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一个学习后劲十足的孩子?

孩子初中二年级,寄宿制学校,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取得全校第一成绩。有很多家长好奇,一个入学时成绩中下的孩子,如何在一年半的初中学习中逐步提高成绩?在这里,借助怎样培养一个学习后劲十足的孩子谈一些观点。

一是情绪决定学习效率。记得孩子小学三四年级时,因为每天强迫弹一个小时钢琴,孩子总喊着头疼,后来果断停止钢琴练习,每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孩子才逐步摆脱头疼折磨。因为有这段经历,我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研究,也改变了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让孩子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成长。初中选择住校,也是为了让她能够在简单安静的环境中专心学习,她和我说:现在一点烦恼都没有,学习非常快乐。一个没有烦恼、阳光向上的孩子,课堂听课质量好,想不学习好都很难。

二是阅读影响思维能力。一个有丰富阅读积淀的孩子,自然语言丰富、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接受新知快。孩子从小大量阅读各种图书,小学阶段阅读占据了课外生活的主体。她思想成熟度非常高,能够很好理解各种问题,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语文、英语不存在阅读、写作方面障碍;在理科方面,善于动脑筋,遇到难题不打怵。从小只关注课本,课外阅读少的孩子,在初中及以后学习中将遇到很多勤奋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

三是压力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学习是人精神成长的必然过程,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苦差事。很多孩子之所以觉得学习压力大,是因为现在人将目光局限在成绩上,而没有关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让孩子成天在机械的无效的训练中折腾,除了锻炼精准规范之外,思想的自由受到极大局限。但是,学习又不能当成一种享受,要让孩子带着目标去学习,带着兴趣去探索,这样才能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和进步的乐趣。

4474 赞 踩 83评论

分享
举报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我从老师的角度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

观察现象:

每年到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每当班级里进来几个毕业于某所初中,以极高的分数进来的孩子,老师们都会会很头疼。为什么呢?因为后劲不足。虽然入学分数很高,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之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保持好成绩,大部分从这所初中来的孩子,都会成绩下降。

这所初中以严格著称,班主任对孩子的管理严格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所以孩子们在高压之下,经过大量的刷题,在中考中能取得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成绩。然而,一进入高中,环境不一样了,老师的管理方式不一样了,再也不是捧着或打着逼着写作业了,就好像一直被人强行用拐杖架着走路的孩子,一旦拐杖被拿走了,反而不会走路了。

这类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劲不足之一:被强迫学习、自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其次,还有一类孩子,平时学习无比的认真刻苦。几乎压榨了自己的每一分钟时间,别人在放松,他在看书,别人在锻炼,他在刷题,于是保持着一个不错的成绩。等高一升高二之后,一些平时不太用功的孩子开始发奋时,这些刻苦的孩子,反而被超越了。

这类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后劲不足之二:提前学,长时间学形成的短暂优势

优势消失:

对于第一类学生,虽然入学的时候是高分,但是由于长期处在高压的情况下,并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进入高中之后,不能很快的适应环境和学习节奏,知识吸收效率不高,不断的啃老本,等老本啃光了,自然优势消失。

对于第二类学生,虽然他们很刻苦,会通过补课或者自学的方式,提前学习,一旦等别人学到同样的进度时,这种抢跑优势就消失了。而长时间的学习,一旦别的学生也延长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长的优势自然消失。

总结:学习的后劲,第一在于学习的主动性,其次在于会学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讲求效率。

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如何,才能让他们保持后劲,保持先天优势呢?

1.针对初中高压,大量刷题,剥夺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孩子。

作为家长,首先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初中和高中的区别,高中是比拼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阶段,再也不是老师捧着孩子去上学的时期。家长在做好心理建设之后,慢慢放手。注意,要慢慢放手,而不是陡然放手,以督促和引导为主,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引入和班级同学的竞争,比如设定一些奖惩机制,点燃孩子的内驱力。(相关文章,可以参看我的头条里的文章列表)

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更不能让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要挟父母的条件。

