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加

每日一字——加

“一个力,一个口,怎么就jia了呢?……每日一字,滴水穿石”

前言:常有人问,推荐一本让孩子学习汉字的书吧!我只能遗憾地说:没有。貌似三爸的每日一字很简单,也确实有不少人把汉字解得很简单,其实……首先,要查清楚汉字源流,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从象形文字到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到简体字,汉字经历了长长的演变过程,很多原意已经丢失,就像爱没了心,你懂的;其次,要把汉字源流给孩子解释清楚,要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自己如果还消化不良,怎能给孩子解说;第三,简单讲解汉字,不如照搬字典,要让看似枯燥的汉字有温度,要把字里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看看今天这一个“加”字三爸查了多少参考书:《说文解字》《汉字源流字典》《图说汉字》《中国古代社会》《汉字百话》《九章算术》……

1我不敢说三爸解字是最准确,最权威的,但在我眼里,他绝对是最认真的一个。所以,我打算,把每日一字做成纸质合集,这样,以后再有人问我本文开头的问题,我就能理直气壮地推荐自家的书了(其实内心是忐忑的)……

……三妈卖瓜的分界线……

【无以复】考试完后,少年把奥数轻轻放下,若无其事。倒是老爸,没事就攥着那张试卷瞎琢磨,还拿去到处问人请教。显然是主动往坑里跳,还自得其乐。

今日晚饭后,又弄了一题,累得直喘。发呆的时候,很哲学地想:所有的算术,都始于加法……

然后就有了今天的这个“加”字。一个力,一个口,怎么就jia了哩?

造字,加减这样的概念,大概只能會意。加字金文的写法,造型简单,与今日楷体差别不大。“力”是劳动工具,引申为力量。(如协字,古作劦,合力干活也。)但加个“口”,怎么会意?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从力,从口。”大意是说,用言语来反复强调。《汉字源流字典》解释为“诬枉、夸大”。如《曹刿论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这里的加,乃指虚报。

总觉得有点勉强吧。再听听别人怎么说。

唐汉《图说汉字》:“从力从口,口为原木上的裂缝。两根会意,表示裂木为板时,沿着裂缝敲进一个接一个的'力’。”

这里涉及到“力”是个什么样的工具。唐汉认为,“力”是上古时代裂木为板的石楔,一撇表示下部施力之处。(大概相当于撬棍之类?)果真如此,唐说似乎颇有说服力。

但“力”是古文字中的常见字符,而破木为板却不是先民日常事务。按台湾许进雄先生的意见,“力”应是农耕之具,“象有踏板的尖木棍形,是一种简陋的挖土工具”。(《中国古代社会》P114)这东西,农村长大的人很容易想像。挖地使铁锨,要拿脚先踩锨背,让刃口一端深入土中。这里铸铁换成了尖木棍,因为金属还没发明呢。看外形,“力”是后来耕地的犁,大约不会有错。

那么,或许还得回到许慎的说法:口是言语,而不是指缝隙。

如按照日本人白川静对“口”字的解读,“加”字必与祭祀仪式有关。果然。他认为“加”是一种“洁净锄头的仪式”。为什么要洁净锄头?因为先民认为,庄稼有虫害,是由于农具中潜伏的邪气所致。所以耕作播种之前,要举行洁净锄、锹等农具的仪式。(“口”,即是禱祝用的祭器也。)何以见得?白川静又举了“嘉”字来佐证:嘉,古亦作加。后来添加一面鼓,就是因为敲鼓可以驱除邪气。(《汉字百话》P064)且不论此说有没有道理,洁净农具又怎么转到加减之加而不让人觉得勉强?

转了一大圈,恐怕我们还是不能确证“加”字构形的本义。不如说回数学意义上的加吧。

草草地搜了一下《九章算术》,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在表示加法运算时,有用“并”的,有用“益”的,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就是不用“加”字!罢了,不和古人较劲。

现代数学符号里的“+”号,究其缘由,倒有个好玩的故事。据说欧洲中世纪的酒商买酒,习惯用横线由上向下在酒桶上标出存酒位置,下次再往桶里加注酒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表示减少的“-”和表示增加的“+”,据说就是这么来的。

又一说,“+”号是由拉丁文“et”(意为“和”)演变而来。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英文的plus?)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写为“μ”,最后演变成了“+”号。

今晚做的那道题问:2∧2015+2015∧2被13除,余数是几?

2的2015次方!奥数书上说,类似的题要找余数的规律。于是从2的4次方算到10次方,余数却乱七八糟,毫无规律的影子。恨恨地放弃,直接找解答。结果竟然是:要把1到13次方的余数全部算一遍!

只能说,有些奥数题,变态得无以复加。这明显是招人恨,主动找骂不是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