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达与湮灭——闲聊主父偃之死

齐厉王刘次景

(1)

关于齐厉王刘次景与其同胞老姐通奸事,参见《汉书·高五王传》之记载:

其母曰纪太后。太后取其弟纪氏女为王后,王不爱。纪太后欲其家重宠,令其长女纪翁主入王宫正其后宫无令得近王,欲令爱纪氏女。王因与其姊翁主奸。

“重宠”,世代宠贵;“翁主”,亦称“王主”,汉代诸侯王之女的称谓。齐厉王的老娘纪太后是个狠角色,为了家族世代富贵,她效仿汉惠帝老娘吕太后,给国王儿子也弄个“亲上加亲”,指令自家亲侄女嫁给自己儿子,可是厉王偏偏不喜欢这个纪氏王后,跟其他嫔妃打得火热,纪氏哭哭啼啼跑到老姑面前告状,纪太后勃然大怒,指派自己的长女纪翁主,也就是厉王的同胞老姐,来到后宫主持大局,整顿秩序,不许其他嫔妃靠近弟弟,希望他与纪氏热乎起来,岂料最后弄巧成拙,纪翁主与亲弟弟搞在了一起,闹出了一出轰动齐都临淄的丑闻。

齐厉王约会老姐纪翁主

这时候,正是汉武帝刘彻执政初期,武帝老娘、即皇太后王娡,正为自己的外孙女金娥的婚事发愁。金娥的生母,正是王太后在进入皇宫之前与槐里人金王孙生下的女儿金俗。因为自己早年抛下女儿入宫,使她流落民间,饱受艰辛,王太后一直心怀愧疚。刘彻对老娘一向孝顺,听说自己还有个未曾谋面的同母老姐,立刻亲自去寻找,在长陵一个普通人家的大门外,武帝见到了老姐金俗,连忙下车上前问候:“大姐,你干嘛要藏起来呀?”接着自然是皇恩浩荡,赏赐无数——“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汉书·外戚传》)。

金俗的命运,就此发生巨变,武帝封老姐为修成君,她的女儿,即王太后的外孙女金娥,更成了姥姥宠溺的“掌中宝”。金娥亭亭玉立,笑颜如花,妩媚动人,吸引了许多王公贵族子弟的眼球。王太后对这些登徒子颇为不屑,哼,老娘的外孙女,必须嫁给一位诸侯王!太后身边的太监徐甲,窥得老太太这桩“心事”,开始了一番骚操作——

齐有宦者徐甲,入事汉皇太后。皇太后有爱女曰修成君,修成君非刘氏子,太后怜之。修成君有女娥,太后欲嫁之于诸侯。宦者甲乃请使齐,必令王上书请娥。皇太后大喜,使甲之齐。时主父偃知甲之使齐以取后事,亦因谓甲:“即事成,幸言偃女愿得充王后宫。”(《汉书·高五王传》)

太监徐甲

太监徐甲是齐国人,在汉朝皇宫侍奉皇太后王娡。王娡因为对女儿金俗心怀愧疚,对外孙女金娥格外娇宠,希望为她寻觅一枚诸侯王做金龟婿。徐甲对太后说,我是齐国人,听说齐王不喜欢老娘塞给他的表妹王后,我可以去说服齐王,让他上书请求迎娶金娥为后。太后一听大喜,令他出使齐国,玉成好事。徐甲正准备动身,他的同乡、中大夫主父偃找上门来,忝着脸请求说,太后这件事成功后,也请顺便把我女儿送入齐国后宫吧。主父偃嘴里说让女儿“充王后宫”,当然不是去做宫女,而是去做王妃。

这个太监徐甲,不晓得哪里来的超级自信,先游说王太后,拍着胸脯保证马到成功;再顺手牵羊搭上一个主父偃,说您老的事包在我身上!——可是到了齐国,他连王宫都进不去,有人禀报纪太后,老太太一听就恼了:“王有后,后宫备具。且甲,齐贫人,及为宦者入事汉,初无补益,乃欲乱吾王家!且主父偃何为者?乃欲以女充后宫!”纪太后说,告诉这个家伙,齐王有王后,嫔妃俱全,不需要他再来啰嗦。这个徐什么甲,从前不过是齐国乡下的一个穷小子,饥寒交迫快饿死了,自行阉割进入汉宫做了个太监,从来没干过啥好事,这次回来装啥大尾巴狼,不是要给我们添乱吗?还有那个主父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敢说让他的女儿来充实我家后宫,我呸!

