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古代本草书里的“不老米”,很多人没吃过
这个夏天,请务必留意一下这个严重被低估的食物
——“水下人参”芡实。
论排湿,它“去邪水而补真水”,还不耗人津液;
这点不比薏米、赤小豆要友好多了?
论养肾,它是固肾气,还不助湿、不生滋腻。
这点不比那些滋腻养肾之品要友好多了?
它补中益气、收敛固精,
收敛力比莲子还要强。
这个乖巧、省心的食物,还便宜,
简直就是被埋没的小天才。
古书中说它:
“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
▼
芡实,有些地方叫它——鸡头米,
我以前对它认识不深,多是在煲汤时和薏米一起用,也不觉什么特别。但是在看草本书的时候,它却把我迷住了。
芡实是脾肾同调的,益肾且能排湿,同时做到这两点很难的说。
因为脾怕湿、肾怕燥,
很多益肾的东西用多了会助湿,
很多排湿的东西又伤肾,
芡实甘淡,又可以当食物吃,这么安心又强大不用起来就亏了。
▲每到夏秋之际,我就会经常煮“芡实不老汤”。经过一个苦夏的损耗,脾、肾基本都是不足的。
第一次喝就能感受到了,我第一次睡前喝一大碗,一晚上也没跑厕所,如果是白开水,至少跑两趟……如果是薏米水,至少跑4趟……
要知道很多能排湿的食物都是利水的,要经常跑厕所,比如薏米、冬瓜、赤小豆……
芡实排湿又固肾,不用匆匆忙忙找厕所,它就像深知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强产品一样,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
离不开厕所的女生请默默收藏吧!不谢!
但也因为这个效果太好,便秘时不要喝。
常吃芡实的人,体内“邪水”少
《本草从新》: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
薏米、赤小豆的排湿力,是通过利尿来排的,哗哗从下焦把水利出去了。小便少的人用合适。
如果原本就尿多、脾阳虚湿重的人就不适合了,利水太多反而伤阴、会越泄越枯。
这时候用芡实就周到很多。
芡实,为啥是“不老米”?
因为它“固精气”啊~
▼
真正能作用到肾的食物,一般都比较润泽、滋腻。
但芡实是个例外,因为它不是补,而是固。
大多数人,虚的原因是肾气一直在漏、日夜操劳,导致肾精耗得太快。
要做的是补住漏洞,守住肾气、不外泄。
我给自己搭的——芡实不老汤。
▼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材料。
比如,芡实、红枣、花生一起加红糖煮汤,就是脾肾两虚人的“不老汤”。
芡实是煮粥、煮汤都可以随便放一些的,它味道甘淡,就像大米一样没有多余的味道。
所以,我们的四神汤里,用的也是芡实,就是考虑到:现在脾阳虚的人太多了。
山药+芡实打成粉粉喝,
强强联合——脾肺肾同补
▼
翻阅古籍,发现一个能同时补到脾、肺,肾的吃法:
山药和芡实搭配,打成粉来吃。
芡实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本草从新》
芡实虽好,但也难消化,一次也不能吃得太多,每天吃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成粉。
花花做的山药芡实粉
▼
这个粉粉,煮粥时可以放两勺,煮米饭时也可以拌进去一勺,搅开一起煮。
也可以直接煮水喝,加了红糖后煮水还挺好喝的,有入脾的甘香,不是黏稠的糊。
喝下去,一碗健脾+固肾同时完成。
芡实炒过之后,健脾止泻的功能会增强。如果是脾虚便溏、大便稀、五更泻的朋友,也可以炒过之后用。
在吃养血、补阴品的时候,用芡实收住精华
▼
《本草新编》认为芡实:
“与诸补阴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助力补进去,不生湿、痰。
说这么多,如果没有好芡实推荐的话,你们会不会打我?
这个产地的芡实,是水下熟,养肾的力量足
▼
说的是芡实的道地产区肇庆,在这里,芡实,也叫——肇实。
芡实比较硬,如果煮的不烂糊、补脾胃的功效会大打折扣。
所以每次都要煮成软软糯糯的,把所有精华都逼出来。
我们这个道地芡实,在养生壶里煮20-30分钟,很快就变得软烂、开花。
老人、孩子、男男女女都可以吃些,如果感觉它嚼起来太粗粮感,只喝水喝汤也是可以的。
别贪多,一次吃多了也没益处的。每天煮粥、煮汤时放一些,才是长久之道。
【注意哦】芡实涩功强,便秘时不吃、腹胀、食滞不化的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