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易病,怎么补血、益精、生髓呢?

血虚、精亏、髓枯,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

那么,怎么补血、益精、生髓呢?

作为人体津液链的一份子,血、精、髓的生化必须依赖一个物质基础——津液。故而,补血、益精、生髓,必须从补充津液入手。

不过,补充津液,可不是吃吃喝喝就能行的,讲究大着呢。

一、津液是什么?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血液、精液、髓液、唾液、胃液、关节液等。在习惯上,津液还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灵枢·五癃津液别》对“津”和“液”做了区分:

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

性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

可见,津液广泛存在于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组织之内和组织之间,是构成人体乃至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二,津液为血、精、髓之母

《灵枢·痈疽》曰:肠胃受谷,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

这两段话都指出:血、精、髓均由津液中的精微分子所化生,就是说,津液为血、精、髓之母——临床上,中医常采用滋液以生血生精生髓的治法,其理论基础就源于此。

此外,血、精、髓共存共荣,相互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血虚则精亏,精亏则髓枯,髓枯则血不荣。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男性,同时伴有头晕眼花(贫血)、性欲低下(肾虚)、腰膝酸软(骨弱)等症状,就是血、精、髓共存共荣的有力例证。

三,津液是怎么来的?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胃、脾、小肠、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借助游溢精气吸收水谷中的部分精微;

脾:主运化,借助脾气的升清功能,将胃肠吸收的谷气与津液上输于心肺,而后输布全身;

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后布散全身,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输入膀胱,把糟粕下输于大肠;

大肠:主津,接受小肠下注的饮食残渣和剩余水分,将其中部分水分重新吸收,使残渣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看到这里,清楚了吗?

津液的生成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必须有物质来源,就是饮食水谷;二是,脏腑功能正常,尤其胃、脾、小肠、大肠的功能要正常。

以上任何一个因素异常,都会影响津液的生成,导致津液匮乏。

四、这样艾灸让津液生血生精生髓

《罗氏会约医镜》(清代重量级医书)曰:“人禀阴阳二气以生,有清有浊。阳之清者为元气,阳之浊者为火;阴之清者为津液,阴之浊者为痰。”

津液本为“阴之清者”,它要生出血、精、髓等“孩子”,就必须借助“阳之清者”元气的气化功能——阳化阴,气化津。反之,离开阳气的蒸化,津液就会久滞于体内,变为“阴之浊者”——痰。

所以,要想让津液变成血、精、髓,第一点就是:补充阳气。阳气足,则“清阳升,浊阴降”——气血津液往上升,痰饮水湿向下走,津液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补充阳气重在温补脾胃阳气,因为脾胃是升清降浊的枢纽。脾胃阳气振奋,才能升清降浊,将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营养濡润全身。

温补脾胃阳气建议艾灸以下穴位:中脘穴(促进胃经经气运行)、气海穴(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之处)、关元穴(相当于腹部的“阀门”)、 足三里穴(最适合脾阳虚衰)。

我们都知道“肝肾同治”,之所以“同治”,是因为它们有“同源”的关系。

什么是肝肾的“源”呢?就是精血——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髓生肝”);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脾胃生化水谷之精的充养。

可见,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借由“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

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所以,要想让津液变成血、精、髓,第二点就是:肝肾同补。

肝肾同补重在“以水制火”——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重要的是穴位如何搭配?

在我们的脚踝附近,有一个三角区,被称为“肾三角”。三角区内有很多重要穴位:三阴交穴、 复溜穴、太溪穴、大钟穴、 水泉穴、照海穴、 然谷穴。除了三阴交属脾经,其他都属肾经。

建议肝肾同补的朋友,多多艾灸这个三角区,如果时间紧张,请着重艾灸以下3个穴位:三阴交、太溪、照海。

三阴交穴:肝脾肾三阴经的交会穴,艾灸三阴交,可以同时理气、健脾、益肾,把血、精、髓都给囊括了,等于先天后天同调。

太溪穴:相当于“六味地黄丸”,作为人体第一大补穴,并且还是肾经的原穴,灸之可以直接滋阴补肾。

照海穴:相当于“知柏地黄丸”,现代人体内少有实热,多为虚热,虚热说明精血津液损耗过度。这种情况下,建议艾灸照海,它就是专为清虚热而生。

很多艾友提到滋阴补血就想起燕窝阿胶,殊不知一味地通过补品迭进大补,而没有脾气的运化、肾气的主宰、肺气的敷布、三焦阳气的温煦和流通,“阴之清者”津液就会堕落为“阴之浊者”痰,反而让身体遭殃。反观艾灸,可以补充阳气,肝肾同调,从根本上避免这一问题,并且让津液的化生作用达到最大化。为什么不用呢?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对艾灸的功效大家不必质疑,信则灸之。

