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23):沁为色浸天作成 色历沧桑方成沁
古玉之沁,浑然天成;历经沧桑,必有特征; 假沁留皮,人工留痕,仿技虽然高,蛛迹可寻。
辨识古玉之沁,须牢牢掌握——自然态——特征。
古玉器为先天人工制成,沁则为后天天然作色。玉器受沁需经百年以上方始形成,由于入土之后环境差别、时间长短差别、玉质高下差别,则受沁程度定然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但无论如何,都是有证可验的——这就是古玉沁色的工上自然态。
仿古玉沁则是人为而作:或者人工酸、碱腐蚀,或者人工附加上色、或者留皮巧色,都无法作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古玉受沁的自然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沁入部位:沁从弱处入。一般来说,古玉自然之沁多从玉器的边缘薄弱处、玉质比较脆弱处、玉石纹路绺裂处、砣刻工痕繁复处,等相对薄弱的部位先行沁入;比较而言,由于玉质较好部位结构紧密,而上述玉质相对薄弱处是为“沁门”则更容易受沁着色,形成沁纹(图1)。如此则方为符合自然之理,反之如果一件玉器上无门处而附沁、见门处却不入,则要引起谨慎了(图2)。
图1:真品沁入有门
图2-1:仿沁色一片混沌
图2-2:仿沁色无厘头
二、沁分层次:一般来说,沁门是最初沁入的地方,自然沁色最为浓厚;随着时间的推移,沁入点会向周围扩散,浓淡过渡自然,无明显边际线,若隐若现、似有还无,在受沁与未受沁之间、表里之间、此一沁色与彼一沁色之间,无从分别(唯一例外的是,水银沁有呈块状而与周围沁色截然分明者)(图3)。如此则方为符合自然之理,反之如果一件玉器上出现无门处而重沁、沁门处而少沁甚或无沁,或者沁色呆滞一块一块边际无过渡(水银黑沁除外),则要引起谨慎了(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内俱呈深色,则为染色作旧)(图4)。
图3:真品沁色扩散层次过渡自然
图4-1:仿沁一片呆滞
图4-2:仿沁色泾渭分明
三、沁跨工痕:就是工上自然沁。工为先天人工制作,沁为后天天然形成,所以自然之沁只按玉之肌理发展扩散。当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沁色“遇川盖河、逢峰覆山”,刻痕或钻孔内沁色一路延伸不受阻碍,表现为工痕与器表地子的沁色扩散自然一如、毫无二致,甚或因沉积较深而显色稍重(图5);当自然之沁在器表未到达时,未受沁处的刻痕或孔隙内,则多有粉状白化,或呈原玉色。如此则方为符合沁色自然之理,反之如果一件玉器工痕上沁色中断了,则为工断沁,则有老玉心工之嫌了(图6)。
图5:真品沁盖工痕
图6:仿沁工断旧皮
四、沁入肌理:自然沁色经年历久已经逐步渗透到玉质肌理。比较好的玉质,从“开窗见地”处往里看,沁层有立体感(就是视觉可见沁色的过渡与交待、层次丰富);稍薄弱部位已经发生土蚀的,显示蚀洞深层已被完全沁入(图7)。如此则方为符合沁色自然之理,反之如果沁色浮于器表,甚至出现沁色斑驳,则要引起谨慎了(图8)。
图7-1:真品沁入肌理
图7-2:真品沁入肌理
图8-1:仿沁块皮脱落
图8-2:仿沁仿的什么?
五、沁碍光透:自然沁色或质变处,透光性通常会比原玉质开窗处要差很多,少透光甚至部分不透光,但不是完全不透光(即使满沁之玉,仍然会透光斑驳)(图9);如果发生呆滞堵死式完全不透光之沁,则要引起谨慎了(图10)。
图9:真品沁色透光略影略显
图10:仿沁透光呆死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