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译新推|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1988年中文版)
《决策过程》(The Policy-Making Process)作者: 林德布洛姆 (Charles Edward Lindblom) 译者: 竺乾威 胡君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出版
《决策过程》作者:林德布洛姆(Charles Edward Lindblom)
林德布洛姆(Charles Edward Lindblom)是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当代西方著名学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Sterling教授(相当于我国的一级教授)。1917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1945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73年被授予该校名誉博士称号。曾任美国比较经济学学会主席(1975—1976年)、美国政治学会主席(1981—1982年),以及其他许多学界的重要职务。作为政治学家和比较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教授涉猎广泛且著述众多,主要作品有:《合并与资本主义》(1949年版);《政治、经济和福利》(1953年版,与R.A.Dahl合著);《决策战略》(1963年版,与D.Brybrooke合著);《民主的知识》(1965年版);《决策过程》(1968年初版、1980年再版);《政治与市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1977年版);《可用的知识:社会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解决》(1979年版,与D.K.Cohen合著)。
《决策过程》内容简介
《决策过程》一书以渐进的决策分析战略和多元的决策模式对一些长期以来较有影响的决策理论和模式,特别是理性决策模式和精英决策模式作了回答。本书是决策多元模式的一部力作,其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以及其确定的某些概念,如“直接决策者”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林德布洛姆认为,人的理性由于受到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决策无法达到完全的理性,因而理性决策模式提出的决策必备的条件是不现实的。它不仅使决策成本大大提高,而且使决策分析过分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强化政府权力,减少了公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可能性,并且无法解决决策面对的价值冲突和不确定性政策问题,与政府实际的决策活动不大相符。林德布洛姆认为,政策的制定既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由于多重主体的参与和制衡,行政决策实际上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经由对现行政策作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过程达到共同一致的政策。因此,决策者只需考虑那些与现存的政策具有渐进差异的政策方案,不必调查与评估全部的政策方案;只需考虑有限的几个政策方案而不是涉及所有逻辑上可能的方案;对每个政策方案也只评估几个很可能产生的并且很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新政策的出台不过是过去政治体系活动的继续,是对过去老政策作某种程度上的修正。据此,决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是谨慎的步步试错过程,而不是对以往的政策的推倒重来。按照这一理论要求,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以往的决策方案,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再作出改革措施。
本书作者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先后担任美国比较经济学会会长和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是“政策分析学的一位开创人。著作甚丰,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他在本书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各个重要方面,各种政治势力的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制约的活动,主张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中,政策不宜作大幅度的变动,而只能以稳健渐进的方式,积小变为大变才能获得最满意的效果所谓的“渐进决策模式即本书的旨趣所在,也是国际政治学界的一家之言。
《决策过程》目录
1. 决策与政治学
1.1 决策中心点
第1部分 决策分析
2. 政策分析
2.1 常规分析
2.2 政策分析的专门机构和过程
2.3 非政府资源
2.4 分析真的有用吗?
3. 政策分析的局限
3.1 界说政策问题
3.2 复杂性与不充分的信息
3.3 确立目标或价值观的困难
3.4 对分析的抵制
4. 尽量利用分析
4.1 通用的工具
4.2 意识形态
4.3 战略或诀窍
4.4 战略的意义
第2部分 权力运用
5. 运用的要点
5.1 观察到的事实与基本过程
5.2 专家之间的合作
5.3 从属于权力运用的政策分析
5.4 委派任务和调节运用的规则
5.5 被称作“权威”的規則
5.6 权威的间接运用
5.7 说服、权威与金钱
5.8 政策分析与规则结构
6. 作为决策者的公民
6.1 独裁政体和民主政体
6.2 选举中的投票
6.3 民主制度中公民决策的其他形式
6.4 不服从或内乱
6.5 公民能力
7. 投票人和政党竞争
7.1 把候选人同政策立场挂钩
7.2 一张选票:许多政策问题
7.3 多数人控制政策与少数人控制政策
7.4 投票人除开政策因素而受政党或候选人的吸引
7.5 其他限制条件
7.6 政党对投票人的控制
8. 利益集团领袖
8.1 他们怎样影响政策
8.2 党派分析和其他说服
8.3 决策中的偏见
8.4 利益集团的局限
8.5 其他国家的利益集团
9. 直接决策者
9.1 总统
9.2 立法者
9.3 法官
9.4 直接决策者与集团利益
10. 直接决策者之间有组织的合作
10.1 中心协调与相互调节
10.2 国会委员会体制
10.3 立法决策中的行政领导
10.4 英国的内阁政府
10.5 通过政党进行合作
10.6 独裁主义的政党制度
11. 直接决策者之间的非正式合作
11.1 相互调节
11.2 调节的方法
11.3 独裁政权中的相互调节
11.4 排列与组合
第3部分 总的观察
12. 重新确定偏爱
12.1 体系怎样形成对其自身的要求
12.2 民主体制怎样同时形成和反应
12.3 重建性领导
13. 一些模糊观点
13.1 没有理性控制?
13.2 统治精英?
13.3 普通公民真起作用吗?
附录: 分析的总结
进一步的探索
译者简介:
竺乾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行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行政管理学家,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讲授公共行政理论、比较行政等课程。在《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和美国出版的《国际公共行政》等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主编的著作有《公共行政学》、《行政学导论》、《组织行为学》等,专著有《官僚政治》等。
“书海觅迹”系列:
【书海觅迹】理查德 G·布朗加特和他的《生命进程与世代政治》
【书海觅迹】刘达临的《中国当代性文化》和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
【书海觅迹】范伟达的《中国调查史》以及他的“民生满意度调查”
【书海觅迹】顾晓鸣的《西方智慧通典》和“顾晓鸣猜想”
【书海觅迹】孙关宏的《企业行政管理》及其他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
【书海觅迹】胡守钧:文革惨痛教训催生了我的《社会共生论》
【书海觅迹】刘豪兴的《农村社会学》以及他的“江村”情结
【书海觅迹】李孔怀与他的《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
【书海觅迹】倪世雄与他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书海觅迹】《同爱共辉》告诉你当年社会学是如何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