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遥远童年的诗》[莫桑比克]索萨

莫桑比克风光

诺—索萨【简介】

诺—索萨(1927- )莫桑比克女诗人,她曾背井离乡,流落法国,用维拉—米卡娅的假名进行写作。她是最先得到广泛承认的黑人女诗人。

代表作品有:遥远的童年的诗 非洲日

遥远童年的诗》原文

当正午的骄阳照耀印度洋

我诞生在海边一所了不起的住房。

被碧波陶醉的白色的海鸥盘旋。

拖曳着超重的渔网

印度洋渔民的船儿还未回返。

桥上传来黑人渔民的阵阵哭喊,

呼唤在酷暑里熔化的渔妇——

头上压满包袱、身旁拥着顽皮小鬼头——

声声哭喊仿佛是首悠长的歌,

悠长地,在沉寂的浓雾中悬浮。

叫化子摩非西尼,昏睡在

灼人的台阶上,四周群蝇嗡嗡。

当我降生于世……

那时天清气朗(人们告诉我)

阳光在海上闪耀。

我在宁静中投身这个世界,

带着我与生俱来的耻辱。

我哭喊,我尖叫,我不知为何原由。

唉,可是为了世上的生活

我的眼泪在反抗之光中煎干。

太阳绝不会再像我出世时

那般辉煌灿烂

尽管孩提时代那绚丽的海景

永远如沼泽般宁静

引导我青春的步履——

和我与生俱来的耻辱。

甚至还有,我童年时形形色色的小伙伴。

小伙伴

我衣衫褴褛的朋友挺着篮子般的圆肚子

别针当鱼钩细丝作钓线垂钓在桥下面,

小伙伴在丛林,在坎特贝海滨

狂蹦乱跳

牛蝇忙着筑罗网

我们将它的老窝端

还用野无花果的粘液

把蜂鸟和蓝头金丝雀捕捉,

在炎炎烈日下把猴子猛追。

我成长中难忘的伙伴啊——

无忧无虑的孩子们:

黑人、混血儿、白人和印笫安人,

面包师和洗衣妇的儿子,

黑人渔夫和木匠的儿子,

来自高切利的苦海

或是渔夫的木屋。

驿站里来的娇生惯养的孩子

值日卫士们聪明伶俐的孩子

总是我冒险行动的新伙伴

一起去把菜园里的槚如树果摘

一同来把甜蜜的松果咀嚼,

一道爬上“沉船岛”可怕的巉岩

那儿一声轻响都会变成轰鸣。

在可怖的暴风雨般暗黑的黄昏

我的伙伴们围蹲在地上

听葡萄牙老妪把故事讲

那故事开头的套话逗得人直乐

(这时狂风在包锌的房顶上呼啸

怒涛威逼走廊上的木梯,

堤道无助地

声声呻吟,

把奇异无名的忧虑塞进我们心灵

心灵中狂舞着无齿的精灵

玛辛加王驼着背朝我们转身……)

是的,伙伴们把不满的种子向我播撒

日复一日,我对生活埋怨不休。

他们用我降生时的阳光

布满我童年的分分秒秒。

他们光明磊落的情谊,

他们陶然无忧的快乐,

他们炽烈的热情,像展翼的风筝

还没有在斑斓的碧空翱游,

他们时时奉献的挚爱——

他们用永世难忘的快乐和冒险

充满了我的童年。

倘若今天。在那印度洋边的房屋

太阳不再如我降生时

那般光辉灿烂,

我不会在黑暗中睡去。

我的伙伴们是坚定的卫士

守护着我人生的小径,

他们证明友谊不只是个可爱的字眼

用黑体印在书架上的字典;

友谊是人间美好的感情

纵然肤色不同,环境迥异,

它也新美如斯。

相信,终有一天

太阳还会平静地在印度洋上闪耀。

还会有被碧波陶醉的白色海鸥的盘旋。

在日光脆薄的午后,

渔民还将高歌凯旋。

我血管中被苦难注入的月之毒汁

永世不得再将我扰乱。

终有一天,

生命将随着太阳奔涌。

那将如同一个簇新的童年在世上闪亮……

(吴笛、李力 译)

【赏析】

诺·索萨用鲜明的形象与鲜活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她“遥远的童年的诗”。从对于以往的回忆出发,让我们明白我们还可以拥有和欣赏到那么多珍贵的事物,从今古的对比中反映出诗人反抗殖民剥削与压迫的思想。

第一节是对自己出生时光的回忆。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从出生的时间——“当正午的骄阳照耀印度洋”写起,描写了他当时出生的场景。海边是宁静与美丽的,那时“被碧波陶醉的白色的海鸥盘旋”。可是在这片美丽的地方,照旧有“拖曳着超重的渔网”的打鱼未回的“印度洋渔民”。在桥上还动不动“传来黑人渔民的阵阵哭喊”,那些喊声是在“呼唤在酷暑里熔化的渔妇”,这些渔妇们被苦难所包围,作者在此处用了两个破折号来表明渔妇的情况,她们“头上压满包袱、身旁拥着顽皮小鬼头”。 下一句“仿佛是首悠长的歌”表明了类似这样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它长久地存在,非洲人民已经在水深火热之中很久了,这“悠长的”痛苦的声音是农民苦难的叹息,它们“悠长地,在沉寂的浓雾中悬浮”。在这里虽然没有痛快的、鲜明的直接控诉,但这种压抑的、有节制的笔触更能贴切地形容非洲人民的忍辱负重,他们默默地承受一切的不幸。非洲人的悲惨境遇似乎随处可见,于是,诗人接着又选用了“昏睡在/灼人的台阶上”的“四周群蝇嗡嗡”的“叫化子摩非西尼”这一典型形象,“叫化子”更是非洲生产落后、文明落后的典型体现。诗人随手拈来这些儿时的典型形象来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以平稳深长的话语和富有音响和色彩的语言来叙述描写,让读者忍不住对非洲的苦难以及未来进行深思。

