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厥阴病,乌梅丸

一、变异性心绞痛与厥阴病

变异性心绞痛往往在半夜或凌晨发作,而且很多病人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常表述为心中烧灼感。和厥阴病的心中疼热有些相似。可能是因为病人平时心包络阴亏,夜半以后,阳气发用,心包中的阴气就显得更加不足,所以出现烧灼感。同时,变异性心绞痛的冠状动脉狭窄不严重,主要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脉管痉挛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抽筋类似,是肝阴不能濡养造成的,肝阴不足也和厥阴病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脚挛急,在这里无疑要用大量白芍以舒筋,解除脉管的痉挛;生地大补肾阴,由于水火相射,间接的也就补充心阴,所以生地也是必不可少;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第一方,经方的组成不好强作解释,但方子以乌梅作为君药,治疗厥阴方面的病应该是少不了它的,因此应该加上乌梅配合白芍解除痉挛,或者说酸甘化阴;当归可以养血,并且也是厥阴的要药(如当归四逆汤),这几味药应该作为方子的基础。当然,补阴血不能忘补气,党参,黄芪也应适当配伍。用药初期可短时间用些清热药,栀子,芩,连之类的。

因为少阳与厥阴相为表里,而且病人往往定时发作,所以有时要考虑是否合并少阳病的因素,配合柴胡剂使用一下。至于如何区分到底是少阳病还是厥阴病,因为二者一表一里,关系密切。只能是治疗过程中分辨,开始不妨两方面的药物都用,三阳病总是比三阴病表浅,如果是少阳病的话,见效较快,3-5天就可能不发作了,当然完全控制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厥阴病就不太容易见效,总是反反复复,这是因为心包之阴补足需要一定时日。要沉住气,有时要守方2-3个月,可能病人突然就不发作了,变异性心绞痛与普通的心绞痛不同,冠状动脉狭窄不明显,也就是说以功能性疾病为主,治疗见效以后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不发作,也不用天天吃药维持。

有很多吸烟的人得这种病,这也能证明其病位在心包。试想,心包是藏血的地方,整天受到烟熏火燎,心血能不亏耗吗?这种情况在正式治疗前,应先治一下肺,有咳嗽的先宣肺止咳,没有咳嗽的也应该用些杏仁,川椒,细辛之类的清除肺部的污垢。然后开始滋补心肝之阴。其实乌梅,川椒,细辛,黄连,当归,党参合起来有点接近乌梅丸的意思了,虽说这个病属于厥阴病,我也不敢用乌梅丸照搬,觉得乌梅丸太刚燥了,总要进行一下加减,加养阴,减燥烈。

本文目的主要是想探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需要配合,前些年有主张辨证微观化的观点,微观化的辨证肯定也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再有整体辨证的支持就更可靠了。比如本病的微观辨证是冠状动脉痉挛(其实也算不上微观,不过和传统中医相比就算微观了),想办法用解痉的中药解除痉挛就能治疗它,用白芍,木瓜,乌梅,生地之类的治疗是符合的;宏观辨证是厥阴心包阴血不足,需要养厥阴之血,用上述药物也是符合的。这就是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都支持的药物,应该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抛弃整体辨证,完全用微观辨证,光盯住那个冠状动脉痉挛了,解痉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强的应该是全蝎,蜈蚣,我也试用过全蝎,好像并没有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当然,我观察的病例少,并不能说明问题,不过我们从理论上推断,即使有一个较好的近期疗效,由于厥阴之血没有补足,病的根本原因没有去除,恐怕在短期内还会复发。说的再极端一点,全蝎还不如硝酸甘油的作用强,含完硝酸甘油马上就起效果,不过第二天还是照犯不误。这就看出了宏观辨证的重要性。单纯用微观辨证去和西医比疗效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有谁会放着二分钱一片的硝酸甘油不用,去喝你那两块钱一克的全蝎呢。并且全蝎的效果不如硝酸甘油,服用也没有人家西药方便。并不是说是全蝎蜈蚣没有什么优势了,治疗癫痫,风痉,头痛之类的疾病,二者又有非常卓越的疗效,关键是不能局限于微观辨证。西医认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的,中医也把目光盯在了这条血管上,近些年有用活血化瘀统治冠心病的趋势,不能说没效果,没有效果的话,活血化瘀也不可能这么流行,但有时思路也要跳出这条血管,总体上分析一下气血阴阳虚实的情况,才能更有把握一些,而且不容易犯虚虚之戒,一些高龄的病人用活血力度过大是非常有害的,很快就乏力了。因此中医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生存。

