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南北朝收尾,为隋唐开篇。他若在三国,周瑜孔明全成土鳖
576年,周武帝宇文邕东进灭齐,途经玉壁城(山西运城),视察其防务,一边看一边赞:“牛,真牛!”六十七岁高龄的守将韦孝宽请为灭齐前锋,宇文邕不许,因为玉壁是齐、周边界,太重要的,别人守他绝不放心。次年,宇文邕灭齐后班师回朝再经玉壁,对韦孝宽说:“世称老人多智,善为军谋。然朕唯共少年,一举平贼。公以为何如?”韦孝宽呵呵一笑说:“臣今老迈,唯有诚心而已。然当年少壮时,也曾平定关中哦!”见到老将如此气盛,宇文邕开怀大笑:“确如公言!”于是诏韦孝宽一起回长安,拜大司空,进位上柱国。
一流的军事指挥才能
若论南北朝时期的最强军事家,非韦孝宽莫属。此人历次战绩,对北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平定关中,助宇文泰创建北周;玉壁之战大败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救北周于危亡;南下平荆州,东下夺寿阳、平淮南,把南朝压到长江以南,为后来的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就在七十一岁他死的那一年,还先后击败了宇文亮、尉迟迥两股叛军。一辈子打的都是关键仗且逢战必胜,临死之前还在打胜仗,这种一战定乾坤的能力只有乐毅、白起、韩信、贾复堪与相比。
间谍战高手
574年,北周和北齐的战争已臻白热化。北齐上下小人横行,满朝皇帝大臣皆不足畏。只有一个斛律明月独挑大梁,是北周的心腹之患。只有除掉他,北周的灭齐大业才能搬掉最后的绊脚石。但是韦孝宽不是一般人,他极重视间谍战。他平时注意派遣一批批的间谍混入北齐,打探各种消息。北齐的内部消息由此源源不断地流向北周。间谍战在灭齐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他知道北齐朝内部矛盾重重,尤其是斛律明月代表的武将集团和文官及皇太姬陆氏等人合伙的外戚文职集团互不信任,势同水火。于是,他编了个顺口溜:“高山不摧自崩,槲树不扶自竖。”意思是北齐高氏要完,斛律氏要取而代之。一时间,北齐全国上下到处传唱起来。北齐大臣祖孝征与斛律明月有矛盾,听说以后再润色了一番,向陆氏和皇帝高纬添油加醋地诬陷斛律明月要谋反。于是二货高纬就把北齐王朝最后的支柱给处死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韦孝宽绝不是一个武将,他是一个战略高手,精通军事又精通政治,用心极为周密细致。
一流的战略家
他所在的时代,实际上就是另一版本的三国:东有北齐,南则先梁后陈,他给周武帝上了平齐三策,可以看出他观察之深刻,思虑之精密,非常人能及。他说:“长淮之南,旧为沃土,陈氏以破亡余烬,犹能一举平之。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一眼看透了陈、齐的斤两。当时,南朝陈氏已远非北周对手,而北周的老对手北齐的实力也江河日下,外强中干。他建议北周与南陈共为犄角之势,对付北齐,以逸待劳。这种情势下,南陈也不敢进犯北周。同时,北周凭借关中优势,先进取荆州、巴蜀、淮南,等待北齐内乱到一定程度,相机东进,一锤定音。他的战略谋划其为精准,后来北周的战略进取,实际上就是按照这一谋划实施的。可以说,这一战略规划不仅成就了北周,更成就了后来隋朝的统一。或者可以说,隋朝统一中国,最早的战略规划是由北周的韦孝宽奠定的。
他做地方官也很有头脑
韦孝宽的是个很细腻的人,不光体现在他军事谋略和指挥上。他做雍州刺史的时候,当时路边照例每一里设一“土候”,实际上就是一个土制的避雨棚。下雨天经常垮塌,得经常修。于是他下令全拆掉,每一里种一棵槐树。树冠长大,可以避雨。后来,北周朝廷把这个经验推广到各地。
韦孝宽是个政治军事全才,无论宏观的战略谋划,指挥作战的随机应变,都是一流的。而且,他的战略能力并不局限在军事上,他还是间谍战的行家。没有他的间谍间和反间计,北齐不会那么早灭亡,北齐的顶梁柱斛律明月也不会死,北周灭北齐或许要等更久了。他的战略水准不弱于张良、荀彧、周瑜,而他的指挥军队的实操能力不弱于乐毅、白起、韩信。他是个全能型人物,东吴的陆逊有点像他,但综合实力不如他。他为南北朝收尾,为隋唐开篇。他没有那些人名头高,只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低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