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游走于五峰山

【前言】五峰山是乾县最高点,《行走在乾县》系列已经发布两年多了,但我一直没有上过五峰山,这让我一直很不安。受高恺兄邀请,在薛光炜老师夫妇的陪同之下,我和高恺兄去了一趟五峰山,五峰山之行让我感慨颇深,但仍留下一些遗憾。

游走于五峰山

乾州蕞娃

《乾县地名志》对于五峰山的记载是这样的:五峰山:位于乾县东北界,包括本县峰阳镇、注泔镇的辖地,北扼永寿县,东与礼泉县毗邻。此山以五峰并峙而得名。《乾县新志》引《方舆纪要》云:“五峰并峙,梁山之别阜也。绵延二十余里,宽亦五六里,高与梁山主峰相伯仲。通志以为九山之祖脉。即温宿山。宿读为秀。亦作温秀,或作温修,一名三阳山,本境北部之大山也。”群众叫“五凤山”。俗传有五只凤凰栖出此山,故名。该山东西长约7.5千米,南北宽度约为4千米,主峰海拔约1467米。山的主体为红砂岩,石灰岩,间有晶体的矿物质岩。表层黄土复盖,植被为灌木丛。旧志云:此山多产药物,上有灵湫,祷雨多应。此山建有五峰山林场。旧民主革命时期,吴希真(本县城里人,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于1915年,曾聚义五峰山,开展讨袁活动。

以上内容,我在《行走在乾县・峰阳镇》一文做过介绍,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却一直没有上到五峰山上去。前一段时间,在高恺兄的邀请下,在薛光炜老师夫妇的陪同下,登上了五峰山这一乾县的最高地理标志。感慨颇深,遂记之,以表现对高恺及薛光炜老师夫妇的感谢。

杨家河是峰阳人的骄傲,但也因为这一河之隔,让峰阳镇与外界的联系变得非常不便。出县城沿312国道前行10余里,到峰阳、梁山路口转向右行,过祝家堡村,下到沟里,过杨家河就到了峰阳镇地界。只不过,这峰阳沟坡陡弯急,这也是我一个人不敢驾车到峰阳的原因。

在峰阳村接上薛光炜老师夫妇后,我们驾车出峰阳镇街道,继续向北行,大概10余里。乡间小路,虽然狭窄,但好在平顺。只是入秋后的乡村,略有些萧瑟。

路上,我向薛老师问起了《乾县志》(2011版)记载的峰阳民居。薛老师告诉我,那个民居已经不在了,但是据说那个大门上的牌匾还在。原本说,从五峰山下来回来时去看看,谁知在五峰山上耽搁时间太长,最后因为时间紧张,没有过去,很是遗憾。

近年来,县上开发五峰山,修了水泥路,可以一直上到山顶。入山不远,就看到了五峰山林场。五峰山林场是乾县林业局的下属国有林场。1960年-1962年为乾县秦川牛场,隶属于乾县农业局管理。1962-1964年收归为省管,改名为陕西省秦川牛厂。1964年下放为县管,秦川牛场迁往姜村杨定村东,此地更名为乾县农林牧综合场,隶属于乾县农业局管理。1974年,更名为乾县五峰山国有林场,隶属于乾县林业局管理。

一路上,林木葱郁,遮天蔽日,间或出现的山鸡野兔会让我们惊喜不已。薛光炜老师向我介绍了五峰山的有关情况,包括宝泉寺、寺洼清泉、石炕、凤凰窝、洋人房等十二处景观。

乾县峰阳初中夏亚宁老师曾经撰文《细说五峰山十二景》,文中引用了一首古诗“古刹钟声几千年,寺洼清泉常不断。石炕睡卧望长安,凤凰窝里凤凰现。洋人房子六月寒,鸡鸣一声听三县。骆驼项里古道盘,走马滩里马蹄现。狮子峪里麋鹿玩,乌龟背山身负箭。黑山起雾雨绵绵,银洞藏银千万罐。”

水泥路只修到了宝泉寺,余下的都是土路,我们只能停车下来。路左侧谷地是一处养殖基地。右侧是宝泉寺,据说修建于隋。寺院规模不大,有一座“大雄宝殿”,还有僧房数间,但却让我震撼不已。毕竟,这寺院建在五峰山上,具有很大的难度,仅运输建筑材料上山就是一个大麻烦。迎面有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大树的右侧有一从小树,树下有一眼清泉汩汩流出,名曰“沐众泉”。本来说要接一些山泉水回去,却在车上没有找到任何容器,只能作罢。周围山上还修了一座亭子,只是不知何故,寺院中已经人去楼空。

和薛老师夫妇商量以后,我和高恺兄步行上山,寻找传说的石炕。一路上,我们边走边看,这五峰山上的植被和平原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多花草我都很少见过,所以就拍照留念,希望有人能够认识并留言告诉我。前一段时间,我曾经专门整理了一些乾地花草。对于乾县的植物,真的应该有人能够仔细整理一下。不能人们问到了,我们给人家说“我不知道”,那多少会让人感到一丝尴尬的。

沿着小路一直上山,大约走了半个小时以后出现了一个岔路口,我们也不知道该向哪边走,便走向东南方向的那座山峰。脚下的草,软绵绵的,接近南峰的路上,随处可以看到铁红色碎石块。站在山顶上,向东、向西眺望,因为天气的原因,远处烟雾迷蒙,虽不能像旧书上记载的,可以远眺终南山,但还是让人有一种心潮澎湃之感。

跑了半天没有找到石炕,只能原路返回,沿北坡而上。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近年来修建的一些供人们休憩的小亭子。这五峰山植被虽然较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还可以看到水土流失,山石滑落的痕迹。

几经周折,我们还是找到了石炕。如果没有相关资料的记载,这就是一块大石头而已。石炕长宽高均约一米五左右,上面不知是哪位先辈书写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也许是“xxx到此一游”,不得而知。

我们一南一北,折腾了半天之后,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忘记了时间。薛老师夫妇打电话过来,于是我们匆匆下山和他们会合,驾车原路返回。五峰山游也就此结束了。送薛老师夫妇回家后,我们驾车返回乾县城,天已经黑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薛光炜老师发过来峰阳民居的相关资料。县志上记载的民居是薛新生家的,他家祖上是读书人家,故居为两进大房,进门大房,二门内四合院,中间天井,四围厢房,院子植有牡丹等名贵花木,房子走廊铺的是石灰石地板。

最后,谢谢驾车陪我的高恺兄,陪我们上山并为我提供资料的薛光炜老师,有众多花草不识让人遗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