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拳推手的问答(四)

陈雄老师聊太极369

陈雄老师太极拳体悟在“和美太极”平台会不断更新完善,转载请标注作者“陈雄”和“和美太极”

点击阅读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

1、关于太极拳推手的问答(一)

2、关于太极拳推手的问答(二)

3、关于太极拳推手的问答(三)

4、关于太极拳推手的问答(?)

二十四、什么是推手的引劲?什么是推手技法中的蹬、掤、引、坐之“引”?
答:太极拳名家田兆麟在其口授、陈炎林整理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书中说:“引劲即人不动,而引其动,或人既动,而引其入于己之路线……因为对方来势不能随己心欲,所以必须引之……至于引的方法,须化到对方的劲将尽未尽时,才能引之入彀。换言之,引劲是欲引出对方背势中的焦点。如遇对方是艺浅者,固易为之,若是稍有功夫者,还须用假引之法……引劲不仅手引,同时也须应用身法、步法、腰法等。引之愈长,发之愈有势,但其要点终不离沾、粘二字。”太极拳发人时如无引劲,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对方失重跌出,这有点犯顶抗之病,属于低级阶段的东西;发人时如含引劲,引之中对方已经落空,无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属于中高级阶段的东西。
我恩师林墨根说:“推手时,在一般情况下,先用双手轻轻地放在对方的身上毫不费力,对方有什么动向我能清楚地知道,如果对方先动了,我就顺势而予以打击。如果对方不动,我就设法引他动,方法是我松一松或探一探,稍有顶抗,我就松腰落胯将对方的劲接下来实施提放,将对方从对方来力的线路反方向打回去,实战起来千变万化,要因人而异。”
推手技法中的蹬、掤、引、坐之“引”,有两个技术内涵,功夫技艺层次不同。第一个技术内涵是引开加捋化,不与对方顶抗,顺对方来势把对方的劲引开,同时微微送劲,牵动对方重心,使其丧失平衡而受制。第二个技术内涵是引劲加捋化,对方不动,要引诱其动,或对方即动而引其入于自己所想设的路线,使其失重落空。林墨根老师对我说:后者是真正的“引”,功夫技艺层次比前者要高,较难练出引劲功夫。有些资深的太极拳爱好者口口声声说“引”,由于对“掤”的认识理解有问题,认为手臂抱圆较大才是掤着不扁,不敢由手臂抱圆较大变抱圆较小的舍己从人后坐引化而顶劲,所以连第一种的顺势引开加捋化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做到第二种的引劲加捋化。
二十五、什么是推手的拿劲?拿的技法又是怎样的?
答:太极拳名家田兆麟在其口授、陈炎林整理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书中说:“拿劲较引化两劲更为难学,并且在太极拳中颇为重要。因为不能拿,就不能发,能拿才可发,发之不中都因拿之不准,拿是发的先锋。通常拿至敌发呆顿而己之意到时,即发其焦点,未有不中的。只是拿时须动作轻灵,重则易为人知觉,而变化脱去。其难点亦在这将拿未拿到之际。若拿到后,敌即不能脱去,所以,拿之妙,妙在人不知不觉之间。”常见有两种拿劲和拿法。一种是在粘的基础上用手拿住对方臂、肘、腕、指关节处,使之进入死角,因不能转动关节而被制服,或拿采结合见机发放,这种拿法和拿劲多被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使用。另一种拿法和拿劲为跟踪控制对方变化之劲力,出手接触对方身躯的某一部位,对方为摆脱被动,不断变换身形、步伐,改变着力点反抗力的方向和大小,我则跟踪对方变化的力,使其始终在我控制之下,这种拿法和拿劲多被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使用。太极拳名家于志钧把拿的技术水平可以表现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和高级。拿劲全凭功力深厚,初级水平拿对方身躯中轴线,对方尚能左右转动;中级水平拿对方的腰枢纽,对方尚能后退;高级水平拿对方足根,对方不能进退。”发挥拿的效果,全在推手双方功力水平的较大差距,对于水平相差不大的对手是难以取得拿的理想效果。拿劲的关键是听劲,即通过双方接触的力点查觉对方劲的方向和大小,掌握对方的劲欲发而未发、欲变而未变的时机,我发劲跟踪。
二十六、发劲的机会从哪里找到?
