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文言文古今异义之感情色彩变化详解
301.文言文古今异义之感情色彩变化详解
文❉杜若东
说明:古今意义是文言文学习中词汇意义掌握的十分重要的方面,其中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也需要大家掌握,这篇文章就是帮助大家了解这个内容而准备的。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语的感情色彩指词义所反映的主体对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
可以分为褒义词,即带有褒扬、尊敬、喜爱等感情色彩的词语。
贬义词,即带有贬斥、憎恶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性词,即不带有褒贬色彩的词语。
随着历史发展,由于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的古今嬗变,人们对同一事物自然而然产生了不同的评价。
1.“处分适兄意”(《孔雀东南飞》)中的“处分”古指处理安排,是中性词。而现指对犯罪和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见识浅陋。现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3.“讽一劝百”“借古讽今”中的“讽”古代指用委婉的言语含蓄的批评指责。现指讽刺。
4.“爪牙之将“”中的“爪牙”指得力助手,武将,属于褒义,现指“走狗”,贬义。
5.“诽谤之木”(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中的“谤”意为“议论”,中性词。现指“毁谤、中伤”,贬义词。
6.“锻炼罗织”(指罗织罪状,故意陷人于罪)中的“锻炼”古义为“玩弄法律对人诬陷”,贬义词。现为中性词。
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无赖”意为“顽皮可爱”,中性词,现指“奸刁、撒泼的坏人”,贬义词。
8.“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9.“复辟”,指失位君主复位,褒义词。《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今义指恢复旧制度,词义由褒变贬。
10.“风流人物”古代常指英俊的、杰出的,对一个时代(社会)有很大贡献的人物。如: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也常指洒脱放逸,风雅潇洒的人物。现指在男女关系方面不检点的人。
注意:还有一种是词义轻重程度的变化
1.“诛”“古代指谴责处罚。如“口诛笔伐”。现指杀掉(有罪的人)。
2.“恨”古代指遗憾,不满意。如“死而无恨”。现指仇恨,怀恨。
3.“贼”古代犯上作乱的人或杀人劫货的强盗。如“独夫民贼”。现指偷东西的人。
4.“感激”古代指有所感动而情绪激动。如: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现在只指感谢。
5.“以德报怨中”的“怨”古义指“仇恨,怀恨”。现指“抱怨,埋怨,责备”,程度减弱了。
公众号:古诗文鉴赏与解题
gkgush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