2.针对提前抢跑和延长学习时间的孩子。

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别人动起来的时候,这些优势就都不见了呢?很明显,高中学习,不是一个拼时间的事情,而是一件拼效率的事情。如果同一段时间,你的学习效率比别人高,你掌握的知识点多,且牢固,那么就可以用多余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归纳,再去刷一些题目去巩固。我们说有一个“马太效应”,也同样适用于高中学习。越会学习的人,学的越轻松,学的越扎实,成绩越好。不会学习的人,时间用的多,反而效果不明显,甚至陷入恶性循环。所以要让孩子学会学习,打效率战,而非时间战。

最后,如果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后劲不足的问题,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保证孩子的不断进步。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专注于分享学习经验,教育心理,阅读写作等干货。希望得到你的关注,也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全部

2001 赞 踩 328评论

分享
举报

如果想要培养一位在学习上后劲十足的孩子,首先,在学习的关键期之前,即高中或者初中之前,孩子要有足够的畜力,才能在后期看出孩子的后劲,而这个畜力绝不是靠补课、靠刷题就可能畜足的。

我个人认为培养孩子的内动力,学习的习惯、思维方式及自我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占比:

1、首先要培养的是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

成长型思维是和固定型思维相对应的。当一个孩子得了不及格的成绩时,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想:我不够聪明,或者这个是我不擅长的知识点,或者我这次马虎了;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想我的能力还不够,也许是我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式。

很明显,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的不同。

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按照成长型思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鼓励,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对孩子说: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让你不听我的,这个你本来就不行,还不知道多花些时间,不按我说的方法去做。

这样简简单单的、妈妈们常说的话,即否定了孩子,又给孩子贴了标签,让孩子感受不到鼓励,也让孩子没有力量,还告诉了孩子他这个方面不行。

如此的交流,只能让孩子更加地相信自己的弱点就是不可改变的,而不是通过努力可以得到改善的。

所以,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要鼓励孩子,倾听孩子,不给孩子贴标签,同时帮助孩子找到办法和方向。

2、让孩子明白,此刻的不会不等于永远的不会

孩子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或者发育程度的不同,对某个知识点或者学习的内容接收的快慢也是不同的,所以,当孩子不能像某些孩子那样一点就透,一学就会的时候,请告诉并相信孩子:他只是现在没学会,而不是他学不会。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样的结论,给了孩子信心,教给了孩子努力的方向。

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能力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时间管理的能力,生活及学习的规划能力。这两点需要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

当孩子有了时间的管理能力和生活、学习的规划能力,就不会在假期里做不完作业,就不会在考试前不知道如何下手进行复习,也不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不完所有的考试内容。

4、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孩子的世界里不仅仅有学习和成绩,有学习、有游戏、有社交才是真正的生活。当孩子学会了管理自己,也知道如何规划之后,自律,便成了孩子完成所有规划的关键所在。

小宝贝的自律性是从妈妈的提醒和两个人的事先约定开始的,而比较大的孩子的自律性,只能从一点一点地约束开始,妈妈们不要期望“一天建成罗马”,例如游戏的时间一点点地减少,学习的时间一点点地增加等。

自律性需要家长用心的培养和耐心地等待。

其实,最后看孩子的学习时,不是成绩的比拼,是孩子能力和习惯的比拼,好的能力和习惯才能打造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如此,孩子的其它方面也是相对优秀的。

我们的孩子都不会是笨孩子,在关键的时候,有的孩子往往想努力却不得方法,没有方向,所以,从小对孩子思维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力决定一切

