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老龄化时代」的破局
导语:上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对外公布。公报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至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民政部预测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则使得大家对于健康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预计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康养产业由此迎来一轮发展风口。
未来健康事业,将是人人都需要的事业。未来没有人会拒绝"互联网+大健康"。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健康而存在。
作者/ 小博君
出品/ 博志成地产观
“十四五”新航程开启
头部房企抢滩康养市场
据《康养蓝皮书》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康养产业产值超过6.8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我国已初步形成千亿级康养需求驱动的蓝海市场,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川渝区等四大康养辐射片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康养产业,不断探索康养产业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万亿级康养需求驱动的蓝海市场。
目前已有近40家上市房企涉足养老业务,布局养老地产,其中恒大是较早布局养老地产的品牌,“恒大·养生谷”便是该集团在“地产+健康”领域下探索的新产物,通过“租、购、旅”等会员机制向客户提供养生、养老服务,而保利则是全产业链布局,将居家、社区和机构相结合。
2019年年底,融创中国宣布入局康养产业,为融创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并着手布局养老病房。
融创中国发布的“融爱家”康养服务品牌,正式成为融创第六大支柱板块之一,致力于打造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的医疗康养服务体系,为中国家庭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我们下半场主要还是投资消费升级和美好生活,包括文化、旅游、会议会展、医疗康养,也是融创一贯的投资逻辑。”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布局医疗健康领域,就是投资消费升级,投资美好生活。
绿城、泰禾、保利、碧桂园等也在大力发展康养项目,新蓝海已经开始显现,康养地产或将快速在众多康养产业分支中成为主流板块。
“十四五”期间,品牌建设将成为养老地产的重点发展方向,继续深化房地产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是养老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将要打造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要,更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餐饮娱乐、医疗护理、生活休闲、金融保险等多方面服务的品牌地产项目。
康养产业在中国市场方兴未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入场,形成了以房地产业、保险金融业、生物及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科创企业为代表的康养资本三大主力军。
康养资本的快速涌入为康养产业注入了活力,具有资本密集特征和高科技含量的庞大康养产业正日趋成熟。
康养产业不仅仅是养老地产
多功能和泛产业都要引起重视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到来,未来和养老相关的行业必将大火。其实不用等到十年后,现在我们应该已经有所体会。不少老年活动中心、医疗服务等等,都时常人满为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袋里的钱增多了,也愿意花钱了。
随着我国人口深度养老化,基数大、增长快、结构分化,以及2020年50后婴儿潮群体步入养老刚需,我国健康养老产业进程进一步加快。
预计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老年产业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产业远景可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支柱之一。
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 “健康中国 ”战略的推动,许多开发商误把康养产业当成单一的养老地产来运作,而忽视了康养产业所涵盖的诸多业态。
康养其实是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是集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为一体的产业链,更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康养产业绝不仅仅是养老地产,其面对的客群也非单一的老年人群。根据
消费群体决定产品:分为妇孕婴幼康养、青少年康养、中老年康养;根据消费需求决定产品方向:分为基于养身的康养、基于养心的康养、基于养神的康养。
但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拥有财富低、教育水平低、城镇化率低以及家庭负担高。这导致了普惠社会大众的养老项目大多以普及养老基本需求为主,具有一定的公益化性质。
1、地产+养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养老市场的品牌房企已超过100家,此外还有许多地产企业跃跃欲试。跨界养老的主体中,占比最大的为地产企业,包括万科、绿城、保利、远洋、碧桂园、华润、恒大等企业都加大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发达区域养老产业的布局力度。
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各大房企养老产业商业模式尚不清晰,项目难以实现盈利,企业逐步回归理性,行业热度有所消退。
传统房地产商习惯于圈地——建房——销售的快速周转模式,养老地产也可以通过出售适老化住宅产权或使用权以快速回笼资金,而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房地产将更加多元化,地产商跨界养老理应了解如何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长期盈利模式。
以万科、远洋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商,更注重全产业链的培育。在2018年7月,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曾表示,“现在老百姓需要的是养老服务,而不是养老地产,换个方式卖房子,这是不合适的,很多人邀请我们去做‘养老地产’我们都拒绝了,因为我们觉得首先是养老服务。”
多年来,万科不断优化迭代养老业务模式,通过城市全托中心、持续照护中心、社区嵌入中心三大产品,以生活照护为基础、以康复为核心竞争力来拓展市场化道路。正如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所表示:“万科的养老道路上或许会走的很慢,但会走的很远。”
以养老需求为出发点,只有改变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思想、认清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及金融属性,才能探寻出养老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金融保险+养老
面对老龄化的发展机遇,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进驻养老市场,为老年客群服务。
以泰康、合众、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保险企业,将养老产业与保险产品相结合,且不断深入。泰康人寿与子公司泰康之家联手,推出“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成为首家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综合养老产品。随后其他险资也纷纷涉足养老产业,甚至以其庞大且稳定的资金流量为基础,开始并购海外养老标的,比如合众人寿、中国太平、安邦保险等,通过保险+养老模式,将服务打包进后端兑付中,为其高端客户群体提供国际化养老服务及产品体验。
