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桥上的栏杆,是你?还是我?

儿子昨天跟小伙伴看了两场电影,《建国大业》和《战狼2》。对《战狼2》的感觉是意犹未尽。这两部片子我都没看过,今早他非常激动地跟我描述影片中的镜头,还百度了片花拉着我看。

他觉得帅到爆的几个镜头:影片结束的时候,展示了一张中国护照,上面的文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遇到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还有一个镜头是,特种兵们在报告自己的部队番号时的铿锵有力,豪情万丈。另外的几个镜头,我忘记了。关于这两个镜头的内容,护照上的字,实际我们的护照是没有的,是导演为了渲染气氛加上去的吧。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护照上真有这几个字,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心里充满了自豪感。中午,儿子在微信上给我发了那个护照的图片,后来我们俩的对话是如此。

这小子,思想认识还是很到位,如果能把动力转化为学习的努力,那就太合我意了。中午回家的时候下雨,趁他刚进门还没换衣服,让他去打水,他说这么大的雨,让我去打水。我赶紧提醒他:战狼精神不是刚学习了吗?他就不吱声了,拒绝了我一手拿桶一手打伞的提议,跑步前进,去打了两桶水。看来电影没白看,能学到不少东西。

第二个镜头就无需多说了,军人们对自己部队强烈的热爱,表现得一览无余。

因为这部电影,儿子对部队和军人又有了新的认识。一路上搜了许多全国著名军校的校址,问了我许多部队的事情,问得我最后让他找姥爷问去,因为我了解的那点部队知识,已经回答不了他的问题了。我趁热打铁地鼓动他考军校,上军医大学。他说军医大学不能打仗啊,我说和平年代哪来的这么多仗打,但是要时刻准备着保卫祖国。

感谢广电局,能在“八一”建军节90周年来临的时候,实时地引进这种爱国教育的影片来引导国民,尤其是孩子。我知道,儿子现在的想法或许只是一时冲动,但是,谁敢否定这一次的爱国教育,不会对他的未来产生影响呢?或许是长远的,或许是某一个时刻的影响。只要是正面教育,就一定会有好的影响。量变产生质变,若经常接受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思想里,就一定是强大的正能量。

儿子对《建国大业》没有什么强烈印象,我估摸着,这部片子对孩子们来说还不太好理解,政治味道太浓,表现手法肯定与《战狼2》差别很大。我没看片子也不好评价。

在群里,在朋友圈里,读到很多关于对当今社会不满的文章。这些现象,很多人都能看到,也会有愤怒的感觉。于是,有很多方式的发泄,谩骂,讽刺,最后发泄完了事还是那个事,而影响就不仅仅是自己了。这跟教育孩子一样,你对着孩子一通诅咒,讽刺,狂风骤雨,对孩子,是起到了什么作用?被迫成了你的精神垃圾桶,对自己,对父母,甚至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也许是一时的,也许是长远的。对他未来的人生观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自己可以揣度揣度。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了。我写给兵们的文章,已经在我们协会的平台发表,今天这篇文章还是这个主题的延续。我昨天看到群里的老田发了一段文字,特别感人,我把它们摘抄下来:

你走过大桥吗?

走过。

桥上有栏杆吗?

有。

你过桥扶栏杆吗?

不扶。

那么,栏杆对于你来说就没什么用了?

当然有用了,没栏杆护着,掉下去怎么办?

可是你并没有护栏杆啊。

......可是......可是没有栏杆,我会害怕!

那么,和平时期的军人,就是那桥上的栏杆!

太形象了。我把这个比喻跟儿子讲了,他非常赞同,还有人会不赞同吗?没有军人,国家会有安全感吗?没有警察,老百姓会有安全感吗?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看完了。印象最深的是戚继光打倭寇和袁崇焕打努尔哈赤的情节。其意志之坚强,精神之卓绝,一点不亚于当今影视剧上塑造的铁血硬汉形象。作者当年明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邪不压正。整个明朝史就是一部邪不压正的历史,不符合正义的,不符合人类进步的,最终颠覆只是时间问题。

明天就是“八一”建军节90周年了,祝我们的老兵新兵未来兵,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