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平常心看日本:京都三大祭 2024-08-02 10:54:12 日本的年历上,凡国定节日都用红字标出,其中有不少是传统的令节,在每月固定的日子举行,日语汉字写作“祭”(用汉语拼音读作macili),是从古代祭祀的意思沿袭下来的。除了这些法定节日之外,各市镇、行业、社团还有自己的祭,各有特色。古都京都有三个最有名的祭——葵祭、祗园祭、时代祭,合称京都三大祭。三大祭中以五月十五日举行的葵祭为最古,起源于平安时代。据说嵯峨天皇平定天城天皇的复辟叛乱,曾得鸭神的福佑,于是在下上贺茂神社置斋院,以皇女为斋王,侍奉鸭神,从此而有葵祭。以后时行时废,到明治十七年(1884)再兴,一直相沿至今。原先祭祀的仪式甚为复杂,其情形在《源氏物语》中还可见一斑。现今已简化为一次化妆游行,斋王也早已不是皇女,而由名门闺秀充任,叫斋王代,每年谁家闺秀当选都要登报。游行时,斋王代身着由十二层布料制成的衣装,端居彩车,华艳夺目。前后簇拥着兵甲骑卫,担夫走卒,着各色古代衣衫,挑运祭品,迤逦而行,展示当年斋祭队伍的盛况。美中不足的是,如今的葵祭已流于形式,变成招徕游客的一个观光节目。1997年的葵祭,因雨延至翌日举行,上午十点游行队伍从御所的广场出发,观众不少,但游行队伍零零落落,没精打彩,都是雇学生装扮的。骑马的全未排练,马一跑有两人摔了下来,引得看客一阵哄笑。我很想看看斋王代的模样,却隐隐约约地怎么也看不真切。相比葵祭的古典色彩,祗园祭更像是世俗的狂欢节,我最喜欢的也是祗园祭。祗园祭是七月十七日举行,其起源我不太清楚,据说经应仁之乱曾一度中断,后来日益繁盛,成为京都最盛大的市民节日。这一天上午,城镇各街区都扎出各式各样的彩车,上有偶人和鼓乐,拉着络绎游行,穿越全市最繁华的街道,引得游客和市民挤满道路两旁,繁华街道更是水泄不通。因彩车扎得高大而装饰复杂,行进笨拙,转弯更是困难,于是各彩车转弯的巧拙就成了竞争的焦点,凡转弯利索的就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十七日的彩车游行是祗园祭的高潮,但还不是祗园祭最有趣之处。在我看来,祗园祭最吸引人之处在于,这是京都女子最美丽的日子,也是在京都饱览日本女性传统服饰之美的惟一机会。祗园祭的节日气氛实际上从十五夜就开始了,十六夜街上最为热闹。装饰一新的彩车已分别停放到几个指定的地点,由此形成多个热闹的夜市,通宵不息。一年间只有今夜,你可以看到街上的女子尤其是年轻女孩多身着传统服装。这是一种夏天穿的俗称浴衣(yukada)的简便和服,花色以深蓝与白两色相间者为主,非常漂亮,而且每人衣服的花色绝对没有相同的。你想想看,满街年轻的女孩,身着缤纷的浴衣,趿拉着木屐,手持小扇子,三五成群地闲逛,像张岱说的看别人兼被别人看,那是番什么景象?要知道,穿和服的女性平时已难得看到,每当街头偶见我都像看到珍稀动物似的庆幸自己的眼福。热心于振兴和服的人士,不断在媒体呼吁,也用了各种办法来刺激女性穿着和服。京都著名的岚山电影城甚至四处张贴广告,推出一项特别的节目——凡穿和服的参观者,门票一律半价。京都织物零售协会也在每年夏天举办“浴衣节”(ゆかたまつり),邀请身着浴衣的女士来参加游艺、会餐、抽奖等活动,到1999年已举行了二十四届。但这些活动并没多大效果,祗园祭仍是饱览京都和服女子的惟一机会。三大祭中“时代祭”出现得最晚,是一百年前平安神宫建造之际兴起的。它于十月二十二日举行,形式是化妆游行,人物造型从上古简朴的衣饰到明治开国之初的西洋舆服,几乎就是日本历代服装的演变史,不过光是静走,没有动作和表演,气氛有点沉闷,远不及祗园祭热闹。倒是游行队伍前面一队跳舞的,由中年女性组成,动作很纯熟,最是好看,这也是前两个祭所没有的。论场面,时代祭比较大,也较有文化内涵,所以比较吸引外国人。据说1998年时代祭在巴黎搬演,倾倒了法国人。我是在下午四点多,和学生一起到平安神宫前看的时代祭,当时我曾想,如果北京每年定期搞一个这样的化妆游行,那将是个多么好的旅游景观,以中国历代服饰之丰富多彩,一定会更吸引人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宣传很盛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看后不过尔尔。现场的气氛和感觉远不如照片,而照片又不如文字广告。京都三大祭同样如此,置身其中也似寻常,但回想起来却历历在目,不觉神往。人生本就如此,真正惊心动魄,让人毕生难忘的事是不多的,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平凡和重复中度过,只要一些改变,一些新鲜的事情,就会更新我们的感觉,充实我们的生活。事过多年,对京都三大祭的记忆还能让我深深回味,不就说明了这一点么?我不仅回忆那在场亲历的体验,还回忆一起经历那些时光的人,这是我记忆中永远珍藏的财富。