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璟:统领朱元璋亲兵,出征广西,招降明玉珍之子,被追封芮国公

杨璟是合肥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跟随朱元璋攻占集庆路,从管军万户被提升为总管。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克常州,杨璟因为在此次战役中的功劳,被提升为帐前总制亲军副都指挥使。

帐前总制亲军副都指挥使司负责统兵朱元璋的亲兵,当时的都指挥使是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冯国用,由此可见,杨璟当时颇受朱元璋信任和器重。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十二月,朱元璋亲征婺州,杨璟跟随出征,因为战功被提升为枢密院判官。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闰五月,陈友谅率十万舟师大举进攻应天,而且约张士诚一起发兵,当时应天的处境十分危急,不过杨璟对朱元璋的忠心并未动摇。

杨璟奉命驻守大胜港,是当时应天城西边最南面的入江口。

朱元璋之所以把杨璟安排在这里,很可能是出于信任,这里是陈友谅抵达的第一个入江口。

大胜港水道狭窄,难以快速运输大量兵力,陈友谅没在这里纠缠太久。

后来,杨璟跟随徐达出征陈友谅,被提升为湖广行省参政,负责镇守荆州,后来被提升为平章政事。

吴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杨璟率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统领武昌、荆州、益阳、常德等各卫兵力从湖广进攻广西。

洪武元年正月,杨璟进攻永州,遭到顽强的抵抗。元军守将邓祖胜迎战失败后,敛兵固守。杨璟进兵围攻。前来支援邓祖胜的元兵,驻扎在东乡,七个营的兵力在湘水边列阵,气势逼人。

杨璟将其击败,俘获千余人。

全州守将平章阿思兰、周文贵带兵来援,杨璟又派周德兴将其击败;与此同时,杨璟派千户王廷攻取宝庆。

不久,周德兴、张彬攻下全州,接着又占领道州、蓝山、桂阳等州县。

永州久不下,杨璟令诸将在各个城门扎营,修筑堡垒,进行围困,并且在西江上建造浮桥,发起猛攻。经过艰苦的战斗,杨璟在四月攻克永州。

当时征南将军廖永忠、参政朱亮祖也从广东攻下梧州,定浔、郁林等地。朱亮祖带兵前来会合,与杨璟一起攻打靖江(今桂林),久攻不下。

杨璟于是对诸将说:“彼所恃西濠水耳。决其堤岸,破之必矣。”(《明史·杨璟列传》)

意思是:靖江城守军所倚仗的无非是西濠水,开决堤岸,必能攻破。

杨璟于是派丘广前往,“尽决濠水,筑土堤五道,傅于城”(《明史·杨璟列传》)。

意思是:决堤放水,修筑五道土堤,与城墙相连。

杨璟令士卒沿着土堤向城墙行进,一举攻克北门和水关。

城内守军仍在坚守,两个月后最终攻克,生擒平章也儿吉尼。

随后,杨璟又攻占郴州,招降降两江土官黄英岑、伯颜等人,与此此时,廖永忠也占领了南宁、象州,至此,广西各地均已被明军占领。

洪武二年十月,杨璟奉命前往蜀地,招降夏国君主明升,明升是明玉珍的儿子,此时明玉珍已经去世。

明升年幼,夏国的实权掌握在彭太后和朝中大臣手里。

杨璟到达蜀地后,数次劝说明升,向他陈说祸福利害,明升召集群臣商议,吴友仁等权臣坚决反对,明升最终没有答应归降。

这年十二月,杨璟回到应天,建议朱元璋发兵攻打,朱元璋经过一番考虑后,仍打算继续招降。

于是杨璟给明升写信,继续劝说,“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此非人力,实天命也。足下视此何如?”(《明史·明玉珍列传》),明升最终没听。

两年后,明军攻入蜀地,明升被送往应天。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杨璟被封为营阳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予世袭铁券。

洪武四年,杨璟跟着汤和出征夏国,夏国派重兵扼守瞿塘,杨璟分兵三路进攻,遭到夏军的顽强抵抗,交战失利,不得已退回归州。

当时在朱元璋的整体谋划中,汤和、杨璟率领的西路军确实起着吸引夏军主力,掩护傅友德所率北路军的作用。

洪武五年,杨璟作为副将军,跟随邓愈出征辰、沅等地,又跟随徐达镇守北平,在辽东操练兵马。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去世,十九天后,杨璟去世,被追封为芮国公。

杨璟的儿子杨通承袭爵位,洪武二十年,率降军戍守云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挥使”(《明史·杨璟列传》)。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等人被牵连胡惟庸案,获罪被诛,杨璟也受到牵连,理由是:“谓以瞿塘之败被责,有异谋云”(《明史·杨璟列传》)。

当时夏国几乎把全部的精锐都布置在了瞿塘关,汤和、杨璟当时起到了牵制夏军主力的作用,吸引了大部分火力,朱元璋声东击西的策略得以顺利实施,傅友德率北路军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所以,朱元璋因为此事严厉斥责杨璟的可能性不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