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腊八粥
小时候常常听妈妈说,“腊月天,箭一样蹿!”大概是因为到了腊月,农家的年就要开始了,一家老小的衣服鞋帽要准备(自己缝制),还要打扫卫生,剪纸做窗花,蒸米,蒸肉,爛臊子,做馒头等等,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她常常一遍半夜了还在忙活,一遍在感慨,时间的短促,年的慌张。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一到了腊八,这年气就更足了,喝了那碗腊八粥,再吃一块糖精做成的冰块,大概就宣告着年马上就要到了。
小时候,不懂事,只贪吃,但凡有好吃的,就开心,蹦跳不已,围着锅台转。觉得这一天的粥好丰盛啊,里面有各色的豆子,红的,绿的,黄的,白的,黑的,此外还有大枣,花生,核桃,当然少不了糖,单单闻着粥的香气,就已经急不可耐了,若是就着腊八蒜,喝一碗软软糯糯绵绵甜甜的粥,真是给个皇上都不换了,至少得问问皇上喝这样的粥不?
“腊八粥,往年掺!”就是说这一天的粥一定要熬得多,送了人,自己喝完之后,剩得越多越好,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日子的富足,取“年年有余”之意。所以常常在看到大盆里的剩粥时,丝毫没有厌恶剩饭的感觉,而是地主家有余粮的富足感。
长大了,才知道关于腊八的由来,大概这是一个很好很特别很温馨的日子,所以佛家,道家,传说,各种的说词都与这腊八粥脱不开干系,总之,人们熬粥拜佛祭祖,上供神知,撤供人吃,合家团聚,以此祈求吉利平安,或送给寺庙里的和尚、周边的穷人,是一种慈悲!
小时候的记忆已然美好,又因为了解,又加深了这样的好感。孩子小时候,给他讲我们小时候关于腊八的种种乐事趣味,看着他睁大了好奇的眼,又很自豪自己有这样的童年,大概是小孩子的好胜心作祟,他立即说,我会背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噼里啪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二初三满街走。”当时就笑了,这童谣,小时候奶奶早教过了,背得比教科书还熟,摇头晃脑间,就想象着年来时的强烈的幸福感!奶奶虽然已远去,去过的腊八节也不再回来,可是还有所慰藉,还有传承,“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也许世世代代间,就是靠着童谣传递着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讲,何谓一碗好粥:“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冬天最寒冷的日子里,暖暖地喝上一碗腊八儿粥,既应了景,又滋养了身心。幸福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丰富而充满暖意。小幸福无需远求,就在一碗腊八粥里。
那碗用了心的粥,在腊八节的这一天,文火慢熬,食料精良,粥味深蕴,年又复年,其实是心心念念年的序章、家的温馨、浓浓的人情味!
细碎的日子里,什么又比得过一碗粥的熨帖,陪伴的久长?来一碗腊八粥,无忧粥,福寿粥,粥里都是美好的期盼,来年富足,诸事周全,家人和乐!
且熬一碗腊八粥,恭送各位,同粥同乐同福同吉祥!
2019.1.12晚 郭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