(一般来说白芍、地黄、当归、麦冬要量大一些20-30(大便偏稀的当归地黄要减量),乌梅十几克吧。清热药黄连5克,黄芩15,栀子10,丹皮10,通肺药细辛3、川椒3,热药中慎用桂枝,附子更别用,尽管乌梅丸原方中有这些药。再加中土调和药党参、甘草等。刚开始时用柴胡十几克,1周后去掉就行了。仅供参考,千万别把药和量定死了,我也在不断摸索,共同总结经验吧,真正确诊的变异性心绞痛比一般心绞痛病例要少的多,但是诉心中疼热的病人不少(特别是夜间),可以试用这种方法。)

二、行者老师讲《神农本草经》芍药

现在再给大家讲讲厥阴病。厥阴病错综复杂,寒热错杂。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现少阳。厥阴病从乎中现,这意思是什么?厥阴病从乎中现,中现少阳之化,虽然下焦有着厥阴之寒,但是上焦少阳相火化现会占据主流。就象我们讲的伤寒论六经,厥阴从乎中现。这个厥阴病,很多时候,风火燥热,下寒的时候就容易忽略。自从火神派的学说广泛实施了以后,大家就是说注重于下寒,很多厥阴病,上焦风火之象不用理会,只用温养下元的厥阴风木之气,相火自收。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但这个也要从乎厥阴经的脏气。这脏气是什么?主要是肝了,就是肝经藏血到底是足与不足呀?肝经藏血尚足的话,从阳化就少一些,从阳化少的话用温阳药就不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作用。我们看为什么厥阴病这种三阴病有很多病它光从阳化,现的是风火燥热之象。还有一些少阴病,象芩连鸡子黄汤,它都现的是一派热象呢?它到底有没有寒呢?这个寒要不要去管它,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点要考虑清楚。

伤寒论六经,不论三阳三阴都讲的是足经,为什么是足经,不讲手经?人体十二经络,为什么只提足经呢?你象足太阳膀胱经,讲太阳经的时候,就讲膀胱经,没有说讲小肠经吧。讲太阴经的时候,就讲脾土,为什么不讲肺呢?讲少阴经的时候就将少阴肾,很少讲到少阴心。当然了,讲到少阴心的,有。这跟少阴经有关系,少阴经是从乎表里。就是说少阴经一部分从表化,一部分从里化,不象厥阴病,厥阴病从乎中现。所以足厥阴肝经,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就先拿太阴经来做个例子来讲一下。足太阴脾经,是湿气,手太阴肺经,是燥气。肺金是阴金,两个是一个阴土,一个阴金,这两个脏器禀气不同,但是在六经的化气的时候,是同气的,同气但分属于不同的化限。这个时候呢,为什么会从于足经不从于手经呢?举个例子,就象两个人合伙作生意一样,谁拿的钱多谁就是董事长,谁就说了算,这点好理解吧。既然合成一个公司,站到一条战线了,就有一个说了算的,有一个作为辅助的,有一个执政的,有一个在野的。

《伤寒论》六经手足之分呢,就是因为足经所占的面大,足经气盛,所以手经就从现。但是你说手经之气现不现呢?现。当足经之气出现郁遏,或者是郁阻,产生了大的虚泄,大的虚损的时候,手经就会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变现。你象少阳经,胆经郁阻住了,少阳三焦经就会化现出来。所以说厥阴肝经也是这样,上焦是少阳相火,下元是厥阴寒气。少阴经呢,上焦是心病君火,下面是少阴肾水的寒气。所以说呢,三阴病方见上热便知下寒之甚。管不管下寒呢?仲景有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它的逆象主要在什么地方?你得先凭主要症状。病已反本的话,当从标治。厥阴风木相火炽烈的话,先平相火,不平相火的话盗泄不止,下元寒气更不得收啊。所以说厥阴病就是,仲景以下黄元御之前,千古不明。大家把这个厥阴病都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手足之经是怎么化现的,厥阴经的寒热是怎么回事,只有黄元御把这里讲得是非常透彻,没有一点疑意,大家可以把《四圣心源》好好看看。

