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被筛查出有抑郁症,老师该怎么降低出现意外的风险?
近几年,抑郁症逐渐蔓延到大学、中小学生群体,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学生群体的心身健康。卫健委去年9月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高中、高等院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推广学生心理体检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但一谈及抑郁症,不同群体都有不同的困惑和担忧。之前,我们分别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写过文章,为这两个群体提供实用建议,以更好地应对校园心理体检。
点击回看:
- 全国学生即将接受心理健康体检尤其是抑郁症筛查,你和你的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除了父母和学生之外,学校老师也是心理体检中重要的一员,尤其是班主任/大学辅导员。不但可能需要组织、指导学生如实接受心理测评,还要与测评结果呈现出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及其家长及时沟通,妥善处理。
所以,班主任/大学辅导员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无论对于个人或学校声誉,还是对已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及其家庭来说,老师在心理体检时所承担的角色、所采取的措施都非常重要。
当然,教师群体里可能也有不少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甚至罹患精神心理障碍。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也需高度重视,他们也需得到理解、支持。否则,个别老师的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时机成熟时,对教师群体的心理体检也将会提上日程。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深聊。
今天,我们还是从教师群体的角度出发,谈谈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在参与学生心理体检工作时应如何理性科学地应对。
班主任/大学辅导员要认真了解校园心理体检的具体流程,提前告知学生及家长。
我们在撰写“心理体检家长篇”时曾分析过校园心理体检的流程可能分为以下3步:
1.在班主任/大学辅导员或相关心理从业人员的主持下,由学生自行填写相关的自评量表;
2.对于量表分数提示可能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由学校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与其初步交流,判断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
3.若以上步骤发现学生可能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由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及时督促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精神科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每所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流程。比如,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会利用人工智能手段结合心理自评量表的方式来进行。人工智能会结合学生的微表情、肢体语言、脑电波等内容,辅助心理自评量表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精神心理状况。
而有些学校还没有配备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或者人数非常少,难以对量表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一一进行交谈,便有可能会直接让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精神科就诊。
班主任/大学辅导员要先理解所在学校心理体检的具体流程和用意,提前向学生和父母介绍。尤其要引导学生及父母积极地、正确地理解心理体检的意义——能令孩子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避免对学习、生活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降低学生虚假作答、隐瞒实情的可能性。
班主任/大学辅导员要积极、主动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对抑郁症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有客观、理性的认知。
有些班主任/大学辅导员由于缺乏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对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持有负性而偏颇的看法,甚至不自觉地排斥、歧视。这很容易对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强化他们的病耻感,令其恶化病情。
如果这些学生和家长提前知道老师的负性态度,甚至可能会刻意隐瞒病情,避免被老师知道,这更不利于心理体检工作的开展。
所以,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利用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措施,这非常重要。卫健委越来越重视精神心理知识在校园里的宣传,逐步提高了对教师群体掌握心理学知识的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但是,广大教师在学习心理学知识时,不应仅停留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中。目前,精神分析流派仍在国内大行其道,可该流派偏偏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群体。精神分析可能恶化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令学生过度放大了原生家庭中的负面因素,这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
因此,建议教师们学习心理学知识时,不宜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主,简单有所了解即可。认知行为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以学习障碍为主的教育心理学等更加值得学习。老师们还可以积极了解目前主流精神科对于抑郁症的解读和诊疗方式。
有了以上的知识储备,老师才能对精神心理障碍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面对学生心理体检结果时才能更好地应对。
开展心理体检之前,班主任/大学辅导员提前向学生、家长普及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尽量遵循科学的教育方式,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每个人来说,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都非常重要。若想孩子们心身健康地成长,不能只教授他们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精神心理卫生教育,引导他们掌握自我觉察、自我调整精神心理状态的方法。而这一点正是目前大部分学校所忽视的。
而且,就心理体检而言,很多学生受到一些社会或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对抑郁症感到恐惧,对患者群体排斥、恐惧。这些不理性、不客观的态度都亟待纠正。否则,后续心理体检结果有异常的学生可能会遭到集体的歧视、嘲笑及欺凌,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所以,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大学辅导员一定要提前预见到这类潜在的不良因素,用自己所掌握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做好准备。比如,可以与心理老师一起合作开展与“抑郁症”相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了解学生们的认知和态度,再用互动、探讨的形式科普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包容、友善地对待患者群体。
另外,很多患上精神心理障碍的学生都曾遭受过校园欺凌,这是其患病的心理根源之一。班主任/大学辅导员还可以指出校园欺凌行为的严重后果,尽量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校园心理体检结束后,若班上真的有学生被检查出有精神心理问题的迹象,老师到底该如何跟这部分孩子、家长沟通?
