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华‖我的老师王祥福
一九七六年十月,那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动乱的年代,三年求学时代结束,我们班级没有召开毕业典礼,没有留下毕业合影,只有一张奖状式旳毕业证书,从学校就回到家乡。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同学们从此失去联系,各奔东西,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生计忙碌,为前途奔波,为命运呼号。
八十年代初,地区组织各县有关人员,去西安、宝鸡、成都、昆明、等地考察中医院建设,结束后,我专程从成都乘车来汉中母校看望老师。几年不见学校己变模样,主校区排排楼房整洁漂亮,南院的平房已拆迁,几栋新建职工家属大楼耸立,打听班主任王祥福老师,大门外有个面容白净,俊俏伶俐的姑娘,说我和你王老师认识,听说去外地出差。正痴在那里怔怔,却见胳膊下夹着书本的刘兴沛老师,正从大门往出走,刘老师!听见声音摘下眼镜抬头瞅瞅了我,我是原七零一班学生叶永华,自告奋勇介绍。那时班大学生多,加之离校八年了,老师看了看我,头低着默了一会儿,才想起这个学生。并邀我去南院三楼他家里坐,老师热情,嘘寒问暖,沏茶递烟,并询问我的工作安排,家庭状况,浓浓师情温暖一颗激动的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零一六年初,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在汉中铁路职工医院和在蒲城中医院退休的,马向军张云龙同学牵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四处查找线索,利用休息时间,跑东家走西家打听消息,请朋友亲邻帮忙,终于和各地市同学电话联系上,经酝酿确定聚会的时间,终于于2016年4月15日,在汉中饭店,见到阔别四十多年的班主任王祥福老师,见到日思夜想的同学们,大家十分激动,热泪盈眶,感慨万千,当年恰同少年,如今霜染华发,个个不胜唏嘘,时空变幻一切,在学校的历历往事,如同电影电视不停地回放在脑海里……
一九七三年九月,秋高气爽,枫叶似火,水田的稻谷一片金黄,堤上的芦花似雪花飞扬,池塘的鱼虾肥美,金灿灿的柿子,红艳艳的苹果,希望在田野上,农民到了收获的季节,我和同学们也于这年秋天,在不懈的努力下,经组织审查考试考核,招录进汉中这所中医专科学校。
汉中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一条汉江浩浩荡荡,从城南滚滚东去。这里沃野千里,土地平坦,物产丰富,是陕西的富庶地区。汉刘邦在这里屯兵养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就了千秋霸业。汉中也是三国古战场,诸葛孔明在汉水,与司马懿斗智斗勇,当年的空城计,就发生在如今勉县老城内。定军山下葬有诸葛亮坟莹和祠堂,还有挥泪斩马谡地方。汉中美丽富饶,人杰地灵,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学校位于汉中市南郊伞铺街上,那时文革还未结束,整个城市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汉中路和学校还正在建筑中,我们有幸被编进中医七零一班,全班有男女同学一百多人,来自全省大部分地市,年龄悬殊大,最大的三十多岁,最小的十六七岁,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的,有初中毕业的,还有小学肆业的。最让人庆幸的是,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都想把过去几年失去的知识补回来,学校聚集一批德高望重,临床教学水平高的专家教授老师。最高兴的是学校安排,王祥福老师任七零一班班主任。久违了学校,久违了课堂,一切都感觉新鲜,更加珍惜坐在教室学习的不易。每天早上天不亮去汉江边的拜将台,背诵汤头歌诀,中药药性、内经、伤寒等精典文章,晚上作好白天老师讲课的笔记,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晚自习结束了,不听话的肚子咕咕叫,大门口国营食堂,二两粮票八分钱的浆水面吃的热汗淋淋,热凉米皮放点辣椒香油,至今回味无穷。
那时王老师还不到四十多岁,正是干事业的年龄,瘦高的个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慈眉善目,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知识渊博。讲课吐字清晰,声音宏亮,逻辑性强,中医理论功底扎实,给我们主讲针灸课,苦涩难懂的理论在他的比喻下通俗易懂,讲课幽默风趣,他经常讲到学习针灸课,首先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针灸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针灸练成娴熟的手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讲人体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分佈路线位置,老师编成大家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方式,好学记忆深刻,后来有很多同学毕业后,喜欢针灸专业,成为当地医院针灸名医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压在头上三座大山,人们从此当家做了主人。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十多岁的老师在农村,成为各项运动中积极份子,斗地主分田地,在自己分配的土地上耕耘播种收获,从此王家过上好日子,父亲勤劳,母亲节俭,芝麻开花节节高。也是天资聪颖,王老师从小有过目不忘本领,从小学到初中成绩名列前茅,深得班主任喜欢,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下,于一九五九年毕业于汉中中医专科学校,被分配到地区中心医院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六十年代中期,又被调往学校搞教学与附院临床工作,直至退休。从亊医疗教学临床六十个春夏秋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祖国医疗事业。

