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百病皆由痰湿作祟! “根源”找到了, 3招祛除痰湿, 一身轻百病消

每每到3月的回南天,医院里总是会多出一些病人,他们操着各自的口音,向医生说着自己被湿气侵袭所引起的病症,但实际上,很多人对于湿气有所误解,中医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阻滞气机,致病后缠绵难愈,很多病比如:眩晕、心慌、颈椎病、面瘫、咳喘、腰椎病,在中医看来都与痰湿有关。

点击加载图片

痰,也分有形和无形

很多朋友都会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痰”,认为就是从口中吐出的痰液,实际上,在中医看来,痰也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有形的痰液,指咳吐而出的痰液,无形的痰液,指虽没有痰液咳出,但可以引起患者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中医又将痰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

·寒痰

寒痰者多由寒邪引起,患者痰呈白色,舌苔薄白,且时常感觉冷,喜欢热饮

·热痰

热痰者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患者痰黄黏稠,舌红苔黄,怕热喜凉。

点击加载图片

·燥痰

燥痰者由肺燥所致,患者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

·湿痰

湿痰者由于湿邪侵入人体,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使肺、脾功能失调。患者痰为白色稀水样,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脾主运化。当收到外界影响,就会导致肺内津液凝聚成痰。其中若是没有及时调理,则导致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又是怎么一回事?

痰湿体质是由于人体脏腑功能异常,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水液停聚于体内局部,导致痰湿水液聚集而形成的体质。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是痰湿体质者最明显的特征。由于痰湿的产生于脏腑阳气亏虚,不能运化水液有关。故痰湿体质者一般容易出现两种病机变化,一是痰湿水液停聚,表现为痰湿蒙蔽清窍等,可出现头部昏重,记忆力减退;二是阳气亏虚,表现为咳嗽咯痰、痰多质黏。

点击加载图片

治疗痰湿体质,祛湿和温阳兼顾

痰湿之邪属于阴,故治疗时以温补阳气,祛湿化痰为主。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适当锻炼,以助于阳气恢复。

·饮食、起居调节

痰湿体质者多喜欢肥甘厚腻的食物,这些食物易促成内湿生成。故日常生活可多食山药、苡仁、扁豆、冬瓜、白萝卜、赤小豆、山楂、生姜等帮助消除痰湿的食物。除了食物以外,也要注意规律作息。良好的起居规律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帮助脏腑功能恢复。

点击加载图片

·运动保健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成,而阳气具有祛湿化痰的租用,此外,运动可排出大量汗液,也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湿气。

·常用的两种中成药

痰湿体质的治疗应以补脾健脾为主,经典用药为参岑白术散、二陈丸。

参苓白术散:此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患者若出现气短乏力、胸脘部胀满、饮食难消化,可使用此药方

二陈丸:此药可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患者若痰多,时常咳嗽,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肢体困重、头晕等症状,可用此药方。

点击加载图片

许多人对于痰湿体质非常陌生,每逢梅雨季节或潮湿环境,感到不适,也把其归类为“春困”或“湿气重”。痰湿体质者需要及时调理,否会引起肺、脾、肾等相关疾病。

参考资料:

[1]《寒、热、燥、湿,要对症化痰》.中国医药指南[J].2008.12

[2]《治疗痰湿体质,祛湿与温阳兼顾》.医师在线[J].2018.01

[3]《教你五招有效理痰湿体质》.中华养生保健[J].2018年3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