中悟,悟中练,自有新的体验。

  十八、随曲就伸,急应缓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舍己从人,沾粘连随。

  十九、内外双修。内外俱练,以内为主;静动相间,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

  二十、静和慢。心神虚静,静练慢练。心不静则太极不太和,神不宁则阴阳不调和,故静练慢练就是会练。

  二十一、招式在不停的变化中运化。那么多的东西,学到几时才能学完?——变化万端,理为一贯。

  二十二、太极拳心法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其次要用意识引导动作,要像平时专心做事时一样,先想后做,边想边做,而不是不想就做,否则就成了盲目行动,就无法把事情做好。

  再次要做到意、气、劲三者相合,凡何处着人,即需用意与何处。这样“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劲自到”,而不用再想其他过多的要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