王祥福老师从亊针灸科研六十年,硕果累累,七十年代未,针刺麻醉手术曾风靡一时,王老师积极参与,是主要组织领导者,汉中地区是全国针麻搞得最好,最有成果的地方,当年受到卫生部通报表彰。这其中倾注了老师大量心血,至今有些市县医院中小手术,还采用针刺麻醉,减少有些手术的后遗症,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唐代著名医药家孫思邈在《大医精诚》曰:“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侧隐之心,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贪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荑愚智,普同一等。”王老师从教从医几十年,以怜悯和向善心拯救患者千千万万,在汉中地区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
城固患者李XX,妻子患乳腺癌,在本地和西安治疗,债台高筑也没唤回年轻生命,屋漏又遇连阴雨,原本血压偏高的丈夫,长期抑郁精神压力大,加上妻子离去,一下击跨这个年龄还不到五十的汉子,有天半夜时辰脑出血昏迷,经住院治疗性命留下,但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两个儿女才十几岁待哺,亲属抬来医院治疗,王老师利用针刺,穴位注射,水针等疗法,治疗两个疗程,患者就扔掉拐杖,生活能够自理。老师又从微薄的工资中,给患者经常买饭买药,支助李家度过难关,大恩不言谢,至今那家大人孩子们还和老师来往。

汉中火车站工人张Xx,三代单传,妻子贤惠良善,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常常遭公婆白眼嫌弃,芲天也眷恋可怜善良人,不久那媳妇怀孕,生了个六斤八两胖都都的儿子,婆婆久违的脸上挂上笑容,丈夫有了自豪感成就感,全家和睦其乐融融,孩子像树苗样见日头就长,父母含在口里耽怕化了,放在外面耽心冻了。也是该要出事,星期天父亲用自行车带孩子去水库边泳玩,回家后当晚就发高烧,立即住院观察治疗,最后诊断为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出院后行走不便,不久打听王老师针灸医术精湛,邀其诊治,老师运用中西医结合,针刺理疗等方法,治疗约三个疗程,患儿健步行走,后来建议为其下肢做一小手术,现在走起路来看不出跛行。全家又恢复往日欢声笑语。
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师退休后,到处聘请坐堂行医,普救生灵,造福桑梓,后在市中心开办中医针灸馆,传道授业解惑,举办中医针灸培训学习班,为农村培养一批针灸推拿按摩人才,这些人成为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的中坚力量,在农村广袤的大地上,成为预防保健新农村一支主力军。

二零一八年五月,满山葱绿,百花盛开,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美丽的商洛山城,迎来远道而来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年后,我又一次见到亲爱的班主任王老师。己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耄耋老人,看起来不到六十岁,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精力充沛,说话声音宏亮,走路呼呼生风,可谓老当益壮。
第二天早晨,霞光映红田野河流,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驱车来到千年古镇棣花,游览了清风老街,见证六百里商於古道历史兴衰。站在风雨桥上俯瞰千亩荷塘,和大家合影。走在宋金一条街上,彷佛听到金戈铁马在嘶呜吼叫,并参观了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故居。苐二天,游览了山阳漫川古镇,目睹秦楚咽喉要塞的驿道码头,双戏楼等古建筑,见证昔日的辉煌。老师登山如履平地,走路健步如飞,纵情在绿水青山中,忘却忧愁烦恼,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相逢亦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借用这副楹联祝愿我们敬爱的王老师:“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明年春暖花开时,我们与你相约古都西京,不见不散!
作者简介:叶永华,男,陕西丹凤棣花镇人,商洛市丹凤棣花乡土文学研究院院士,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喜欢文字文学,有十多篇医学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刋。有百万字小说散文结集整理,记述故乡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名人名流,歌颂家乡热土。
丹凤97花卉,美丽的世界有温情
地址:丹凤烈士陵园西隔壁
电话:无心18740746323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远洲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自媒体支持: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附个人简介,图片一张)3071085012@ qq.com 或者15591980848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