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家族企业现象会存续多远【我读论语】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其中的逻辑很清楚,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的基础是“孝悌”(孝顺爹娘,友爱兄长)。君子专心做好这些基础工作,“道”就会产生。这个道不是道德,是孔子经常说的“一以贯之”中的一,我理解为做人做事的智慧,跟“仁”差不多吧。
孔子为什么把孝悌作为中心思想“仁”的基础呢?
孔子自己拟定了一个前提,他认为那些“孝悌”者,很少有冒犯上级的,包括父母、君王等。而不冒犯上级的人,有作乱的可能吗?孔子认为“未之有也”。
这当然是孔子的经验之谈,通过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得出结论。我们不能较真地倒推:谁谁谁好作乱,但却不犯上,这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我们不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是有限的归纳,而不是演绎推理出来的一样。或许天下真有彩色的乌鸦,但暂且没找到,那么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是暂且的真理了。真理本来就是暂时的,有时空特性,不过长短广度不一而已。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自己得出这样的前提呢?也是有原因的。
那时候社会分三等:贵族、平民、奴隶。其中贵族又分天子、诸侯、大夫和士人,除了士人没有封地只有食田外,其他贵族都有封地。
这些贵族是天生的吗?
原来,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位;庶出的儿子封地去各地当诸侯;各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庶出的儿子封地去各地当大夫;以此类推。
很明显,除了平民和奴隶,其他人都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都是一个大朝国的,也都是统领天下的,家国天下在这种意义上同一。
爹娘,兄长,就是自己的“上”,孝顺爹娘,友爱兄长,几乎排除了所有犯上和作乱的可能。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差序格局,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头在水里激起的涟漪,一圈一圈往外,越接近中心,与自己关系越密切。
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血缘关系是连接这些人际圈的主要纽带。
这里不禁想起我的老东家。十几亿的资产,解决了家族不少成员的就业。老板对家族成员非常友好,每年出资大家族几十人世界游,据说家族成员50岁以上的每月2000元养老补贴。不过,来自本家和妻家两大家族的势力常常暗中博弈。企业接班人也是他们这一代老板一直关注、或许还颇为头疼的问题。
我想,如果计划生育政策持续下去,家族企业现象或许将成为历史,我们或许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西方社会那样,每个人是一根柴,多根柴成一捆组成团体,人与人在团体内交流,这样是不是更符合市场规律呢?我不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从血缘关系出发去友爱,爱亲属,进而爱他人,总比没有爱要好,也是人之常情所在。
以上是我读这则语录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