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地埋香菇!(上)

其实我没有恰当的资格谈这个题目,因为我没有从事制种模式的工作经历,只是在江西,夏季香菇的方法都是以此为主的,看多了,也就略知一二,所以敢冒昧的写出来,实在是因为有资格的都没见写,只能勉为其难滥竽充数一下。

一、方法的特质

香菇地埋法栽培,又叫长汀模式,网上知名的“香菇人”张小奇是这个方法的早期贡献者之一。后来流传开后,差不多南方夏季日均气温高于27℃时间多于一个月的地域都在使用,当然使用的过程会有许多总结变化,所以现在也存在许多差异。福建师傅又把这个方法带到了北方,北方的一些城市附近也有使用的,比如北京郊区,电视上都有介绍。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不是高产方法,也不是优质的套路,而是规避夏季高温的不得已办法。这个结论,是我通过许多地方的了解总结的初步意见,即地埋方法的平均产量质量和其他季节相同规格栽培的产量质量比较,没有优势。但因为可以在盛夏出菇,相对来说保障性和产值还是不错的,所以是不得已的方法。

二、方法的原理和优势

原理很简单,地温利用。

我们知道空气很容易升温,而土地和水体不容易升温,空气会流动,所以遮阴也无法摆脱升温,但含水土壤遮阴时不会和直射光照下那样升温。而较深的地表下,温度越来越趋向恒定,所以土壤温度在以年均温为基准的轴线上波动很小,而空气在以年均温为基准的轴线上波动很大,夏季香菇生产的主要矛盾是温度,因此地埋就使香菇所处环境温度变得稳定有效的低于外部的高温。而且由于大部分香菇生产场所附近有山泉水,这个水源的温度也较低,可以同时起到降温补水双重作用。

由于这个原理,在夏季,菌棒在地埋状态不会有很高的温度,基本上不可能超过28℃,所以生理方面不会有损伤。如果辅以恰当的管理,由于风力带走水分也能降温,所以即使空气37℃,流动起来,菇体温度最高大概也不过31-32℃,实际上一天之内的37℃以上的时间不过数小时,所以地埋香菇基本上可以让香菇不受热力伤害,但却不能出产质地紧实的优质香菇。

由于这个方法除了荫棚外不需要更多设施,成本低廉,还能在价格最贵市场最紧俏的季节出菇,所以,栽培经济效益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地埋法还有一个优势,是因为菌棒一半左右表面积在湿土里,所以不容易在出菇过程出现严重失水,如果菌棒含水量偏低,不光可以表面喷水补充,湿土包裹的效果也相当于轻程度的浸泡,但与注水补充的不同是,这样的轻度长期浸泡对菌棒生理活动没有影响,所以在香菇成熟长大的过程里,菌棒含水量维持较为稳定,因此对菇型长大也有好处。当然最让人喜欢的一点是不必人工注水,这个减少了很多劳动力需求。

保水的优势,使得它也比较适合在空气严重干旱的地域相对容易的实现栽培,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管理强度,所以在北方许多地方努力发展夏季架栽模式的时候,河南的朱光印老师傅要竭力推介地埋法,他在山西吕梁(特别干的地方)做这个方法的时候,觉得有优势。但这只是局部地域的问题,整体看,北方只要海拔适当,没有特别高温的地方,架栽还是更好的模式。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