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茶迎客
农村人热情好客,有客人来了,讲究的人家都要烧茶。
所谓烧茶不仅指给客人上杯热茶,而是要有烧的动作,端上来的除了茶之外,还有食品。
平常的日子,家里来了贵客。父亲在客厅给客人泡茶、敬烟,母亲从鸡窝里摸出四个鸡蛋去厨房,烧一锅开水,煮一碗糖水鸡蛋,这就算是给客人烧茶了。当然,假如已经到了做午饭时间,且已经做上了,也可以不烧茶,摸出来的鸡蛋就在正餐里加个菜。
逢年过节的时候,烧茶就讲究很多。
尤其过年的时候,一般的客人来,也会烧茶的。
最简易的烧茶,就是端一碗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蛋,请客人自便。在我们家乡这叫“金元宝”,客人按理至少要吃上一个“金元宝”的,因为这代表财气,大过年的,都会图一个吉利话。
最隆重的烧茶,那是非常讲究的,基本上把农村里能弄出来的好吃的,全部放到一起。底子是鸡腿,鸡腿上面是四个剥壳的五香蛋,上面盖一层面条,面条上面是汆肉片或者汆丸子。
当年农村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主人家热情,客人基本上也知趣。这么丰盛的一碗面,一定不能吃完。
在农村,很多风俗都已经约定了,碗下面的鸡腿,通常是不能动的,因为,春节期间来客多,一人一个鸡腿,谁家也供不起,鸡腿通常都是流通的。金元宝有四个,一般人也吃不完,通常都是吃2个,或者一个不吃。金元宝上的面条和汆肉、汆丸子,这个是可以吃的,因为,这东西不好再往回端,客人不吃,主人家也不好回收。
当然,有些情况下,鸡腿也是可以吃的,假如主人家将鸡腿扯碎放在碗里,这是主人诚心实意让客人吃鸡腿,客人也就没有必要客气,不然,主人家会不高兴的。
大多数情况下,烧茶都是糖水炒米蛋。即一碗糖煮鸡蛋,上面盖上一层炒米。这样的“茶品”,禁忌就少一些,端上来的,就可以直接吃,吃完或者剩几个鸡蛋都是无所谓的,鸡蛋是自己家鸡下的,炒米稍微稀罕一些。
炒米通常是当着年货预备的,农村人家一般都会在年前做炒米。
炒米是炒熟的大米,可炒米不是那么简单的。
炒米一般用的是当年的粳米,煮熟之后拿到外面晒干,这是一个非常劳神的工作,因为冬天温度低,且阳光也不是很强,将米粒中的水分全部晒干,至少需要晾晒十几天,最后都晒成一粒粒的。年前几天,有背着大筛子走村串户的人,他们是专门给人炒米的,炒米是个技术活。
炒米的师傅一般都会带个徒弟,农村人家用的是大土灶,师傅在灶台前炒米,徒弟在灶下塞柴,假如没有徒弟,塞柴的事就得主人家帮忙。
师傅事先往大锅里倒入半锅沙子,然后将米倒入沙子中,抡起大铲子不停地在锅里翻炒,差不多的时候,将锅里的沙子和米一起盛到特制的大筛子里,然后就开始筛沙,沙子漏到锅里,炒米留在筛子里,倒出炒米后,迅速开始下一锅的炒作。
南方空气潮湿,炒米一凉下来,立即装进塑料袋子里,以防炒米吸水受潮。炒米有多种用途,最常见的是打糖和烧茶。
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糖。打糖就是用熬好的糖稀,在锅里化开后,将熟炒米倒入锅中,充分搅拌后,盛起来在盆里压实,最后切成两寸长的方块,这就是年货必备的米糖了,也有人家喜欢球形米糖,他们将炒米拌糖稀后直接捏成球形,打好的米糖也会装在塑料袋子里,以便作为过年期间的零食。
打糖剩下的炒米,在春节期间烧茶用。
现在很多徽菜馆里有一道名菜叫“炒米鸡汤”,将整只老母鸡炖出一锅鲜亮的老汤,老母鸡汤用瓷钵盛着,边上放着一碗炒米。每人先盛一碗鸡汤,在汤上面撒一层炒米。汤喝完了,再开始吃鸡肉。
我觉得当年徽菜没有这样的吃法,这是后来人改良的。
那时候人穷缺油水,见到浮着一层黄油的鸡汤,早已馋涎欲滴,哪还怕油腻呢?更不会劳神费事地在汤里撒炒米,那多破坏鸡汤的鲜美呢?再者说,当年炒米也是挺精贵的,只有过年前,才舍得做炒米,这么好的两个东西混在一起,那多浪费。
不过,徽菜馆都这么说,我也就当着是这样的,就像外地人,都以为安徽人喜欢吃臭鳜鱼,你说,我得怎么解释?
徽菜馆,其实可以烧茶迎客,就像广东馆,进门必先点茶。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