主父偃与推恩令

徐甲碰了一鼻子灰,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向太后交代,只得继续忽悠。他回到长安皇宫,禀报太后说,齐王愿意迎娶金娥为后,可是我有所担心啊,这个齐厉王猥琐污浊,沉溺声色,有点像那个烂污不堪的燕王刘定国,太后要三思啊!王太后一听齐王如此作为,当即下令,此事免谈,她的外孙女金娥,后来嫁给了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刘迁。

这出由徐甲一手制造的荒唐剧,至此告一段落;主父偃却不肯就此罢休,“由此与齐有隙”,他从此对齐厉王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构陷之,掀起了连番风波,导致齐王自杀,也铸成了自身的悲剧。

(2)

徐甲提及的这个刘定国,乃燕康王刘嘉之子,是西汉诸侯国燕国的末世之君,对他的乱伦丑剧,《史记·荆燕世家》作了明确记载:刘定国“与父康王姬奸,生子男一人。夺弟妻为姬。与子女三人奸”。他不但与父王刘嘉的姬妾通奸,生下一个儿子,还强夺弟媳为妾,并与自己的三个女儿通奸,其恶行令人发指。关于刘定国之死,则是一幕波谲云诡的反杀剧——

定国有所欲诛杀臣肥如令郢人,郢人等告定国,定国使谒者以他法劾捕格杀郢人以灭口。至元朔元年,郢人昆弟复上书具言定国阴事,以此发觉。诏下公卿,皆议曰:“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天,当诛。”上许之。定国自杀,国除为郡。(《史记·荆燕世家》)

“肥如县”,古县名,今河北卢龙县西北;“谒者”,指负责传达﹑通报的奴仆;“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昆弟”,兄弟。肥如县令郢人洞悉了刘定国的乱伦丑剧,欲向朝廷告发,定国派人借故将他抓进大狱,杀人灭口。公元前128年,郢人的兄弟为给老哥报仇,继续上书告发刘定国,武帝震怒,下诏公卿论其罪,大家说:“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天,当诛。”于是决定处于极刑,“定国自杀,国除为郡”。

燕王刘定国

其实,导致刘定国自杀的关键人物,是主父偃。郢人兄弟揭发刘定国罪行的上书,正是通过主父偃,才送达了武帝手中。主父偃当时是武帝身边宠臣,官居中大夫,主管朝廷议论。没有这关键一环,郢人兄弟的上书是断难送达天听的。对这一点,太史公只是作了暗示——“及发燕王定国阴事,盖偃有功焉”;“主父始为布衣时,尝游燕、赵,及其贵,发燕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所谓“有功”“发燕事”,即递交上书,揭发燕王丑事。班固在《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几乎一字不易重复了太史公这两点记载。

关于刘定国之死,太史公所记很简洁:“自杀”;而班固《汉书·高五王传》中所记略有不同:“燕王者,与其子昆弟奸,坐死。”所谓“坐死”,即论罪被处死。无论如何,刘定国因为乱伦而死,是没有疑问的。

(3)