答:我师爷雅轩公在《太极拳推手练习谈》文中说:“太极拳的发劲机会,应是在打手中赶现成的,送到手上来的,这样子打的才干脆,而不是把发劲的机会硬作出来的;否则打不出人去,就算是凭自己的力大,勉强把人打出,也必拖泥带水。”
二十七、发劲的要领是什么?
答:我师爷雅轩公在《太极拳推手练习谈》文中说:“一要估计时间,二要摸准部位,三要找好方向,四要沉着松净,五要心中一急,六要鼓丹田内劲,七要由腰脊而发,八要起于陡然往前一纵。以上八个要点,如能弄得整整齐齐,同时爆发,劲去就如火药爆发,炮弹射出一样,啪地一声打在对方身上,使其无法逃避,如触电一样跌出,否则就很难打脆打远……在发劲时,要用身势整个的往下一沉一压,将周身之劲挤到对方的身上去,这样的松沉劲的发法,可以将对方打得跳起来……在推手发劲中,要细细地想如何才能运用腰脊,运用腿上的动势,如这样子对方就不容易察觉,也不容易化掉,这是要紧的。至于两臂只是听着劲跟着去就是了,不要以两臂推动,不要以两臂挺力。如是两臂先用上力去,这就很容易被对方察觉,被对方化掉了。”
二十八、常见的发劲动作大约有几多个?
答:我师爷雅轩公在《太极拳推手练习谈》文中说:“发劲的动作,有往下沉打者,有往上掀打者,有往前直打者,有往后、往下采挒打者,有用长劲打者,有用冷沉之寸劲打者等等。以上各种发劲的情形,要时常思想,时常练习,时常琢磨,进步才快。劲要去得冷快,去得稳脆,去得充实,去得陡然,才能使对方如触电跳出,否则无效……有的发劲,是要用一种先去缓和的劲,然后再用急如闪电的暴力、弹力,这全在以对方的情形而定,不能以定法而用之。”
二十九、发放过程的四个环节有什么内容?
答:太极拳名家田金龙博士说:一个发放过程看似一个动作,其实是由四个环节构成,其中任何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发放过程的失败,因此,在发放技巧上发放过程就包含四个连续的步骤。从接手开始,分别经过引化、进逼、落空、发放。引化:引开对方的攻击力点与力线。进逼:贴近对方,用力量或气势逼迫对方在被动条件下出力反抗。落空:使其反抗力没有着力点而出现重心漂浮、脚跟拔起。发放:顺着对方重心移动方向发力。发放过程的四个环节说明推手技术应具备相应的四种能力与技巧,只有经过系统训练后,才能熟练掌握一个完整的发放动作。
三十、什么是发劲的“点”?
答:“放时腰腿认端的”。“端”即力之始,“的”是力之末。也就是着力点和落实点,“点对点劲发焉。”“发落点对必成功。”太极拳很重视“点”的发劲锻炼;将全身放松,而将力量集中在与对方接触处,发动攻势,其威力较大,是太极拳击打对方的精奥拳艺之一。找点容易,施点难,所以我们一要喂手,二要钻研,三要实践。初练时多以手臂接触为点。精练后,手、肘、肩、背、胯、膝等处处可施。
三十一、有技巧配合整劲发放吗?
答:在化空补空后,发劲前,尚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那就是破势(就是杨家所谓的“提”劲)。化空补空后,因为对手的重心尚稳,若瞬间发劲,就算发比较强的劲,对手可能也只后退个三、四步。但化空补空后,若先破势,在对手重心不稳下,只要轻轻的发个劲,对手也会退到寻丈外。如宗师郑曼青先生所说的,外家拳是力由骨发,太极拳是劲由筋发。“发劲”就是伺机瞄准对方失去平衡时的重心,得机得势适时如放箭似地用“巧力”发人而已。
三十二、什么是长劲、断劲、短劲?
答:我师爷雅轩公在《太极拳推手练习谈》文中说:“1、以虚妙之身势进身,对准其一部用松软之弹性劲发之,人如弹丸而出,此谓之长劲,可以将人打远。2、以两臂松软如绳,以丹田之劲冷然向其弹去,此谓之断劲,可打皮面疼痛。3、以丹田之气,周身之劲,心中一急,冷然鼓去。此劲起于陡然,令人一惊如触电,不知其所以来,又如炮弹之及身,早已打进,此为短劲,或日冷劲。此劲可以入里透内,可以将其鼻涕眼泪打出。可以伤其内脏,使其口鼻喷血,顷刻致命,其冷快可想而知。”
三十三、听说发劲练多了对养生不好,是吗?
答:有些太极拳爱好者对练推手时,一搭手摸到对方肢体的硬点、滞点就发劲推按,而不是选在引进落空、我顺你背的较好时机发劲,推几分钟手,发劲十几次,时间长了,就会带来过度发劲对养生不好的负能量问题。如是二十几岁至三十几岁的人,因过度发劲而造成精气神变差的,还不是较明显;如是五十几岁以上的人,因过度发劲而造成精气神变差的,就会较为明显了。过度发劲不利于健身养生。一是伤身,由此伤身的常见病是腰伤,倘若在腰椎过度前曲和下背僵硬的基础上,腰部突然猛扭转发劲,附在腰椎关节间的韧带及肌腱的牵拉超出承受的最大负荷,那就极易受伤。二是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有些太极拳名家轻则患上脑血栓,重则丢掉性命。三是耗气耗神,难养气血。尽量做到发收自如,“发”是恰到好处的发劲,“收”是把多出的意、劲、精气神收回身上。
