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童年》李军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梦里我又一次回到童年、回到家乡-----汝阳县刘店村。背街路东那口古井里水是否还甘甜?当年家家吃水都是,用两个空铁桶和一根扁担两端垂下两个铁钩放在肩膀上挑着到井台上。然后把空桶在地面上放稳后,再把扁担从肩膀拿下来靠在墙上。左手拿起桶走到井口边站稳,右手拿辘轳缠绕的绳子垂着铁钩。钩紧铁桶一边投入井口,一边摇动辘轳铁桶就会下沉到井水里。当桶装满水再次逆行摇动辘轳系绳子的桶装水就会不断上升到井口时,左手去拿铁桶时,右手千万不能松手(会有危险)当水桶停稳在井台地面时,才能松开右手去解开铁钩。同样方法把另一桶水打满后,拿起扁担放在肩膀上蹲下身体在两个水通中间。(天平的原理)钩紧水桶再起身往家中走去。走路既不能快、也不能太慢否则桶里水会溅到路面上(冬天会结冰会摔跤)到家后,再提起水桶把水倒进水缸里。供全家一日三餐食用、浇花、洗衣服..........(看过辘轳、女人、井电视剧的观众就会有印象)
  凡时新春佳节来临时,除夕(大年30)家家都要把家里的用水,备足。缸满、盆满。供大年初一全家食用(大年初一,人人遵守不去挑井水风俗。图的是吉利让井也休息)
  70.80年代一年四季,我都敢光着脚丫行走在林荫小路上。主要路上没有玻璃碴子,那是的天是多么的蓝、空气是那么新鲜、路边的牵牛花开的是那么红.............当然那是土路(现在都硬化水泥路、柏油路)赶上下雨天,全是泥浆。家庭条件好的能买起雨靴,上学、挑水等出行会很方便。而家庭条件差的只能光脚丫,或者找两块木板(长、宽和脚丫差不多)厚度要适中。再找两根皮带条、钉子、铁锤制作成木屐(相当于现在穿的拖鞋)慢慢地在泥浆里行走。
  在学校里有我朗朗的读书声、和同学们在小河里戏水、捉鱼、摸虾的足迹。大东路上跑操时洒下的汗水,和同学打架时打的对方头破血流。气的老师操起墙角的笤帚如雨点般,打的我噢噢的叫。甚至把我赶出教室,回去叫家长..........
  放学后扔下书包,拿起镰刀和篮子,再拿起一个红薯面蒸馍(有馍吃就快乐)或者蒸红薯。边走边吃去地里割草直到天黑才送到生产队。让父亲交给牛棚负责人,称重、记账倒进仓库.......到了年底满怀希望地问:父亲能分多少钱?
  父亲说;还欠队里工分哩。
  最快乐的是吃过晚饭后,用火柴点亮煤油灯,在昏黄煤油灯光下。(就是找个墨水瓶、墨水瓶里灌满煤油、把瓶盖钻个空、找个布条、再花五分钱买个灯器(陀螺差不多)、穿进布条灯就做好了)。母亲坐在马扎上,面前是一个纺车。母亲左手拿棉花条,右手攥着纺车的摇把不停地转动纺车.........我在母亲身旁写作业、或者听母亲讲下瞎话(方言讲故事)在母亲不注意时会好奇地伸手去摸纺车,要么是纺的线断、要么是棉花条缠着纺车里........母亲费时、费力地去排除故障,母亲把纺的线送到织布机上手脚并用梭子来回摆动........母亲经过千辛万苦才织成布。还要在铁锅里水烧开放入各种颜色,把织的布入锅不停地在开水里染煮.........
  穿的鞋、衣服、床上铺的、盖得都是母亲亲手纺织的线做成的。(家家儿子结婚、闺女出嫁都要织布)
  记得一天中午,父亲和我从邻居家串门回来,那天的太阳火辣辣炙烤着大地。这时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拉了满满一架子车大葱走过来,看见我父亲说:大哥我们从十太街来卖菜由于走的匆忙,没有顾上吃饭、带干粮(吃的东西、饭店当时没有粮票、光有钱也不卖)。从您家拿块馍给俺小奶阁(方言娃子、小儿子)吃啊?行不行?小奶阁饥了走不动路。
  父亲说:行。你们父子两先在这树荫先凉快着?等我们回家给拿来点吃的东西。到家父亲给母亲说明情况。母亲说:行出门在外不容易。
  母亲用两个黑色粗瓷大碗(就像博物馆里赵一曼的碗一样)捞满满两碗红薯面条,放上(蒜捣成泥、水、融化的食盐)又盛了一碗煮面条汤和两双筷子。父亲和我一同给他们送去。父亲说:你们先吃着,家里还有。吃完了面回去再端饭过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知不觉天亮了,从睡梦醒来。该起床上班,这是收音机里播放好听的音乐——《妈妈的吻》。当我走进办公室,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知道家乡:人民这些年出外务工、采桑养蚕、种烟、种植脱毒红薯储存、销售一条龙服务.......总之家乡人民以劳动驶入致富奔小康快速车道。母亲说:吃人嘴端、拿人手端的话记忆有新。牢记母亲嘱托、和部队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在今后人生路上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家乡的山山水水,都让我无限思念。那里有我的童年;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在学校里埋头苦读和军营里5公里撒下的汗水,才换来了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倍加珍惜。
  新春佳节马上来临,CCTV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办的节目很精彩,全国人民都喜欢收听、收看。可是最后的难忘今宵让人都听腻了也听烦了。建议改成唱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红星照我去战斗、十送红军、战士的第二故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英雄赞歌.........等革命歌曲让全国人民在“不忘初、牢记使命”教育里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同时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我们最可爱的人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0)

相关推荐

  • 魏青锋:水井里的旧光阴|散文选读

    作者|魏青锋 来源:绥化晚报 记忆中村里有两口水井,一口在村东头打麦场的边上,距离我家只有不到两百米,另一口在出村的路口,有高高的井台,木质的磨得锃亮的辘轳,还有一个离地一米高长方形的水槽,形似现在缩 ...

