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为何无珍珠却有声音?​

古代中国人不仅喜欢佩戴珍珠,而且往往还要在逝者的口中放入一颗珍珠,让其含珠九泉。然而,又有谁看见过经考古发掘出的千年古墓中所陪葬的珍珠呢?那些历经无数代的各式珠宝究竟到了哪里去了呢?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五言诗《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头,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衰今征敛无”。虽然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就写出了“珍珠化为血”的直观现象,但却无法解释其中的奥秘。
现代科学家帮助人们解析了这个玄而又玄的问题,科学家指出,珍珠的主要物质成分是文石(即碳酸钙),其含量为90%,另外就是少量的氨基酸和水份。文石的化学成分极不稳定,再就是容易溶于水,从而使珍珠的内部结构改变,失去光泽。与此同时,珍珠中所含的氨基酸等都是极易分解的有机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分散解体。因此珍珠化为“血”之说就不足为奇了。
氨基酸等有机物质过不了百年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珍珠中的水份就更加容易失去,珍珠一般经历60、70年,就会渐渐失去光泽,而经历150年左右将化整为零而消散而尽,这自然而然地解开了古墓无珍珠的谜团。
珍珠佩戴在身上,人体皮肤能不断地分泌出油脂与碱性汗液,致使珍珠颜色变黄,这又是“人老珠黄”一说之渊源。
再来说说另一件奇异事情,前些时候,有几位旅客前往湘西某地旅游,当他们晚上寻找住宿时而路过一处古墓区时,隐隐约约听到坟茔里传出一阵阵忽长忽短、忽轻忽重的啼哭声。他们听了后顿时感到毛骨悚然且异常恐惧,速速逃离。
其实,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坟茔里的啼哭声“制造者”乃是坟茔土壤里某些具有“记忆力”的矿物质所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些矿物质,诸如粘土、镊钛、镊铝、金镉、铜锌等合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而且还非常具有良好“记忆”能力。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录音”功能,当某些条件都具备时,就会把自然界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录制”下来予以“储存”。
过了一段时间,在具备了某些特定的条件,比如适宜的气温、气压、干湿度、风向、风力、地理环境等因素,这些已经被“录制”了的声音,就会被重新回放出来,使人听了有一种非常逼真的现场感。
有时候,这种现象还会重复出现。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报刊上曾有这样的报道,在历史上某些曾是古战场的地方,有人就亲耳听到了战场上的厮杀声和马蹄声。要知道,这都是有着“记忆”功能的矿物质在回放着“音响”。
同理,按照我国的文化习俗,每当亲人去世而进行土葬时,生者要开展一些相关的祭祀活动,如果死者所埋葬之处正好具备了某些矿物质和气候条件,祭祀活动中所产生的声音(啼哭声、喊叫声等)均会被原原本本地“录制”并“储存”下来,过了一段时间,这些被“录制”的声音就会回放出来。
当然,这种声音大多会随着时间而渐渐消失,有时却会被长久地“记忆”着,时不时地回放。白天“回放”的声音很难听得到,这是因为被白天各种声音淹没了,而晚上万籁俱寂,所以比较容易听得到。当明白了这一之所以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