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1日 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一下这些书 赞 (0) 相关推荐 松本润洋溢着成熟性感的浴衣写真……在《anan》京都特集中穿上清凉和服 ▲ (kosho/译)人气组合岚的成员松本润登陆7月10日发售的女性杂志<anan>2159号"夏日京都"特集封面.在封面上,松本穿着清爽的灰色衬衫,配以扇子.木屐,整 ... 姜建强:和服包裹身体的一个结果 文/姜建强 原刊于<书城>2020年10月号 01 "振袖"二字来自唐诗 日本人从海外旅行回来,首先想到的是坐在清爽的榻榻米上,喝上伊右卫门的绿茶. 当然,还要换下仆仆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京都印象 京都这座美丽的城市,被日本国民视为"日本の颜",即日本的脸面,而在日本人意识的更深处,它被视为心灵的故乡.千百年来,这座古都以它沉静幽雅的风姿,以它朴实的人情味,连系着日本文化的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京都的赏心佳处 京都是日本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众多的风景名胜散布于市区和城郊. 寺院是京都最主要的观光场所,据说京都市内和周边共有两千多所寺院,数量惊人.但京都寺院的吸引人处并不在数量之多,而在于各具特色.论建筑,清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川合先生 川合先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尤其是从大学教授的身份来看,他和我们对日本大学教授的联想很少相符之处.长长的头发,西装总敞着,很少打领带,说起话来眉飞色舞,那风度实在不太像是教授,倒颇像是艺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中唐文学会印象 唐代文学在中国,因为受传统评价的影响,一向只有盛唐诗独领风骚,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中唐相对来说不为人重视.直到八十年代以后,历史方式取代形而上学方式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主潮,中唐文学研究才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吃刺身的讲究 近几年,在日本生活的朋友回北京,忽然发现国内的饭店也流行吃刺身了,红鳟鱼和三文鱼生吃成了宴席上的常菜.这是受日本料理的影响.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中等以上的城市纷纷开设日本料理店,夙以昂贵著称并号称在全世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日本料理的神韵 日本人一般以寿司(sushi).锄烧(sukiyaki)和天麸罗(tenpura)为日本代表性的三大料理.寿司是饭卷,锄烧即类似于北京"烤肉宛"式的烤肉,天麸罗则是将菜裹上稀面糊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哲学小道 在国内的时候,哲学小道是个传说:到京都后,哲学小道是地图上的一条短线:后来住在马场桥边,哲学小道成了日常漫步的所在:回到北京后,哲学小道成了我魂萦梦绕的心乡,在距离不远的小巷里,一栋日本式的房子,住着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淘CD的天堂 对一个喜爱音乐的人来说,日本是淘CD的天堂.号称世界第二大唱片市场的日本,到处都可以买CD.24小时店有最热门的流行音乐上榜CD,音响店有著名的发烧片和试音碟供选,乐器店兼售各种乐器和大师的名盘,书店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博物馆和美术馆 日本是个博物馆.美术馆林立的国度.古代日本人凭着虚心好学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从中国.朝鲜等国抄录和收购了许多典籍.文物:近代日本人凭着武力和财力掠夺和购买了更多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得自外国的文化财产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