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超17万,哈工大深圳校区拔得头筹,哈工大金蝉脱壳成功

就业质量对一所大学来说是个大事,是各个大学体现自己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各个大学都特别重视,有亮点的就拼命夸自己的亮点。

大学在就业方面主要有这几个地方可以炫耀:深造率、就业率和年薪收入。不过清北除外,这些都不能夸,夸了会被网友骂。就像高晓松所说的,清北是国之重器,应该关注诗与远方,这些就业、深造和年收入都太具体,太小家子气。
除了清北,其他学校可以随便夸。2019年,很多学校狂夸自己毕业生的年薪高,像北航说平均年收入超18万。2020年也有一批大学在夸。从目前爆出来的结果看,哈工大深圳校区拔得头筹,本科生年收入超17.08万元,比南大本科生的14.92万元高了2.16万元。排第三的是电子科技大学,也达到了14.3万,华科大排第四,只有12.2万元,比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本科毕业生少4.8万。

哈工大(深圳)是哈工大的面子

现在哈工大深圳校区俨然成了哈工大的面子了。到今天,2021年1月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和哈工大威海校区都没有发布就业的相关信息,但在2020年的12月25日,哈工大深圳校区就发布了毕业生就业的各种信息。
2020届本科毕业生是哈工大深圳校区的第一届毕业生,一共有354人。其中,国内升学的有35.88%,出国留学的有17.52%,总体深造率是53.4%。
我看有些媒体吐槽哈工大深造率不高。确实,深圳校区的深造率不如本部的深造率。在2019年,哈工大本部的本科深造率61.44%,今年研究生扩招,有可能深造率会更高一些。但深圳校区的出国率要高于本部的出国率。
因此,哈工大深圳校区跟哈工大本部区别不小。不过,一般不是本部的校区的深造率都比不了本部,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深造率已经算很好了。
哈工大深圳校区跟其他校区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说来,如果是独立招生的,本部的录取分要高于校区的录取分,只有哈工大深圳校区录取分超过本部。全国独一份。
哈工大深圳是2016年第一次招本科生,不过是跟本部一块招生,在2018年才独立招生。独立招生之后,每年的招生省排名一直在上升。
下图是2020年哈工大深圳校区在全国的招生情况,现在每年招1300多名本科生。在14个省的招生排名进入了1500名之内。尤其在广东省,每年的录取线在广东高校里都是最高,超过中山大学,成为广东高校的TOP1。

哈工大的辉煌历史

哈工大是1920年创建,原名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按照俄国的教育模式培养人才,是一所国际性的大学。后来又被日本人管理,用日本的教育模式。
建国之后,哈工大先是中苏共管,后来全部还给中国。因为当时我们学习苏联,哈工大就成了学习苏联的样板大学之一,全国派了很多青年学生和老师去学习,后来这些人很多都留在了哈工大。
在1954年,国家第一批宣布了6所重点大学,里面就包含了哈工大,这是京外唯一的一所。在1958年后,哈工大又从普通院校转为军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东三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哈工大的发展也是非常好,在1999年,进入了第一批985大学的行列,史称C9联盟。
但2000年之后,东北经济逐步衰落,也拖累了东北的高校。
在2017年,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一共有7所985大学没有获得A+,其中东北有三所,包括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东北一共有4所985大学,只有哈工大还在985集团的中上游,但也达不到C9时的地位了。
但明显的,这几年哈工大再次崛起,跟哈工大的深圳校区非常有关系。

哈工大的金蝉脱壳

哈工大一共有3个校区,一个在哈尔滨本部,一个在山东威海,一个在深圳。
山东威海校区的创建在1987年,不过提议是在1985年。上世纪80年代是个神奇的年代,可以说各种思潮很多,想法也很多,不少城市和企业在期间如星星般闪耀,成长非常迅速。
当时山东威海本来是个小县城,但因为跟韩国、日本比较靠近,成为了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当时威海市市长很有魄力,觉得威海的高等教育一片空白,没有一所大学,自己建又太慢,于是想引进大学。
威海引进了山东大学和哈工大。山大是很顺理成章,毕竟是本省的大学,哈工大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缘由。从宏观来说,北方人民总有往南方迁徙的冲动。另外,东北经济的活力已经不如沿海城市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基于这个考虑,哈工大才办的校区。
当然,这也不是哈工大第一次办校区。在1958年的时候,哈工大曾经在原先的富拉尔基,也就是现在的齐齐哈尔办过分校。这个分校就是现在的燕山大学。燕山大学也经历了一次搬迁,从齐齐哈尔搬到了现在河北的秦皇岛。
总之,哈工大很愉快地在威海办了校区。
但威海在2000年之后,发展不力了。
这个时候,深圳已经是全国最为闪亮的一个新兴城市。深圳的魄力比威海要大多了,它一开始也是高等教育一片空白。在1983年,深圳政府创办了深圳大学。当时清华、北大、人大都进行了援建。深圳大学最好的计算机、电子等都是清华援建的。这是题外话,不表。
深圳另外大力引进大学,一开始是研究生院。清华第一个,在2001年创办了深圳研究生院,北大等学校也随后跟上。后来又逐步引进本科教学。在2014年,第一个引进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第二个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2010年后。深圳已经是跟北上广齐名的一线城市,大学要进入深圳办学,已经不是深圳求大学,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是大学求深圳。哈工大的时机抓得非常好,当然也比较巧。天时地利人和,把这件事办成了。
在深圳办学,大概除了清北、华五,其他各大学都有这个需求。在2016年,武汉大学跟深圳签了合作办学的协议,但教育部开始收紧异地办学,武汉大学的深圳校区没有办成。
哈工大的深圳校区发展很快,在2017年只招500多人,在2020年已经招1300多人,而且从专业来看,都是一些热门专业和哈工大的王牌专业,像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土木、建筑、经管等。哈工大明显重心南移。
这一招堪称金蝉脱壳,哈工大领导人远见卓识,厉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