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尚庄侯塘岗:石木牌楼竞风流

丰城熊姓为第一大姓,约有十三四万人的规模,占丰城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因此丰城有“无熊不成席”的说法。丰城熊姓大多源自于鄱阳世系,始祖为西晋鄱阳太守熊缙。熊缙传至熊琳,封汾阳侯,徙居豫章沟上,成为豫章世系始祖。熊琳传至熊建,赘居丰城井冈善坑陈氏,成为井冈世系始祖。

熊建生子熊叨、熊广,熊叨生六延(延福、延礼、延秘、延祐、延禧、延祚),长子熊延福生三子(钟、锶、锽),次子锶公生子熊诰迁于官店,后世分迁各地。熊诰八传至熊国文,迁居尚庄侯塘岗(岗上),时间大约在北宋治平二年(1065),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侯塘岗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一方闹市,解放前属白富乡地界,解放后一度是丰城第十区岗上乡(侯塘岗乡)政府所在地,1958年划归尚庄公社管辖,之后逐渐变成尚庄公社(乡、街道)辖下的一个大队(村、居委会)。大约唐末宋初时期,侯塘岗就有人居住,熊姓迁入以后,给这个钟灵毓秀之地增添了活力,也留下了许多令人羡慕和称道的故事传说。

侯塘岗熊姓族裔多居住于北端,有石牌楼和木牌楼两个小村。关于牌楼的来历,有一段佳话。明代正统六年(1441),天下大旱,田地连年欠收,百姓食不裹腹,穷困潦倒,官府为此一筹莫展。侯塘岗有一位富户叫熊功杰(字子操),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熊功杰见此情形,一时善心大发,主动开仓赈济,“出谷一千二百石,用助赈济”,有效解决了官府的燃眉之急,给官府减轻了很大压力。官府把熊功杰开仓放赈的事迹逐级上报,一直报到朝廷。“有司以闻,朕用嘉之”,相关部门向皇帝汇报了这个情况以后,明英宗对熊功杰的义举大为嘉许,“特赐敕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并免去其三年的杂役。熊功杰既高兴又感激,便在村里修建四柱三层三孔的石牌楼(承恩坊)一座。

熊功杰生有三子:真卿、忠卿、恕卿。老大真卿和老小恕卿二人仍居石牌楼,老二忠卿遗传了父亲的精明头脑,把家业做得也很大,成为“富甲剑西”的大富商。他觉得兄弟三人挤在一起有点施展不开拳脚,也不利于家族发展,便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另辟一村,并把父亲受到的朝廷恩荣也带过去,照着石牌楼的样子,重新修建了一座三柱三层三孔的木牌楼。这样就有了石牌楼(后村)和木牌楼(前村)两个熊姓小村。两村“鸡犬相闻,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其实是很有发展眼光的。旧版《尚庄志》上说是石、木牌楼两村互争名气,负气而建,不过是坊间传说而已,当不得真。

从熊功杰之后,侯塘岗熊姓一门开始在科甲仕宦上步入鼎盛时期,“中多文人杰士、名公巨卿”,“著书立说,出仕驰名”,真正是人文蔚起,科甲鼎盛。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熊鸣夏、熊鸣歧兄弟。熊鸣夏(1556-1629),字宗禹,秉性友善,好读书文,治家严谨,勤朴著称。明万历丙戌年(1586)中进士,历任福建建宁府松溪县、浙江金华府义乌县、金华县知县。任职期间,熊鸣夏注意培养士气,大施仁政,如举办学校、建义仓、修桥梁、造文塔等诸政,因为经费甚巨,还带头让所有官吏各捐出一半官俸,深得百姓拥戴。万历三十四年(1606),熊鸣夏改任北京吏科给事中(正七品)。熊鸣歧(1568-1636),字文甫,熊鸣夏之弟,明万历丁未(1607)登进士,历任广东按察司,政绩颇著,深得群众好评,后晋升云南布政使,治政廉洁奉公,闻名于世,寿终后诰赠奉议大夫(正五品)。

据说熊鸣夏致仕(退休)之后,某天突然梦中得到了一幅对联,联曰:“门对千田,一枝红杏增色;官居极品,两竿紫气联辉。”他觉得这幅对联正好契合了家族和兄弟二人的经历,便在村里选址修建祠堂,把对联镌刻在祠堂门口,以此激励后人奋志读书,出人头地(载于旧县志)。

大凡身份显赫的人,必有灵异之象。在侯塘岗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叫做“累死土地公”。相传熊鸣夏、熊鸣歧有个舅舅,夜晚得了一个梦,梦见第二天有两个大人物会来向他拜年,要他在家中不要走。第二天天亮了,他就赶紧准备茶菜酒饭,接待来宾。一等二等三等都没来,心里十分纳闷。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左右,两个外甥来给舅舅拜年。酒饭后,外甥要回家,舅舅随口留他们住下,结果没有留住,就让他们走了,心中还在惦记着两位大人物,一直等到天黑,还是没有等到。当天晚上,又做了一梦,梦见土地公公抱怨说,你两个外甥害得我好苦啊!他们来你家拜年,往我庙门前过,在墙上画了两匹马,却没画缰绳,这两匹马到处乱跑,损害庄稼,害得我帮他们守一天的马,累得半死。舅舅梦醒后,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大人物”,就是我两个外甥!

非但鸣夏、鸣歧中榜登科,他们的兄弟鸣韶、鸣週、鸣赞等也很有出息,鸣韶、鸣週由例贡(通过纳捐取得的贡生)而步入仕途,鸣赞从小便醉心诗书成为一时名士。兄弟数人同享荣耀、竞显风流,“一时立朝谠论、藩臯嘉猷、文章学术,匪仅燿焜剑西,且足彪炳江西焉”,他们的才华不仅享誉丰城,在江西地区也出了名。在他们的影响下,侯塘岗熊氏后裔继续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文学武庠,蝉联继续”,把家族荣耀推向了极致。到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叫熊雨田(1713-1782,字治护)的,继续光耀门庭,也考中进士,历任广信府玉山县教谕、知县、管越支场外科大使事等职。一门书香鼎盛至此,也是十分难得。

所谓“地灵由旧,人才宜新”,出生地是没法选择的,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后天的努力。侯塘岗“东高则有青龙,西流则有秀水,楼背高埠鼎峙,金星沃壤堆接,又于护卫中突起陡峰,建有读书台,一望而北斗在焉”,“紫气生于东旋生于西,剑水流于南更绕于北”,有了这样的风水宝地,加上良好的家风养成和亲族之间的正面影响,家族兴旺便指日可待。

(资料来源:侯塘岗《熊氏族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