(0)

相关推荐

  • 《难经》学习笔记23

    十四难(第三段,治损之法)    十四难,第三段 [原文] 治损之法奈何? 然:损其肺者,益其气: 损其心者,调其荣卫: 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缓其中: 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 ...

  • 罗大伦2020秋

    ​1103 从祛湿开始,选中了参苓白术颗粒,中成药力道小,开始剂量加倍,由于还很痒,同时服用消风止痒颗粒,按照常规量.服用了一周,湿疹消失,且期间没忌口.不但湿疹好了,脚气也自动消失,头脑比以前更轻快 ...

  • 罗大伦2020冬

    ​生麦芽(送您一份"舒心.不生气"的茶谱)0202 例:年龄将近四十岁左右,没什么其它的毛病,就是总觉得"胁肋疼痛",用东北话说就是"气得肋叉子疼&q ...

  • “大雪”时节话壮阳,补血益精充髓棒

    "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前后,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时节,一般天气很冷,坚持锻炼的人,这里尤其要注意了,此时相对于春夏的锻炼,时间上可以考虑适当延后,当然,这样的过 ...

  • 津液,阴之清者,灸之则生血生精生髓,无艾则凝聚而成痰湿

    血虚.精亏.髓枯,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 那么,怎么补血.益精.生髓呢? 作为人体津液链的一份子,血.精.髓的生化必须依赖一个物质基础--津液.故而,补血.益精.生髓,必须从补充津液 ...

  • 一味不被重视的中药,能养心安神调失眠,润肠通便,还补血益精

    有一味不被重视的中药,李时珍说它"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它不仅能够养心安神用以调理失眠健忘,润肠以通便,还能补血益精,它就是中药柏子仁. 中药柏子仁被<神农本草经> ...

  • 痰湿百病生!6大排痰方法,均有对应良方!值得学习!

    古语说:毒之未成者为痰,痰之已结者为毒. 体内的津液因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代谢受阻之后,通常会起物理变化,变得黏稠粘滞,形成内痰(与呼吸道之外痰相区分). 痰液随气而行,无处不到,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 ...

  • 一有痰湿百病生,解决痰湿,最重要的养生和治疗思路

    痰湿停留在脏腑经络之间,很容易发生各种症状,是脾胃运化不良导致的一种代谢病理产物. 多因为饮食油腻肥腻.饮食生冷.饮酒过度.甜食过度导致津液停聚,而形成痰湿污浊,阻碍经络脏腑之间,会出现胸膈满闷.咳嗽 ...

  • 痰湿引怪病,治肺还是补脾?都不对,原因在这里

    小编导读 在和粉丝长期的接触中,小编发现,大家都非常畏惧"痰湿"这件事,而且对于痰湿的来源也基本都略知一二.也是,现代饮食作息生活方式的确为痰湿的生成提供了温床.一说到" ...

  • 十人九痰湿,痰湿引怪病!仲景2味药的神方,标本兼治,搞定痰湿

    有一位女性朋友诉苦,说自己有梅尼尔综合征,这个病算是疑难杂症了,西医是没有办法的.不发作的时候没事人一样,发作的时候很痛苦,就是眩晕,天旋地转的,还伴随着恶心呕吐.关键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作,如果经常在 ...

  • 〖老中医方〗益气补血、益精填髓当属“八珍汤”!

    〖老中医方〗益气补血、益精填髓当属“八珍汤”!

  • 黑豆这样吃,益精补髓、固齿益肾,很快有效果!

    精神下降.头发花白.听力下降.排泄两阴.腿脚不利.牙齿松动--这些症状是老了吗?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衰老,是不可逆的. 但在中医看来,这多只是肾气不足的一种症状,补足了肾气,这些情况就能比同龄人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