《汉书·高五王传》载,因为让女儿嫁给齐王为妃的愿望落空,主父偃感觉丢脸,从此与齐王结仇,伺机报复。一天,他上奏说:“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今齐王于亲属益疏。”他说,齐都临淄有商户十万,日入千金,富得流油,比京城长安还富庶得多啊,应该由陛下的兄弟做国王。近几代齐王似乎都不是皇室近亲,不大可靠,吕后时代差点谋反,七国之乱时也蠢蠢欲动,值得警惕啊!——瞥见武帝脸色由黄转绿,主父偃感觉火候已到,于是端出了齐王刘次景与其同胞姐姐通奸乱伦这盘“硬菜”,武帝果然震怒,很快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于是武帝拜偃为齐相,且正其事。”武帝诏令主父偃出任齐国丞相,严查齐国后宫乱伦之事,强力予以纠正。

至此,主父偃两次揭人隐私,都得到了丰厚回报——揭露燕王乱伦,燕王被迫自杀,他名扬天下;揭露齐王乱伦,他进位齐相,威震齐鲁。当初燕王自杀,引发全国震动,因为朝臣与诸侯奢侈淫靡,胡作非为,淫乱丑闻比比皆是,这些登徒子担心主父偃“照葫芦画瓢”揭其隐私,纷纷送上大笔贿赂——

大臣皆畏其口,赂遗累千金。人或说偃曰:“太横矣。”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嫩们都给老子滚蛋!

大臣与诸侯纷纷行贿,成千累万,有人劝诫说:“您太横蛮啦!”主父偃昂然宣称:老子漂泊江湖四十余年,想当初父母不认,兄弟不亲,宾客不理,饱受困厄,我到哪里说理去啊?男子汉大丈夫,生前不能五鼎食,死后五鼎烹好了。反正我已经日暮途穷,那就只管倒行逆施可也!——主父偃艳羡的所谓“五鼎食”,其实是一种古代祭祀之礼,诸侯大夫用五只鼎分别盛着牛、羊、豕、鱼、麋五种祭品献祭,以示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这其实也是他的终极追求。

主父偃耀武扬威回到齐国都城临淄,将当年那些对他冷鼻子冷脸的昆弟宾客招到丞相官邸,令人当庭撒下五百金,众人纷纷弯腰争抢,他悍然开口训话:“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他说,当年我贫困交迫,兄弟不给我衣食,宾客不让我进门,如今我回国为相,你们不辞辛苦,千里相迎,我拿出五百金,以为回报,咱们从此一刀两断,你们这群势利小人,再不许迈入老子的相府大门,滚!

痛快淋漓一顿臭骂,将这群势利之徒狠狠羞辱了一把,主父偃感觉当年窝憋在胸中的万丈愤恨之火,依然滋滋冒烟。俗话说,当年一滴雨露之恩,会化作日后的万丈涌泉;当初的一眼蔑视之波,会点燃人生岁月里的万丈怒火,而且袅袅不散。对于主父偃的刻毒之举,后人很难予以道德之谴责;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当年那份屈辱,当然就无法理解他如今的绝情。世事如此,岂有他哉!

(4)

此后,主父偃调转枪口,开始彻查齐王与老姐通奸之事——“偃至齐,急治王后宫宦者为王通于姊翁主所者,辞及王。王年少,惧以罪为吏所执诛,乃饮药自杀。”(《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他下令将后宫太监抓起来,严厉讯问,如何将齐王送入了纪翁主床上?重刑之下,太监当然招供,真相近在咫尺,当此时也,年少的齐王吓得要命,饮药自杀了。

可怜的纪翁主

这边厢,齐王刘次景饮药自杀,尸横朝堂;那边厢,赵王刘彭祖弹劾主父偃的奏章,已经到了汉武帝手上。刘彭祖是汉景帝第八子,为人巧佞,奸邪昏乱,他娶了哥哥刘非的宠妃,生下一子;其子刘丹更是不堪,与同胞姐妹淫乱,还与自己的女儿通奸。赵王害怕主父偃揭露他家丑闻,想先发制人,上书控告他贪污受贿,叵耐主父随侍在武帝身边,迟迟不敢动手,“为偃居中,不敢发”,等主父偃到了齐国,赵王立刻连夜行动,“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子弟多以得封者”,赵王指控主父偃大肆受贿,诸侯子弟很多因此封侯。武帝揽奏,深感郁怒,朕推诚信任,你个老小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正当此时,齐王刘次景自杀的消息传来,武帝勃然大怒,诏令下狱治罪。