各大银行也大显身手,中国银行推出“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银行构建“安心悠享”老年客户综合服务方案;中信银行针对老年客户打造“六大目标”的专属服务体系;兴业银行推出“安愉人生”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同时,商业银行也针对老龄化开发了较为丰富的理财产品。华夏银行总经理李一梅认为:“养老会是基金业下一个20年最大风口。”
虽然金融与老龄化人口有所对接,但养老金融产业的发展尚不充分,因此养老金融产品需要根据老人的需求,进行更具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
3、医疗+养老
调查资料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医养结合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医疗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养老服务市场中仍有一定缺失。大部分产品和服务更偏重于护理功能,针对失能、半失能以及慢病老人的医疗产品严重不足。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医养结合一直给予大力政策扶持,将健康养老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比如放开市场准入条件、用地政策、医保支持、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以及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等。
医养结合发展潜力巨大,需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可结合地产、金融、社保福利等,寻找新的产业模式。
4、旅游+养老
据相关调查,当前中国老年群体退休后的第一大需求是旅游。“旅游+”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老年旅游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老年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综合年龄、身体各方面因素,老年人节奏较慢,医疗保障要求更高,同时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改变,旅居养老应运而生。
旅居养老以相对稳定的住所,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有相对充裕、悠闲的时间来享受空间差异带来的便利。
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养老事业可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休闲的新型养老方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随着老龄化不断的深入,养老产业市场前景可观、大有可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及社会资本看好的情况下,银发经济或将成为我国支柱型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康养产业将何去何从?
智慧康养大势所趋
“十三五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养老政策出台频繁,主要集中在推进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提出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新模式,为产业升级、产业增长提出了新的方向。
另外,要求加快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机构建设与改革,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养老服务业融资渠道,力求以多种方式促进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更加全面的放开市场准入,转变政府职能等。
近年来,国家对于康养行业的支持政策频出,涌现了一批潜力巨大的康养小镇项目。
浙江乌镇,是蓝城小镇开发的第一个项目。项目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为高质量的老年群体建设有养生度假酒店、医疗公园、国际养老护理中心、颐乐学院、养老居住等功能板块,打造的集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养老小镇。
乌镇雅园涵盖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的全新养老地产模式,以及自成体系的养老配套设施和精细服务,风靡全国,被业界赞誉“中国最成功的养老度假小镇”。
如今,种类繁多的智慧康养产品走进了老人们的生活,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也成为了现实。
“传音入密”的广场舞神器,游戏机一样的康复机器人,“床椅一体化机器人”,还有车钥匙大小、可定位可报警还可社交的智能助老终端机……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弯道超车”。
智慧康养产品将突破传统养老在居家照顾、出行、安全保护、健康管理、精神关爱等方面的难点。核心应在于“养老”,而“智慧”是路径、是方式。推进智慧养老,应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构建出相应的服务支撑,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养老。
修炼内功才是长远之道
康养产业项目普遍具有“三高一低一长”的特点,即“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低利润、回报周期长”因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建设和回收周期较长,对于房企的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是个不小的考验。
而房企转型康养成功案例的缺失也让这个产业蒙上了一层迷雾,就连“带头大哥”万科也充满了迷惑。郁亮曾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坦言,养老业务是万科的摸索业务。所谓摸索业务,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或许摸索清楚以后才可以突破的业务。
在大家都在康养产业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只有提升自身内功修炼,才能有希望在湍急的河水之中,寻求出自身的产业发展之道。
加强成本控制。高额的土地成本必定会给康养产业项目带来巨大的压力,房企康养产业项目在拿地环节,应十分重视对土地获取成本的控制。除紧盯相关政策文件,拿好医疗用地,养老用地之外。也应开拓存量资源,如改造利用空置的厂房、学校、社区或集体建设用地等。
形成产业链。康养产业的核心就要提供健康的服务,缺失“康养”的康养产业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万科,恒大都通过收购或合作拥有了自己的医疗资源体系。如果将侧重点放在康养项目里的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度假、商业服务,不注重打造康养产业链,康养业务得不到有效支撑,项目经营必将难以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探索互联网+养老+医疗模式。在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康养项目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业态、新环境。有条件的房企应加强与相关科技公司合作,介入互联网+养老+医疗的模式,利用科技的手段将医疗、健康和养老融合。
1. 商业地产,逆袭新路径
2. 养老产业复合化,行业跨界新浪潮
房企案例观察
1. 中梁的「阿米巴」奇迹
2. 融创你学不会
3. 新力的「新力量」
4. 碧桂园又拿了「第一」
11. 碧桂园,又变了
12. 恒大疯狂如斯
13. 万科的「一根筋」
地产人那些事
1. 地产HR的招聘「潜规则」
2. 地产人转行,且慢!
3. 地产人的上半年,阵痛!
7. 房企人事“动荡”
战略解读
1. “三道红线”,房企的紧箍咒
2. 房企「甩卖资产包潮」汹涌
5. “深八条”牵动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