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巴人来,后有浠水县。巴人是鄂东这片土地上的拓荒者……
【鄂东巴人之谜】
巴人是浠水的拓荒者(2)
鄂东真有巴人吗?
浠水巴河,是因为巴人而命名的河流吗?
浠水巴驿,那又是怎么得名的呢?
人们说,今天的土家族就是是巴人后代。可是,鄂东黄冈,没有一处土家族的集聚区……
带着这些问题,请跟着我走进第一本追踪巴人起源的书籍《浠水县志》之中。1992年5月,由浠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浠水县志》,多处记录了浠水县境内与巴人相关的史料。简要梳理如下:
一、巴人: 从何而来?
鄂东不是巴人的故乡,却是巴人“被集体改造”的地方。巴人为什么要来到鄂东呢?
据《浠水县志》第15章《人口变动》记载: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南郡潳山(今湖北宜昌长阳县一带)蛮造反,朝廷命武威将军率万余人攻打。官兵得胜后,“徙其种人七千余口,置江夏界中”。
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巫蛮在许圣率领下,屯聚造反,被朝廷镇压。“圣等乞降,复悉徙置江夏。”
后来,潳山蛮、巫蛮等巴人,又陆续迁徙到“五水”流域,形成了“五水蛮”。至两晋、南北朝时,五水蛮极盛,巴水流域为其活动中心。
据浠水县大事记,公元451年,元嘉二十八年,西阳“五水蛮”(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联合起义,杀南川令刘台并其家口。(第6页)
据《浠水县志》第1章《建县至清末大事记》:公元448年,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设置希水县、蕲水县(辖地有一部分在今浠水县境内),属豫州西阳郡。
这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先有巴人来,后有浠水县。
二、巴河镇:历史很古老
在巴人来浠水之前,今天的巴河——黄州和浠水之间的界河,应该是一条无名的河,这河流因为巴人到来而得名。
如果你查“巴人河”,那却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茶店子镇境内的河流。
还有一条与巴人密切相关的河流,巴人的母亲河——清江。清江,古称“夷水”,又名“盐水”,在长江中游,是湖北境内仅次于汉水的第二条支流。清江发源于湖北恩施州利川市的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清江古称为夷水,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白虎夷)的缘故,故人们称它为土家族的母亲河,而盐水的得名,是因为它流经的地域产盐有关,过去有人在此煮卤熬盐。
浠水巴河岸边,就是一座古老的巴河镇。过去因为商贸往来很繁华,文化教育起步也较早。在《浠水县志》第52章《乡镇》记载:
巴河镇,位于巴河与长江汇合处,镇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曾移巴蛮人于此,河因此名巴水,镇亦因此得名。因交通便利,各地商贾多云集于此进行经济贸易活动,于是形成了集市,繁荣时期誉有“小汉口”之称。
抗日战争前,巴河镇号称“五里长街五里河”。“五里长街”,从张家塘入口,至江边出口,全长5华里。沿“五里长街”,划分为“九口”“十三巷”,街道截成11段,各成1街。
“九口”:河口、桥口、司门口、新街口、衙门口、观门口、建楼口、老街口、牌门口。
“十三巷”:怡河巷、怀家巷、会馆巷、梁家巷、史家巷、张庙巷、罗家巷、余家巷、柳家巷、肖家巷、善堂巷、褚家巷、段家巷。
旧街十一段:香烛街、皮匠街、家铺街、弹花街、铁竹街、百货街、菜市街、磨盘街、瓷铁街、磨坊街、茶栈街。
巴河自古以来就是文化高地。这里仅以近现代文化教育方面的记载为例:
民国26年(1937年),闻振之在巴河闻家铺缺塘角闻一多故居创办私立缺塘角小学。同年,闻一多先生随清华大学南迁长沙时,特绕道回乡,参观该校,勉励教师,并捐助课桌椅100多套及黑板、教具算盘和图书。
1938年,日军入侵巴河,街道屡遭毁坏,经济日益萧条。
民国35年(1946年),湖北省立第二高级中学从黄冈三解元搬迁至此(民国36年下半年迁到黄州)。
民国36年秋,闻亦有(国民党中监委)创办私立巴河中学,校址设原省二高校本部旧址(今巴河镇小学)。
1956年创办巴河高中,后扩建为巴河高中,1987年改称闻一多中学。(第285-286页)
三、巴驿镇: 年轻得不经事
浠水方言,不经事,就是不耐用,经不得风雨,过不得旧。建国后才有的巴驿镇,一会儿升格了,一会儿又撤并了,哪里经得起折腾?
据《浠水县志》第52章《乡镇》记载:
巴驿镇:位于清泉镇至巴河公路过道上,东南去县城17公里,西南距巴河镇11公里。原名巴水驿,简称巴驿,是旧时传递公文的差员中途住歇的驿栈。
建国前只有一条小街、几家店铺。建国后,逐渐建成集镇,1984年建为区辖镇,1987年改为县辖乡级镇。(第289页)前些年(具体哪一年?请知情人留言),浠水又调整区划,撤销巴驿镇,重新划归巴河镇管辖。(第289页)
四、天狮表演: 巴人图腾信仰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巴河独有的天狮表演,与古老的巴人文化传承有关。有人认为,这是巴人图腾崇拜。但是为什么不是巴人的图腾白虎而是天狮呢?这我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在《浠水县志》120章《民间文艺》记载:
天狮是巴河地区传统艺术。以篾扎成狮状,糊彩纸。一人双手擎舞,众人群狮共耍,夹以锣鼓伴奏,蔚为胜观(下图)。(第627页。)
写到这里,其实还留有很多疑问。
据《水经》:五水,谓蕲水、希水、巴水、赤亭水、西归水。那么这五条河流,今天对应的地方在哪儿呢?是浠水的五条河,还是黄冈境内的五条河……
欲知详情,且听我带你走进下一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