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沟的窑货(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新王沟交通便利,又不欺生,所以外地人来当时落户的很多,现在新王沟的姓氏多就是这样来的。原来新王沟只有孙家、刘家、李家三个姓,发展到后来于家、贺家、曹家、巩家、杨家等等,现在村里还有7个姓同住在一个胡同里的特有现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现在关于新王沟的窑货还有很多村言俗语广为流传。“新王沟的窑货---一套一套的”,“明公卖的窑货---干摸一手灰(没挣到钱)”,“新王沟的窑---冻不着”等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新王沟贩卖窑货,看到一个妇女正在缝袄袷子,这袄袷子不好缝,这位妇女是拆了缝,缝了拆,来来回回怎么也缝不好。这位窑货贩子就想戏弄戏弄她,在旁边高声问道:“拆山到缝山到底有多远?”这位妇女虽然手拙笨点,可是嘴巴一点也不笨,立即答上腔:“俺不知道那拆山和缝山,只知俺儿卖行罐。”这位窑货贩子没占到便宜,还白挨一顿抢白,只好讪讪地离开了,逢人便说:“新王沟的窑货好赊,新王沟的娘们不好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新王沟的窑货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烧出的窑货有缸、瓮、壶、盆、罐等。有一位制胎匠人专门捏罐鼻子、花牙、印花等,人称“大称量”,手艺超群。有一天,从大成庄来了一位专门修泥壶的沙老头,干这行有很多年了,自恃手艺高强。在当街大吆喝起来:“修泥壶了,修泥壶了,叫壶就会修,保管你满意。”这大称量一听,好个夸海口的来,就从家里拿出来一个泥壶,让修壶的给换个铁底。换壶的知道碰上对手了,故意说:“换铁底行是行,就是怪贵啊。”大称量说:“只要换上不漏就行,多少钱咱有。”修壶的知道这个对手不好惹,只好硬撑着说:“那得10块钱。”当时一个工是1块2,10块钱就是天价了。没想到大称量立马拿出来10块钱,说:“可是有一条,你修好了得在现场烧一壶水,只有不漏就给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修壶的用石膏捏了模子,切了铁皮当壶底,用石膏打缝,不一会就修好了,果然在当街烧起水来,这沙老头一边烧一边在心里盘算,这一壶水是绝对没问题,那二壶水三壶水可就不能保证了。等这一壶水一烧开,那修壶的拿着钱拔腿就跑了,从此再也没敢踏入新王沟半步。(未完待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