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富不过三代”,后一句少有人知,做到的人富贵绵延

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尤其诸子百家的思想光华照耀至今,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为人处世,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精华。不过却因此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断章取义,使得很多饶富意味的古人格言失去其良苦用心的本意。尤其是民间俗语,由于封建等级的限制使得古代百姓难有诗书,道听途说之后只剩其表而不知其理。比如妇孺皆知的“富不过三代”,这无疑是揭露的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这句话重点却在少有人知的后半句,本意并非限于揭示而重在劝勉。

人们之所以对前面这句耳熟能详,还是源于富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对富贵的渴望从未停止。然而富贵从来不能轻而易举,虽然很多人生来富贵,但追根溯源却绝非凭空而来。所谓的富二代也是父辈付出了超常的汗水与心血的结果,往上追溯其父辈的父辈要么已有成就要么勤于教子,可见富贵从来都是努力换取。秦始皇因六世之余烈才得以坐拥天下,这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市场经济百花齐放,很多人奋斗一世便能三代无忧。然而却就此戛然而止,六世余烈二代而亡,富贵传家三代而尽。

这样的情形数不胜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富贵长存的寥寥无几。究其根源,在己不在人。很多人辛苦奋斗的初衷本为改换门庭,让后人不再吃苦。富贵到手时自然得偿所愿,因为辛苦奋斗而亏待子女,如今总算可以弥补于是百依百顺,因为父母慈爱之心而不忍子女重蹈覆辙所以锦衣玉食,因为自身奋斗而尝尽人情冷暖,功成名就之后更是百般呵护。终究忘记了自己之所以有所成,源于自己吃苦耐劳的本性。如今对子女的本性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又如何不反。所谓守成之君难如登天,再无坚决之心,在如今五花八门的世界中,能富到三代已实属万幸。

这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比比皆是,人性如此爱屋及乌,本身不足为奇,所以此话的后半句“道德传十代”才是言者的初衷。俗语本身就是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精华在民间的演化,这句也不例外,出自

《孟子》: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乍看之下多有夸张,其实不然,魏晋时期的门阀世家林立,多数绵延百年何止三代。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琅琊王氏,从东汉开始到明清时期的17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诞生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这显然不是偶然。

很多人将他们的长久兴旺归因于他们近水楼台,既懂得政治又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古代奇人不计其数,懂得这些的更是多如牛毛,然以家族立世千年仍旧人才辈出的却寥寥无几。所以相对于这些瞬息万变的旁门左道而言,他们有着坚如磐石的道德根本。作为王家开风之主的王祥身居二十四孝之首,素有“孝圣”的美誉,据说他立下的家训是

“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0)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家有三样,不富也旺”,啥意思?

    自古以来,人们便非常在乎家庭荣华富贵.兴旺发达.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一个家庭越来越好兴旺发达的规律. "家有三样,不富也旺"这句俗语说的是,一个家庭只要有了三样东西,即 ...

  • 宅子出现这四种现象要注意,是“家中出能人”的表现,你家有吗

    文:小马话三农2021.4.23.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俗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 ...

  • 郑玉超│从扎堆围观看道德冷漠

    ·载于甘肃省<兰州晨报>(2006年7月12日). ·请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超哥的随笔"加以关注. 从扎堆围观看道德冷漠 □郑玉超 在我国,扎堆并非舶来品.鲁迅先生笔下 ...

  • 浅谈几个现象

    浅谈几个现象 海 我们在很多的视频和文字中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极限运动".极限运动反应出年轻人对生活的无所谓,追求刺激,轻视宝贵的生命,疏忽自己的社会责任,忘记亲人对自己的关心.没有 ...

  • 【 民俗探讨】“宁让鸡跳墙,不让狗上房”,鸡跳墙和狗上房怎么了?

    "宁让鸡跳墙,不让狗上房" 鸡跳墙和狗上房怎么了? 关山听风 在农村,家里喂养鸡和狗是正常的事,有时鸡飞狗跳,也是正常的事.人们的通常说法,把鸡吓慌了,它们上墙,甚至飞上房,把狗追 ...

  • 儿媳妇无意中撞破了公婆的好事

    作者:沉默的陌生人 本文图片和音乐皆来自于网络 一位大姐曾经跟我分享过她公婆的"秘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她回家比平时要早,因为憋着小便所以进门就直奔厕所,推开门却让她撞见年近8 ...

  • 社会现象一掠

    社会现象一掠 窦 旭 民 民间有句俗语"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显而易见,一个家庭中除了父母亲之外,最亲的就是兄弟姐妹了.因为他们之间有着血缘关系,源自血脉上的联系无法割舍:再者 ...

  • 父责如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自从上世纪初父亲节在美国诞生之后,世界上就有52个国家和地区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这是全社会对为人之父的男人们的辛劳付出的认可.更是对为人之父的人们的一种尊重.也是全 ...

  • UC头条: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家喻户晓,后半句少有人知,道尽生活真谛

    苏轼在文学史上具有着极高的地位,被后人们称为"千古一东坡",这主要是因为他的词写得非常好,作为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苏东坡,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 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下句少有人知,说的什么道理?

    我们经常说要孝敬我们的父母,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在,孝顺我们的父母是我们作为子女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因为父母不仅生下我们,还费心费力的养育了我们,他们毫无保留的对我们好,可以说是将他们 ...

  • 俗语:“半路夫妻硬如铁”,下一句少有人知,却是精华所在!

    其实,流传至今的俗语文化,就像一个阅遍世事的老者,浑身焕发着睿智的光芒,而且从俗语中常常能获得很多知识.比如今天要分享的这句话,就是有关夫妻婚姻的话题,说不定大家听完以后,对婚姻会有一个更新的体会,这 ...

  • 农村俗语:“穷算命,富烧香”,下半句少有人知,你知道吗?

    刷新翻看我关注搜索 农村俗语:"穷算命,富烧香",下半句少有人知,你知道吗? 圆圆谈历史关注今天13:38提到农村,很多人想到的是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

  • 腹有诗书气自华,另半句少有人知

    艺述史官方原创 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很有文化,出口成章地,都会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他,说他,"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还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是这么说的,"你走过的路,读过 ...

  • 俗语“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下半句才是精华,可惜少有人知!

    中国是一个拥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国家.在悠悠五千载文明进程中,人们以其聪明才智与辛勤卓绝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俗语作为小众的民间文化,虽然难与主流文化相提并论,但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俗 ...

  • 俗语说“娶妻娶德不娶色”,其实后半句也很经典,可惜少有人知!

    俗语是中国的特殊文化,特别是在农村非常盛行,而俗语大多数都是由老祖宗以自己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一代代人流传到现在,其中蕴含的哲理更是值得后人借鉴.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结 ...

  • 俗语:“观棋不语真君子”,后半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

    很多俗语的背后还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农老一辈人说的"观棋不语真君子",不仅是下棋时候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 观棋不语真君子 生活中你总是能看见这样的 ...

  • 俗语:“秋败茄子似毒药”,后半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俗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仍旧能够听到老人用俗语教育后代.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衣食住行这些方面. 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东西,很多农村地区平时吃的食物都是自己种植的蔬菜,或者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