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新韵水乡行.震泽
第二篇 震泽
我们水乡行的第二站是震泽古镇。
从福人居所在的乌镇文家埭,到震泽,汽车走高速路约35分钟,但要过路费15元,走小路可以绕开收费路段,省钱费时。我们是两辆车,笔者所坐的车走小路,比另一车晚到了十几分钟,但是沿途经过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会址,车观了会议场馆和园区,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车到震泽城区后,想起出发前司机和我讨论过下车地点,估计他对震泽情况不太熟,便打开手机高德地图。一看吓一跳,眼前的下车点离古镇入口居然还有1.9公里,步行要二十几分钟,几乎占计划2小时游览时间的五分之一,于是汽车跟着高德导航走,零距离停到景区门口。互联网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无处不在。
下了车,到游客服务中心,取阅《震泽旅游导览图》,以图导引,进入景区。
从游客服务中心出来,经过慈云路,来到禹迹路。路边有两三位大妈推着三轮车或者摆着地摊在售卖蔬菜水果,人行道上零零星星地散放着小桌小椅,一间早餐店的门口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和他们的女儿。我感到,这里虽说是景区,实际上还是城镇生活区为主,路上行走的十之八九是当地人,游客进入景区也不用买票。此刻已是上午九点多,四下里还是人和车俱少,静悄悄的,真是一个安静的古镇。
禹迹路长度二三百米,其北端是震泽的母亲河,頔塘河。
頔塘河是古老的水利工程,具有水运、灌溉的功能,由西晋吴兴太守殷康开凿,因周围芦荻丛生,初名为荻塘河。唐贞元八年(792年),湖州刺史于頔整修荻塘岸,荻塘便改为頔塘,以作纪念(荻頔二字同音)。頔塘河源出浙江天目山之苕溪,向南汇入江南运河,可西接湖州,北达苏州,东通上海,南抵嘉兴,尽收航运之利。震泽历史悠久的桑蚕文化,也是借助頔塘河的水利之便。如今,頔塘河更具景观特色与人文价值,成为承载震泽千年历史的文化之河。
禹迹路的頔塘河边,一座古桥横跨河上,名为禹迹桥,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命名。乾隆第五次南巡的前一年予以重建,如今是震泽和頔塘河最著名的桥梁。
禹迹桥呈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气势恢宏、独具一格。桥面宽4.3米,全长43.5米,南堍宽6.2米,北堍分设东西两向石级踏跺。顶面石和拱券内龙门石分别雕刻“轮回”、“云龙”图案,东西两向各刻对联一副,桥面石级刻有各类吉祥图案。
朋友们坐在禹迹桥北堍石级上合影。
禹迹桥北堍的不远处,是著名的慈云寺塔,桥和塔互为借景,构成了震泽水乡的特有景观——“慈云夕照”,曾被列为“震泽古八景”之一(下图引自《震泽古镇旅游》公众号)。
慈云寺塔是震泽古镇的标志性景观,因位于慈云禅寺里而得名。慈云禅寺占地九亩,原名广济寺,与一般寺庙不同的是,它是先有塔后有寺。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塔却建于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年),至今已有1750多年历史,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总高38.44米,塔的外观为六面五层,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
看过禹迹桥、慈云寺塔,接下来就逛老街。震泽古镇的老街主要有宝塔街、周坊元弄、藕河街等三条。街内或小桥流水,或商铺林立,或狭窄幽静,将古镇的不同风貌一一呈现。我们这次游览的是其中最有名的宝塔街。
宝塔街,旧名东大街(现名估计得之于慈云寺塔),位于頔塘河北岸,与河并行,东起禹迹桥,西至砥定桥,全长368米。
宝塔街中段的墙边陈列着箩筐、瓢盆、磨盘、斗笠、蓑衣等当地民间日用器具,洋溢着乡土生活气息,体现了古镇的民俗文化。
宝塔街上有多道风火墙,墙上开有拱门,很是壮观。仔细观看拱门上方匾额上的刻字,发现了宝塔街的特别之处。众所周知,一般街坊的命名习惯是,与街垂直的小路名为“坊”、“巷”或“弄”。街是干道,街的两边多为商铺店号,坊是支道,两边多为住宅民居,也就是说街是街,坊是坊,两者不是一回事。可是在宝塔街,街和坊是一体的。因为宝塔街全程由两个坊连成,东段的几座拱门上刻着“仁安坊”,西段的几座拱门上刻的是“仁里坊”。我们自禹迹桥向西,进入宝塔街,就是进入了仁安坊,接下去是仁里坊,出了仁里坊,宝塔街也就走完了(下图是宝塔街东段的仁安坊)。笔者孤陋寡闻,第一次见到街坊一体的奇观。
仁安坊和仁里坊的路面都是坚硬的花岗石板,千百年来经行人足底的打磨,变得光光滑滑,在斜阳照耀下或雨水反光下濯濯生辉,这是排水顺畅的路面,雨天里湿而不潴利于行(下图是宝塔街西段的仁里坊)。
宝塔街的两侧多为两层明、清建筑,粉墙黛瓦,朴实无华。北侧有三条弄堂平行,东曰虎啸弄,中为缸甏弄,西是三官堂弄(三官堂弄还是仁安坊和仁里坊的分界处),还有师俭堂、懋德堂、凝庆堂等景点。但是这些都不在我们今天的计划内,我们在震泽的2个小时只够逛逛街了,此外就是在宝塔街南侧的临水平台、河埠台阶上观頔塘河景、看枕河老宅了。
宝塔街南侧多是背水壁岸而立的商铺房子,白色泛绿的墙上疏散地攀着爬山虎,绿意盎然。房子之间常有小花园,种有各式草本、藤本、灌丛的花木,河边还有许多水上绿植如荷花碗莲等,花开花谢,倒映水中,与粼粼波光动静交融,互相辉映。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如画。
6 驳岸路
时间如流,转眼已到返程时。我招呼大家抓紧步出宝塔街,通过宝塔街与砥定街交界处的砥定桥,过河来到頔塘河南岸的驳岸路。驳岸路一边临河,一边是饭店、茶馆、农副产品、土特产等店铺,店前都有雨棚。各店的雨棚串连成一条河边的风雨长廊,我们沿着长廊向东返回来时的禹迹路。
驳岸路沿河长廊临河的一边都是美人靠(又名鹅颈椅),行人可以在此闲坐休息。朋友们见缝插针,美人靠上靠美人,頔塘河边再留影。
走出长廊,就是驳岸路与禹迹路相交的丁字路口,我们在这里与頔塘河告别,大家在驳岸石阶边的观景木台上,与古河、古桥、古塔、古寺合影,为震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震泽逛过了,下午将参观雅园。坐在返程的汽车上,看着车窗外飞快掠过的田野、村舍,心里遐思:今天的计划执行得不错,时间卡得也蛮准,该逛的逛了,下次如有机会再来,不逛街不看河,径直就奔这次没看的景点,譬如师俭堂、文昌阁、聚蚨阁钱币馆、王锡阐纪念馆等。另外,震泽是中国著名的蚕丝之乡,还得去西街看看丝织品、蚕丝被……
附注:
1)本篇照片左下角署名的系同行朋友程英勇、王伟洪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