首先,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在告知学生家长时应尽量避免引起家长们的恐慌。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甚至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其内心一时无法接受,陷入极度的恐惧。很快,父母也成了“半个病人”,非常焦虑、敏感,家庭氛围非常压抑,孩子的病情也可能因此恶化。
所以,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在告知学生家长时,一定要同时向他们传达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而老师的话在家长的心目中往往有不小分量,这可有效地减轻他们的恐惧。
比如,老师可以告诉家长,心理自测量表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孩子到底有没有精神心理障碍,仍需权威的精神科医生下诊断,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都不能说了算。
老师还可以引导家长了解抑郁症是“症状学诊断”,主流精神科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诊疗仍有较大的局限性,我们不需对某些医生、专家所说的遗传度高、预后不乐观等感到恐惧。
相反,我们要深入地看到抑郁症背后的心理根源,从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寻找其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科学、理性地应对。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找到合适孩子的康复路线,抑郁症、双相障碍是能够缓解、甚至康复的。
以上这些知识是很多父母的认知盲区,老师的传授和引导可极大地缓解他们的恐惧情绪。
此外,老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时,应以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为主,避免接受精神分析。
由于缺乏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在孩子刚患上精神心理障碍时,很多父母都不知所措,只想赶紧为孩子寻找心理辅导缓解其病情,但又不懂识别心理机构的流派及优劣性,很容易踩雷,走了不少弯路。
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向学生家长提供有用的建议。尤其建议父母避免让孩子接受精神分析治疗。
精神分析流派在分析精神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容易放大父母的过错,所使用的语言如“攻击”“控制”有悖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父母初心,也就很容易激化学生与父母的矛盾,反而对病情并不利。
而且,即使精神分析对个案有效,起效速度也慢,它是长程治疗,短则1、2年,长则数年,这明显不适合青少年、学生群体。
(精神分析的利和弊:慎重!精神分析疗法并不利于患者的高效康复)
不过,在现实中,很多学校配备的心理老师所学习的可能也主要是精神分析,只不过可能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的学生群体作出了一些轻微的调整,令个案更加容易理解。这是老师们难以扭转的事实。
所以,如果学生需接受学校心理老师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大学辅导员最好提前与心理老师交流,尽量让心理老师客观、理性地解读其父母的不当教育和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避免引发亲子间的剧烈冲突。
当学生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后,其往往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老师应提前了解相关药物副作用,学生出现相关表现时应给予理解和帮助。
常见的精神科药物副作用有嗜睡、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换言之,学生可能容易在课堂上打瞌睡、分神、开小差等,患者难以自控,也深深地为之烦恼。
所以,班主任/大学辅导员一定要对此有提前的了解,并与各学科老师沟通,让他们千万不要因此指责、批评学生。如果条件允许,学生也愿意,老师甚至可友善地提出利用课后时间帮助他们再次讲解知识、“开小灶”,缓解他们在学业上的忧虑。
另外,部分药物副作用还包括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飙升,体型像吹气球一样涨了起来。
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他们格外注重外貌形象,体型发胖会对其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特点尤其以女生更突出。若身边的同学还对其调侃、嘲笑,哪怕不是恶意的,也容易造成严重的打击。
作为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应多留意、关心这一类学生,并引导其他学生切勿随意拿别人的身材开玩笑,更不要随意起外号。
而随着病情的发展,有的抑郁症学生可能无法坚持上学,在学校时非常焦虑、烦躁,甚至惊恐发作。班主任/大学辅导员一定要及时觉察这些状况,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可根据情况建议学生请假一段时间、甚至休学。
