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和住院占比持续上升 大医院扩张势头难以遏制

近日,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数据来看,受到疫情的影响,所有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但医疗费用,尤其是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都出现了大幅上升,涨幅是2019年的一倍以上。如果结合三级医院在去年的入院人次占比首次上升到40%以上来看,未来大医院仍将是控费和各类改革的主要焦点。从机构数量来看,民营医院的数量和床位总数的占比持续上升,公立医院则延续了下降的趋势。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占到了总医疗机构数量的66.5%,达到了2/3的多数,但从床位数来看,民营医院仍处于低位,床位总数只及公立医院的28.6%。这表明民营医院仍以小型医疗机构为主,而公立医院则以大医院为主,两者的竞争实力完全不同。从门诊次数来看,医疗机构的总诊次下降了9.8亿次,降幅为11%。其中,基层下降幅度要明显小于医院,只有9%,由于降幅低于医院,这使得连续多年的基层诊次占比首次出现回升,从2019年的52%回升到2020年的53.2%。二级医院降幅最大,达到13.4%,这也导致其在总诊次的占比下降为15%,创下历年新低。而三级医院的降幅虽然达到了12.6%,但经过了2019年双位数的增长,其降幅并没有影响到占比,只是从23.6%下降到23.3%。如果仅从门诊来看,诊次数量的大幅下降并未改变整体的市场趋势,三级医院上升的势头只是暂时被遏制了,基层反倒是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二级医院属于受挤压最严重的板块,疫情加速了其面临的冲击,未来如何转型仍是关键。从住院人次来看,总住院人次下降了3500多万,降幅为13.5%。其中,虽然一级医院的降幅最低,为2.95%,但住院人次本身就低,受影响相对也较小。而三级医院仍表现出比其他板块更抗冲击的能力,总住院人次只下降了10.6%,这也推动了其在入院人次的占比,首次突破40%,为40.7%。从2015年以来,三级医院的占比一路上扬,从2015年的32.4%达到2020年的40.7%,未来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可低估。二级医院的降幅仍是最大,达到了16.9%,这导致其占比直接下降到30.2%。基层的降幅为13.7%,与总降幅相比略微下降,因此其在总住院人次的占比与2019年持平。从住院来看,三级医院的占比逆势扩大说明了患者对其更为偏重,这在中短期内都不可逆转。这意味着与住院相关的药品、耗材和器械等竞争重点仍是高等级医院,而在集采的持续推进下,想依靠低等级医院或基层来对冲的策略显然并不可行。最后,如果从医疗费用来看,整体涨幅非常明显,次均门诊费用的涨幅从2019年的6.1%上升为11.6%。其中公立三级医院的涨幅从2019年的4.8%上涨到10.7%,翻了2倍多,二级医院也从5%上涨为11.1%。2013年到2019年,三级医院门诊均次费用的每年涨幅一直保持在5%左右,如此大幅上涨在过去10年来是较为罕见的。公立二三级医院均次门诊费用的快速上涨推动了医疗费用的整体涨幅。但门诊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并不高,住院费用的上涨会对市场结构形成更大的挑战。虽然,人均住院费用的涨幅不高,只是从6%上涨为7.8%,但是,三级医院的住院费用涨幅快速上升,从2019年的2.7%上升为5.6%,二级医院更是从3.8%上升为8.5%。2013-2019年,三级医院住院的年均增幅只有2.6%,二级医院为3.9%,一级医院为6.2%。2020年,二三级医院住院费用大幅反弹意味着药费和耗材费用正在高等级医院恢复增长。这一趋势在2019年既已出现。2019年三级医院的住院费用中,药费为3700元,同比上升了1%。这是从2016年以来,三级医院住院药费第一次正增长,之前几年由于医改的压力,住院药费都是下跌的,跌幅最大出现在2017年,下跌了10%。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卫生中心的门诊费用增速也超预期,从2019年的7.8%上升为16.3%。自2014年以来,社区卫生机构的门诊费用增长一直保持在6%到13%之间,平均为7%,已经是各类基层机构中增速最快的。而在门诊费用中,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药费占75.3%,比2019年(71.7%)上升3.6个百分点。这一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为68.9%,但2020年升高的幅度尤其大。可见社区卫生中心开药的性质仍没有改变。医联体内部统一药品目录对有社区机构是有利的,但主要依赖开药仍不会改变。因此,从数据来看,大医院在占据优势地位的前提下,市占率逆势扩大,且门诊和住院费用都出现超速增长,这对未来整体医疗控费带来了难度。但也从另一方面提示市场,随着医改的深入,尤其是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级医院仍是市场竞争的主场,除了社区之外,其他医疗机构在中长期都将面临蚕食。(生物谷Bioon.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