厥阴病的主方是乌梅丸。乌梅丸这只是立法,厥阴病的主方呢,黄元御给了桂苓阿胶汤:桂枝,芍药,当归,阿胶,茯苓,甘草。下寒加姜附,上热加芩连。厥阴病的立法主要是以酸为之主,上热加芩连,上热就是少阳火逆了,用的是黄芩,也可以把白芍量加大点,但白芍的量必须掌握得适中,中土的脾气如果虚的话,白芍的量不能加大。白芍的金石之性,那个破散呀,有人受不了。而黄芩就不一样了,黄芩还有厚脾胃的作用。

所以现在的一些疾病呢,糖尿病,高血压,以至于冠心病,都属于厥阴病的范畴。

厥阴病呢,古人讲究叫做弦脉。弦脉类属于风木之象,为六残贼脉之首。张顽石讲,百分之七十多的病人都是弦脉,都是肝木盗泄之象。所以说厥阴病可以囊括百分之七八十的杂病范围,尤其是慢性病范围,皆在于厥阴病的桂苓阿胶汤的加减化裁变化之中。

厥阴病的方子有什么方子?桂枝汤。桂枝汤是典型厥阴病的方子,隶属于太阳中风。为什么太阳中风呀?风气从何而来?是厥阴风木之气。厥阴病走表的话就可以用桂枝汤。大家可以看看伤寒六经循行的次第,厥阴为最里一层,枢转,就是太阳为最表一层,这个两经是有接续之间的关系的,就是说两经之气是有传递之间的关系,所以太阳病,太阳神方用的是这个偏于厥阴病的方子,叫做桂枝汤。

其实仲景六经给的是法,少阳病小柴胡汤,我也特别喜欢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呢?因为六经病你分无可分,你那边是少阳病,一遇寒了底下就是厥阴;你这边是厥阴病,上面就是少郁化现少阳,表里之间是互相连贯的。网诊的时候又不可能把脉,把病情搞得那么清楚,所以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是斡旋于中洲,先立于不败之地。

小柴胡汤的典型病症其实非常少。半夏泻心汤也是少阳方,就是少阳相火上逆了,里面用的是芩连,芩连泻的就是少阳火。三泻心汤都是这个原理,就是我给大家讲的表里输应的关系。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723198

(0)

相关推荐

  • 六经用药大纲

    太阳病: 桂枝 白芍 麻黄 少阳病: 柴胡 黄芩 白芍 阳明病: 石膏 大黄 半夏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七)伤寒论总结

    伤寒论里总共有113个方剂,这么多的方剂,可能要记住,还真是有点难度.倪海夏老师给我们一个总结,帮助我们记忆. 113个方剂,实际上,只有3个方剂: 一.辛散→麻黄.桂枝→袪寒 二.寒泻→石膏.黄连. ...

  • 许俊祥 “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经方>杂志 第20160609期 作者/许俊祥  主治中医师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 ...

  • 《伤寒悬解》厥阴病——乌梅丸

    厥阴二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

  • [转载]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原文地址:小议厥阴病乌梅丸作者:山石神韵 许俊祥 "小议厥阴病-乌梅丸" 原创 2016-06-09 许俊祥  经方 <经方>杂志 微信版 第20160609期 作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46.厥阴病乌梅丸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 ...

  • 『古方新解』厥阴病乌梅丸证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 ...

  •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

    下面按照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把厥阴病进行阐述,重点从三个方面:一个是厥阴主证病机特点,这个我们要深挖其内涵,就像李老用四逆汤治疗阴证一样,他对格阳证有独到的认识:第二个是厥阴主方用药特点:第三个是寒温 ...

  • 乌梅与厥阴病和乌梅丸

    乌梅:梅之花苞盛于冬秉冬令之水精,花开于先春得温升之木气而入肝,梅实孕于初春,成于初夏敛火气于中.得春气最全味酸而生津止烦渴,故梅之用于肾肝肺,木得津养而畅茂条达壅塞可除,升之于肺金而降敛则咳.泻能止 ...

  • 厥阴病第一大主方乌梅丸 – 经方派

    作者/宋柏杉 文字整理/王珓.炳程 <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而详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面的内容涵盖了子纲里条文的内容,子纲 ...

  • 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丸

    <伤寒论>的六经病,最难的是厥阴病,有人说,中医真正的高手在厥阴病这里,确实如此.今天我们聊一聊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丸. 学经方的人都很熟悉乌梅丸,它寒热并用,清上温下,还能驱虫.貌似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