如果学生、家长不愿意休学,那班主任/大学辅导员起码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便利,放宽对孩子考勤、作业和考试的要求,缓解他们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服用抗抑郁药后,可能会出现“转躁”现象。又或者学生曾在家里、甚至学校大发脾气、砸人毁物,继而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换言之,抑郁症筛查可能不仅筛查出抑郁症,还筛查出了“双相障碍”。
很多老师对“双相障碍”毫无了解,甚至闻所未闻;可上网一查,发现它属于“重性精神病”,可能会大吃一惊。“精神病”这个词汇容易令老师不自觉地产生恐惧、偏见。
所以,老师们只对抑郁症有所了解还不够,最好还要积极学习关于双相障碍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不要将“双相障碍”等同于“精神病”,要了解我们一直强调的“过度诊断”及其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切勿将患者视作怪物、危险人物。
当学生病情非常严重,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时,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应如何有智慧地应对?
学生在学校自残、有自杀倾向,这些是班主任/大学辅导员最不想看到、也是最害怕面对的问题。这不但涉及孩子的生命安危,还可能牵扯到各方责任的问题。
很多班主任/大学辅导员为了避免担责,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学生转学或休学,比如暗里有意刁难,明着强制休学等等。这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加大出现悲剧的风险。
其实,如果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具备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妥善处理,不但可以降低风险,还可能加快学生的康复。
比如,当发现学生自残时,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应理解这是患者释放压力的方式,虽然不健康,但他们的确缺乏更好的、更积极的释放渠道。这时不要对他们指责,最好能给予共情、倾听和积极引导,但这个问题确实需提高警惕,防范进一步悲剧发生。
与此同时,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可与学生父母深入交流,告知学生的在校情况,探讨是否需请假、休学的话题。
若父母及学生决定继续上学,与校方进行深入沟通后,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可要求孩子和父母做到以下几点:一定要坚持接受规范的、专业的精神科治疗和心理治疗;父母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加快孩子的康复;父母要加强与老师的双向沟通,共同做好防范的措施。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的父母签署相关承诺书,理清法律责任,尽量减少纠纷。这能客观地督促家长们一定要加快解决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也能缓解班主任/大学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令其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生心理体检工作中,避免因过分焦虑采取了不当的应对方式。
临床中我们就发现有些患者家长、学校采取了这种理想的措施。曾有一名高中生患者病情严重,先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有强烈的自杀倾向。但她又非常重视成绩,不想休学。
在积极沟通后,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和学校理解学生、家长想坚持上学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也理解学校的担忧和难处。
双方在签署了相关免责书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学习上的难关,学校领导也一路开绿灯。再加上我们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最终,这位曾经扬言高考后就自杀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得以明显缓解,一边接受康复治疗,一边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老师和家长都十分欣慰。
所以,对于患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的学生群体来说,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往往承担了仅次于患者父母的重要角色。教师群体在校园心理体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老师们懂得科学应对,不但能大大降低出现悲剧的风险,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还能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患者高效康复,重获心身健康,塑造更优秀的性格品质和意志,这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
晴
日
推
荐
热门文章:
- “股神”巴菲特黄金搭档的5个思维方式,蕴藏着家庭教育的重点
- 4成北大新生认为“人间不值得”,父母如何引导孩子找到积极的人生意义?
- 10次干预后,初中“学渣”从班级垫底冲进前10名,最终考上一本并备研!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