第二节承上启下,揭示出隐藏在民族灵魂中的根深蒂固的黑人种族的耻辱感从未消亡过。可以说,黑人种族的重重灾难除了归咎于外族侵略外,也来自民族自身的歧视。作为黑人,如果他们自己也像白人一样,将自己看成是耻辱的,那么种族的解放之路则更为漫长。黑人想和别人一样有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种“桃花源”似的理想在现实的境遇里远远实现不了。虽然在“我”出生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在海上闪耀”,是人们盼望的好日子,可就是因为我是黑人,于是,自打出生就一直带着“与生俱来的耻辱”,这种耻辱感会伴随着“我”长久存在,一直存在,直到种族歧视真正被消除的一天。正因为是“黑人”,所以即使“我”“哭喊”,即使是“尖叫”,即使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充分不满,即使采用各种反抗的方式,这些举动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就是因为这种耻辱,“我”以及“我童年时形形色色的小伙伴”都流干了眼泪,“我”以及“我童年时形形色色的小伙伴”看到的太阳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辉煌灿烂”,而这种耻辱感也一直伴随着这些孩子,一直引导他们青春的步履。此节先短句后长句,然后主词复现,诗人的感情波澜形象地得到展现,那隐藏心底的强烈感情也慢慢开始宣泄,但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诗人那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之情便泻于笔端。

感情正在高涨,话语也意犹未尽,诗人在第三节以“我”童年时的孩子们不分种族地在一起玩闹嬉戏的场景与第二节无根据的、丑陋的种族歧视进行对比。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叫阶级差别,什么叫种族歧视,他们并没有因为肤色的不同而冷漠地彼此对望,他们无所顾忌地玩在一起,他们在一起用“别针当鱼钩细丝作钓线垂钓在桥下面”;他们“在丛林,在坎特贝海滨”“狂蹦乱跳”;好玩心强的孩子们看到那“忙着筑罗网”的牛蝇时,忙不迭地“将它的老窝端”;除此之外,他们“还用野无花果的粘液”,“把蜂乌和蓝头金丝雀捕捉”,“在炎炎烈日下把猴子猛追”。这些孩子们“一起去把菜园里的槚如树果摘”,“一同来把甜蜜的松果咀嚼”,他们一道爬上一声轻响都会变成轰鸣的“'沉船岛’可怕的巉岩”。他们相处得如此融洽,这些伙伴们分别是“黑人、混血儿、白人和印笫安人”,他们有的是“面包师和洗衣妇的儿子”,有的是“黑人渔夫和木匠的儿子”,或者“来自高切利的苦海/或是渔夫的木屋”的孩子,那些“驿站里来的娇生惯养的孩子”和“值日卫士们聪明伶俐的孩子”也在其中,不分彼此。孩子们都可以无所顾忌、无忧无虑地玩在一起,那么大人们又何必要歧视那些黑人呢?黑人和白人真的不能和平相处吗?作者用儿童在一起玩耍的场景对于种族歧视进行质疑: 难道种族歧视是天生的吗?同时,诗人也通过质疑而暗暗倾吐希望,激情昂扬。而第三节中的排比句也强化了亢奋热烈的情绪,表达出诗人期待被理解、被尊重的情怀。

如果说前三节是写“我”的童年,那么后三节则是写当今的“我”的存在以及“我”存在的社会环境。第四节头两行接着上一节的描述,寓意“我”是祖国的一分子,“我”和其他伙伴是一样的,正是其他伙伴的友情让“我”认识到“我”也有自己的尊严与权利。接着“我”回忆老妪讲故事,引发了对孩子们在一起那特别珍贵的“分分秒秒”的回想。正是伙伴们那“光明磊落的情谊”、“陶然无忧的快乐”“像展翼的风筝”那样的热情,才使作者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地位与人生。这些伙伴们“炽烈的热情”、“时时奉献的挚爱” 感动了“我”,因为虽然“没有在斑斓的碧空翱游”,但小伙伴们“用永世难忘的快乐和冒险”“充满了我的童年”。这一节句法参差,这正是“我”心情激动至极的表现,全诗即将达到最高潮。

第五节进一步引申,表明作者对于明天与自己未来的态度。假如非洲的明天还像自己童年那样暗无天日,“在那印度洋边的房屋/太阳不再如我降生时/那般光辉灿烂”,那么,“我不会在黑暗中睡去”,“我”会拿起武器,勇敢地去追求心中的太阳,那些和“我”一起成长起来的“我的伙伴们”也是“坚定的卫士”,他们能理解“我”,“他们证明友谊不只是个可爱的字眼”,友谊也是深深地理解与包容,他们和“我”站在同一战线上,“守护着我人生的小径”。

“纵然肤色不同,环境迥异”,但是真理只有一个: 人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权利。最后一段话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对于未来光明的信念,她相信:“终有一天/太阳还会平静地在印度洋上闪耀。/……渔民还将高歌凯旋。”

《遥远童年的诗》是一首叙事体的自由诗,诗歌格律自由,韵律自然,与自由奔放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以及明晰质朴的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诗中的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党啸林)

编辑:山间溪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