三十四、“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推手绕不开的问题,如何理解“用意不用力”?
答:查看拳经拳论,先贤并没有说用力不好,也没有说力大不好,只是说拙力不好。我师爷雅轩公指明:“要知太极拳之不用力,有不用力的道理。不是将身体弄成了懈懈怠怠,而是有意识的沉着,精神的贯注,气势的鼓荡。它的能发出人去的用力,是有它的用力的道理,不是将筋肉弄硬、弄僵、弄死、弄紧,而是以柔、以弹、以有意识的掤动性。”我师爷雅轩公以辩证的观点把练习太极拳之“不用力”与“用力”的概念已说得通俗易懂了。
太极拳的力不是靠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蛮力拙劲,而是通过练体固精、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所得到的松弹绵软又厚重之劲力。其实,“用意不用力”,主要是指用意识去支配行动,若是推手,那便是“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做到“随人而动,随屈就伸”,而不是把意识片面地倾注到用力上去。因为意识倾注与用力,则动作容易僵滞,这时呆力虽大而转动不灵,不但难以充分发挥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的技巧,而且即使从健身养生的功效上分析,也是不利于促进气血流通的。但以上所说的“不用力”,说的是意识的关注问题,而不是不要讲究劲力。
三十五、太极拳的寸劲管用吗?
答:相传九十年代初期某市举办推手比赛,某代表队请了一位铁匠在赛前三个月突击训练推手就获得了该级别的推手冠军,乍一听来,煞是可悲,传统太极拳竟赢不了一个打铁的蛮汉。这里面有何武学可言!那是太极拳没用么?根本不是,只能说明那些人练的根本不是太极拳,他们的练法有问题了,他们宁愿花大气力去笨练傻推,也不愿花时间去想去悟。不过在太极圈内还是有习练得法练出真太极功夫的人,瞿世镜先生在《杨氏太极两岸一家》书中说:“教练或者嘱运动员练举重,或者嘱运动员习摔跤。此等运动员俗称‘坦克车’,在太极推手比赛中所向披靡。不料有一年武汇川师伯之再传第子饶少平在上海报名参赛,练举重摔跤之‘坦克车’欲用贴身抱摔之法,饶少平顺势以入内透里之寸劲击之,对方立即周身瘫软,再也无法应战。各路‘坦克车’大惊失色,纷纷高举白旗弃权,饶氏逐登冠军宝座。”寸劲管用不管用,关键是看你练出入内透里有多深的功夫。
三十六、透劲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感觉?
大约是2012年的一个晚上,有个拳友(隐去姓名)到拳场与我闲聊,他身高大一米七七,体重一百七十几斤,练了十几年的气功与太极拳,有着丰富的推桩经验,闲聊中我想顺便试一下他练功习拳进步了多少,于是我问他:“现在我俩坐在石凳上,我随意用手掌拍一下你大腿阳面,如何?”他答“好的,没问题。”我拍了后问他:“没怎么疼痛吧,能否加大一点意念的劲力?”他答:“你再试拍吧。”我第二次用右手掌拍下他左大腿之后,问他:“还可以比第二次加大一点意念的劲力吗?”他答:“适可而止,你的劲力已透入我的腿骨,不能让你再拍巴掌了。”过了十几天,晚上我在拳场又遇上他,我问他:“怎么十几天不见你过来?是出公差啊还是去旅游?”他答:“哎呀!想不到那天晚上给你手掌拍我大腿透得那么厉害,当时我回家后看到被拍击的部位是表皮不红紫,不是很疼痛,但骨内有震击入心的感觉。第二天上午看到大腿阴面内侧出现斑块状黑瘀(附注:是透劲的功力作用下使毛细血管破裂而造成黑瘀的),奇怪的是,腿阳面被拍打为何不见黑瘀?腿阴面没被打着反而见有黑瘀呢?第二、三天,瘀块由黑变为青紫。第四、五天,该处又出变为青黄,以后逐日变淡。七、八天后青瘀变淡,疼痛减轻。十天后青瘀逐渐消失,疼痛也没有多少了,但整条腿还没完全恢复正常,走路有些别扭,过了十几天,才能行走正常。”当时我没想到把他打成那样子的,只是松着随意的手起落下拍他大腿,给他体验一下松沉的功夫。来过钦州学拳的一些外地弟子,碰巧也见过那位拳友,顺便聊起此事。一般来说,为了不造成伤痛,一般在推手中是不使用透劲的。
修改于2021年1月27日
给大家推荐1个口碑一直很好的音乐公众号

推荐理由:时下爆红的流行歌曲、独具情怀的经典音乐、值得循环的精彩现场、音乐背后的动人故事......

有视频、有音频、有美图、有温度。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经典音乐曲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