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宏伟 | 为什么我曾做了15年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

齐宏伟最新散文集《叫醒装睡的你》由北京朵多教育策划出品。新书上市反响热烈,在豆瓣读书评分高达9.3分。2020年12月17日,齐宏伟携新作来到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与资深出版人汪家明老师进行心灵会话,并举办新书发布会,主题为“灵魂的食物”。以下是部分对谈内容的整理。
张庆棠:你说托尔斯泰作为作家中的作家,对你有很大的影响。刚才听两位老师讲这些作品都是如数家珍,那么深情,这么多年过去了,细节都记得那么牢。这些作品怎么影响你们?对今天你们人生的道路,对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这个问题,请两位老师来分享一下。
齐宏伟:好的,要不我先说。我觉得11岁那件事(齐宏伟 | 影响我最深的3本书,第3本照亮了我的一生)对我影响深远。到了研究生毕业时,我就在考虑要不要选择直接去读博士,继续更高、更快、更强的一种追求。不过检视内心,我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功利化的一面,如果只是想利用自己目前的好条件往上爬的话,我内心深处会不会越来越枯干?
当时我有几天的思考,特别有一些领悟。我记得是读到《圣经·旧约》的一段话,说贪爱银子的不会以得银子满足,贪爱知识的也不会以知识得到满足。我就想自己也许不贪爱银子,但是我蛮贪爱知识的。贪爱知识的不会以知识得到满足,既然不会以知识得到满足,怎样才能真的让自己满足和喜乐?我又看到《新约》的一句话,叫施比受更为有福,因此我就想:有什么东西是我可以给别人的?我希望把最宝贵的,可以分享给别人。我的思路变了,以前是想怎么攫取更多资源,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但是今天突然就变成了,我能有什么去贡献给这个世界,怎样去施予、分享。
后来我很清楚一个内心的印证,觉得从小到大我被带进了世界文学这么美丽的殿堂,让我知道真善美爱不只是童话,它可以是真的。大师们所讲的是真的,而这个世界是假的。人不是被物质决定的,人是一个灵性的、意义的活物。维特根斯坦说:“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没有意义怎么可能支撑起一个有理性的世界?因此,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告诉今天的年轻人,真善美爱是存在的。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伟大的传承,我们要先做一个人,再做某一国的人。所以,有了这个领受之后,我就想:怎么能最大程度地影响今天的年轻人?就是去做老师。到哪里做老师?到师范大学做老师,培养未来的老师。后来我就给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教研室写了一封信,贴了一张邮票,说你们需不需要外国文学老师,他们正好需要,于是我就去了。所以我这一生没有别的求职经验,就这一次了,写了一封求职信,后来就去了。一去之后就做了15年的高校老师,给大家分享世界文学的传承。
点击图片可在线购买
在我的书里边,有一篇我学生的课感。我当老师,每一个学生每周都必须交一篇《每课有感》,做40%的分数,这是我们学校给我特批的,我要求平时成绩的考察,以《每课有感》来衡量。在这一本书中,我就录了一篇我学生的每课有感,我一个字都没有改,就是《神圣之光照耀在心灵的草原上》,我给大家读几段,这是我学生写的:

我失望地走在这混沌的世界上,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发疯般地在这个灰色的城市里奔跑。事实上我的心里还活着一座理想的岛屿,我知道我应该往那里去,但我无时无刻不被别的东西用绳子拴住手脚,挣也挣不开。有时真就像黑塞的质问:“亲爱的上帝,怎么会这样的呢?我原先本是一个虎虎有生气的青年,诗歌艺术之友,漫游世界的人,热情洋溢的理想主义者,怎么会这样的呢?我麻木了,我恨自己,恨所有人,一切感觉都迟钝了,我感到一种使人恼火的深深厌恶,我陷进了心胸空虚和绝望的泥坑!”

曾逼迫自己用冷漠、麻木来消极抵抗这被污染之处太多的侵蚀,而事实上痛苦并未减少一分,相反只有侵入骨髓的寒意。有时候想想,或许我们就像浮士德,在故事的开头就把灵魂卖给了魔鬼。

骨头冰冷,灵魂在无处安居的城堡。我们都是悲伤绝望的荒原狼。

上课前,我在齐宏伟老师的书里翻了翻,(他们的教材就是我那一本《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我给他们上过文学课,用的是我自己写的书。)那句话似一股气流冲上脑海,后来回头去翻那句话,竟找不到了,或许偶然也是一种缘分。我记得的大意是——每个冷眼看世界的人,其实都有一颗太过温暖的心。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看到这句话的感觉,胸膛忽然暖了,就像一口白酒刺溜烧过喉头,眼角又暖又湿。就这样,我怀着无比忐忑却又无比期待的心情上了老师的第一节课。

……

太感动了,我就不念了。我想起了我的学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