  • 推荐|崔静:《纺车声声》读后感

    读后感丨纺车声声 --读<纺车声声>有感 崔静  题记:茫茫瀛寰,人如微尘,自在存于寸心.坚韧如草木,春晖依旧,岁月无恙. 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是他四十年间的散文精选.在他 ...

  • 胡连河||井台边的妈妈

    .        虽然离开了家乡很久,但是,家乡的小院,院子前面的井台儿,还有母亲一年四季在井台上的身影,早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记得还在儿提之时,我就常常看见母亲在井台 ...

  • 【“好孝心杯”征文1号作品】脉脉:母亲的纺车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70期︱ 审稿/李龙刚  编辑/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 ...

  • 李丽丨老屋的故事(散文)

    记忆中的那座老屋陪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那里保留着我最纯真.最朴实.最美好的东西.虽然陈旧点.窄小点,无法与现代高楼相媲美,可它有年代久远的故事,有丰富的情怀,有房前屋后的戏闹,院内母亲忙碌的身影, ...

  • 白国斌∣捞筲钩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农村饮用水主要是从井中汲取.井上安着辘轳,用水筲打水,再用井绳绞上来. 筲就是水桶,有木筲和铁筲两种.解放初期在农村木筲较多,就是圆柱形的木桶,由筲帮.筲底.筲箍.筲立柱.筲梁( ...

  • 家乡最形象的符号——辘轳井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家乡故居永远是最值得怀念的.那么,最能代表家乡的东西是什么?有的说是石磨,有的说是石碾,我则说是水井,是辘轳井.古人或称家乡叫"乡井",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叫&q ...

  • 李双全:苦命的奶奶/质朴的叙述却令人泪花闪闪

    请新朋友点击上方蓝色字"绿汀文艺"关注我们,老朋友点右上角分享本文.谢谢啦!  作者授权绿汀文艺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如转载,请注明本平台出处链接. 在我故乡老家的木楼上,至今还存放 ...

  • 散文||难忘童年

    难忘童年 一 我们班上新来一名女生,叫彤彤.她颀长的个儿,圆圆的脸,长长的头发扎了两个羊角辫.发梢上系着两个红红的蝴蝶结随风飘扬,真好看! 我给她画了个可爱的小山羊,羊角上长着两个长长的羊角辫,她看了 ...

  • 散文||难忘童年大山芋【征文】

    难忘童年大山芋 在外吃饭,常会碰到一盘名曰"五谷杂粮"的食材,里面有切成段的山药.胡萝卜,切成块的山芋.南瓜,还有带壳的花生和粟子.看到山芋,同龄人总是会说,小时候吃多了,吃腻了, ...

  • 邵龙散文 ❀ 难忘童年二三事

    难忘童年二三事 作者:邵龙 一.挑水 记得小时候家住东北一个叫头林的公社,因家里没有自来水,吃用水只能到200米以外的农机站去挑. 我九岁就开始挑水了,一根长长的扁担,两头一头挂着一个大大的水桶,怕挑 ...

  • 难忘童年“冻米糕”(散文)

    作者:金华 下班回家,看到小区门口有人在摆摊"爆冻米".吃过晚饭把碗一放,我便开始找袋子.量米.装油,准备去做"冻米糕". 我们南方人的"爆冻米&qu ...

  • 【近美散文】难忘童年的腊八粥

    审核:张远.小丫.青豆荚   编辑:红柳 难忘童年的腊八粥 文/近美之约 "日子踩到腊月边,说着说着年就到了." 一到腊月,母亲就经常说着这样的嘴头话儿. 小时候,每当我听到母亲说 ...

  • 程龙启:难忘童年的山里红|散文

    姜广富:忍着饥饿送快餐的人|散文 文/程龙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的家乡在东北边陲,是个小村落.虽然童年时那里很贫穷,但记忆中却有好多让我难忘的东西. 记得那时,奶奶喜欢栽培果树.我家屋后的园子 ...

  • 吴长海:难忘童年捉知了|散文

    郭广华:平衡|小小说 文/吴长海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到了立夏之后,天气就开始热起来,这个时候的乡下,也正是春耕大忙季节,我们这些小孩子,虽然帮不上大人的忙,但有些事还是要帮着做的. 那时我家养了 ...

  • 散文:童年游戏——打宫瓦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那个时候的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视机.游戏机.电脑网络等供孩子们娱乐的设施.为了打发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人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明了很多好玩的游戏.如女孩子喜欢玩的跳绳. ...

  • [黄石文坛]梅俊学的散文《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 童年的我,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对父母唯命是从!   虽然没有象电影那样,记录着我的童年生活,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一   记得我的童年是在钟山嶺度过的.我还记得我家迁移到钟山嶺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