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卫专访:「后侧平台 CT 亚型」|分型专题

义乌市中心医院

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来自义乌市中心医院的陈红卫,尽管我院开展的骨科手术比较广泛,但是胫骨平台骨折作为创伤中的难点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研究焦点,近年来,得益于膝关节创伤团体的交流讨探,我也有机会发表自己在平时临床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4]。

为什么提出「后侧平台 CT 亚型」?

我们在2008年开始针对胫骨平台后侧柱的临床研究,检索当时的文献,国际上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后侧柱问题和分型关注还比较少,罗从风提出来的三柱理论重点提及了胫骨平台后侧柱,但对后侧柱的骨折没有具体描述,为了进一步了解胫骨平台后侧柱的骨折特点,我们在2011年提出了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CT分型。

「后侧平台 CT 亚型」的亮点是?

针对胫骨平台后侧柱骨折,我们结合CT把后柱骨折分为后内侧柱和后外侧柱,这在国际上是最早的。2018年Schatzker 的改进版分型中[5]对于后侧柱骨折的划分跟我们2011年提出来的分型是相似的。

Kfuri 和 Schatzker 的改进分型中对于关节面的划分 [5]

后侧平台的亚型(该分型与 Schatzker 分型在后柱骨折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ⅰ型    后内侧劈裂骨折(对应 Schatzker 4 型)

ⅱ型    后外侧劈裂骨折(对应 Schatzker 1 型)

ⅲ型    后外侧塌陷骨折(对应 Schatzker 3 型)

ⅳ型    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对应 Schatzker 2 型)

ⅴ型    后内侧劈裂及后外侧塌陷骨折(对应 Schatzker 3 4 型 或 5 型)

自己在临床上会用哪个/哪些分型?原因是?

我会应用三柱分型,我们提出的后柱亚型,同时 Schatzker 分型也会应用。

三柱分型可清晰的了解骨折的损伤机制,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于后柱骨折,再进一步结合我们的分型,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

我们根据CT分型对后柱骨折提出了相应的手术方法:

  • ⅰ型骨折: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

  • ⅱ型骨折: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延展的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支撑固定;

  • ⅲ型骨折: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延展的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支撑固定;

  • ⅳ型骨折:延展的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支撑固定;

  • ⅴ型骨折: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后内侧联合延展的前外侧入路,我们更喜欢后内侧联合扩展的前外侧入路。

怎么看待近年来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胫骨平台周围有诸多韧带和肌腱成分的附着,而且骨折形态复杂多变,导致近年来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没有一种分型可以包括所有的形态学特点。我认为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不一定要包罗万象,这可能会使得分型系统过于复杂,而不利于临床应用。

好的骨折分型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1. 可以了解损伤机制;

2. 可以确定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

3. 简单明了,方便记忆、方便应用。

未来骨折分型会如何发展?

骨折分型应该简单、明了、实用,同时结合骨折三维形态学和软组织损伤特点的新分型。

回到骨折诊治本身,未来的方向在哪?

在于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的修复。同时手术入路要简单,关节面显露要充分,固定要确切有效,以便早期康复。

作者 / 陈红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