主父偃被逮入狱,极力辩白,承认受贿,但不承认逼死齐王。武帝依然欣赏他的才华,不想置之死地,当此关键时刻,主父偃的掘墓者出现了——这就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公孙进谏说:“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说,齐王自杀,绝后国除,酿成举国关注的重大悲剧,不诛杀罪魁祸首主父偃,如何向天下人交待啊?武帝认为言之有理,随即下令族灭主父偃。

一代齐鲁强人主父偃,至此灰飞烟灭。这一年,是元朔三年(前126)。

古今多少事,尽在幽暗间

(0)

相关推荐

  • “《史记》中的成语”[“语音+文字”](十一)倒行逆施

    倒行逆施 一.成语 [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二.故事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倒行逆施"这个成语含贬义.它出自<史记·伍子 ...

  • 【酱香通鉴】公孙弘略动唇舌,主父偃惨遭诛族

    衣赐履按:今天讲武帝刘彻中央集权的一个大动作:推恩令.前面我们多次讨论过,皇权要求高度集中,封国要求高度自治,这个矛盾不解决,政权不可能稳固.武帝刘彻,这哥们儿比较任性,当然要削弱封国,此时,冒出一个 ...

  • 主父偃: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文 / 子玉 那个人在天桥下留下等待工作的电话号码...... 每每读<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歌手阿杜那沙哑的声音总在我耳旁回响,若是时光真能穿梭,相信主父先生在听到<撕夜> ...

  • UC头条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助汉武帝开创盛世,却被汉武帝诛灭三族

    汉武帝能够开创盛世,让汉朝国力达到巅峰,和推恩令的颁布有很大的关系.推恩令表面上惠及诸侯王的所有后代,实际上旨在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让他们陷于内斗和分化.而想出这个天才方法的,正是主父偃. 点击加载图片 ...

  • 前126年,长安街头人声鼎沸,名臣主父偃...

    前126年,长安街头人声鼎沸,名臣主父偃被公开斩首.临死前,他泪流满面仰天长叹道:"我替陛下建奇谋,平天下,竟落到如此下场,恨没听孔车的话!"说完,刽子手屠刀重重落下,主父偃人头落 ...

  • 《智囊全集·主父偃》

    <智囊全集·主父偃> [历史故事原文] 汉患诸侯强,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其封号:汉有厚恩而诸侯渐自分析弱小云. [历史故事译文] 西汉时武帝忧患诸侯势力强盛,主父 ...

  • 主父偃为什么被诛九族?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主父偃被汉武帝灭族(不是诛九族),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其人品太差.引起了众怒:但如果结合那个时代特征.他在政治方面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原因非常眼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跟商鞅.晁错之死几 ...

  • 主父偃为汉武帝解决多个难题,为啥被灭族?无关人品,只是牺牲品

    主父偃被汉武帝灭族,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其人品太差.引起了众怒:但如果结合那个时代特征.他在政治方面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原因非常眼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跟商鞅.晁错之死几乎是同一个性质 ...

  • ​主父偃被诛九族的原因是什么

    主父偃被诛九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功过? 2019-08-30 14:50:25首页 对主父偃为什么被诛九族?如何评价他的功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老话说得好 ...

  • 做事从来不留余地,他就是主父偃,专门替汉武帝干脏活

    今天说说,专门替汉武帝干脏活的主父偃,他的前辈叫晁错,因为办事不力,被汉武帝他爹腰斩,主父偃更惨,因为办事太给力,被汉武帝灭族. 书归正传!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一段酒后吐真言"再不疯狂?我 ...

  • ​主父偃:足智多谋,献出“推恩令”的西汉名臣,为何最后被汉武帝灭族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武帝献上"推恩令"之策,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但最后因为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