展开全部

1838 赞 踩 340评论

分享
举报

我女儿今年中考,现在名校读初中。我说说我这十五年多的育儿经验。
我生女儿时34岁了,经济条件尚可,可以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成长条件。但我的育儿观没有随大流,孩子幼儿和小学阶段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为主。从来没有要求孩子成绩如何,只是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能让不会的题过夜,不会我可以讲。毕竟小学知识简单,还可以辅导。尽量让孩子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从来不上任何辅导班,学习班。特长就学了弹琴和书法。
育儿是系统工程,你前期付出的多,后期就省心多了。我坚持只要没出门就和孩子亲子阅读,这个习惯现在还保持,我和女儿一起读书,一起看大片。两个人有很多共同语言,可以交流思想心得。
从孩子未出生前就几乎天天晚上在网上各电商书店选书。按孩子年龄段选,不要怕花钱,后期都能给家长省回来。家里到处都是书。
我们坚持假期带孩子旅行,小学前看水看山看动物园这种感官感受为主,初中看科技看博物馆看大学这种能引起深度思考为主。鼓励孩子动手实验,鼓励思考。
我自己也给她做榜样,做事要嘛不做,要做就坚持下来。孩子小学到现在成绩很稳定,一直在进步。学习已经不用我操心,但我会帮孩子整理一下错题,整理一下文言文一词多义。
我们这教学一般,初中我把女儿送到大庆一中,名校绝对值得送孩子去读。我每周五晚上去看孩子,乘一夜火车,周日晚上再回来,不耽误周一上班,虽然辛苦,但值得。
女儿进去初四以来,比之前刻苦,成绩就考进前100名了,年级960多孩子。而且一直再进步。之前女儿因为业余时间除了完成作业外,都用来阅读,亲近大自然,做实验,搞创作,并不是很用功。但我们一直给她树立目标,争取做屠呦呦第二。
这个假期学校弯道超车计划很详细,女儿也听辛苦,各项作业从早到晚,但我们还尽量抽时间看看大片,已英语发音为主。一举多得!总结培养学习后劲强的孩子如下几点:
1.课外阅读习惯一定要养成,最好亲子阅读,这样的好处是和父母感情亲密,青春期不逆反。
2.课外书尽量别给孩子看日本动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民族的才是最好的,有利于今后语文学习和写作。书籍类型要宽泛,地理生物历史都要涉及,地理可能选择国内外趣事,历史方面选史记类的小故事,国内外寓言故事,传统演义,小说,外国哈利波特之类能丰富孩子想象力的,中国沈石溪动物小说,这只是我举得几类。实际家里各类书都有最好。
3.培养孩子热爱历史,这点很重要,读史使人明智。孩子从中学到经验教训,思考有深度。语文老师就经常表扬我女儿作文有思想有深度。
4.尽量不补课,让孩子锻炼出来以我学习能力。补课孩子缺乏后劲,又透支身体。节省大量时间储备人文历史等方面知识,初中就大大的省心了。女儿四小科结业全部满分,还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5.鼓励孩子自己的兴趣,不看眼前成绩,不急功近利。女儿小时候天天在家鼓捣,做香水,做果冻,养多肉,抓虫子,种自己小花园,天天忙的不亦乐乎。家长要支持,培养专注力和动手能力,女儿现在化学就学的老好了,还偷偷自学高中化学。
6.和孩子一起看英文片,培养英语听说能力。小时候给她买迪士尼动画片,也买英国BBC拍的片,按孩子兴趣选,中文字幕。初中后我看她自己偷偷看美剧,我就和她一起看,对英语学习很有帮助。女儿刷题少,英语成绩中上,但初二就自己偷偷翻译奇幻英文原版小说,家里也买了不少她喜欢的英文原版小说。英语成绩会越来越好的。中考英语成绩证明,兴趣上来了,刷题就不是问题了。
7.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支持孩子。我们贷款到外地买名校学区房。现在孩子智商都不差,从初中开始,学校管理,师资力量都非常重要了。给孩子选择好的学校非常必要。关系孩子一辈子。孩子如果为了兴趣向父母要一些东西尽量满足,手机游戏除外,我女儿上小学后过生日不要蛋糕,我们这些年陆续给她买了显微镜,电子天平,心脏模型,化学试剂。只要她提出来了,问明用途就买。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保护。
8.做有远见有格局的父母。我们可以不优秀,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保持终身学习习惯,现在我没耐心做孩子物理数学题了,不会的就让她自己问老师,但我为了给她做榜样,我每天坚持写多媒体,发到微信和头条。女儿很佩服我,我们常说不是能力有多强,关键看你能坚持多久。给孩子树立信心,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努力。
9.父母三观要正,要充满正能量。要告诉孩子生在这个伟大时代要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倡导尊师敬老,尊重社会公德这些美德。家庭教育最关键。
以上是我育儿十五年心得体会。点我头条可看我写的自媒体,全部是和女儿成长的故事。
今年受疫情影响,主要以上网课为主,女儿没有补过课,所以也没受什么影响,成绩还比较稳定,最好时考到大榜61名。中考前始终没见过女儿。女儿不让我去看她,大庆管的严,家长从外地看孩子要先隔离,女儿又及其遵守纪律,我也只能听女儿的意见。女儿现在懂的用功,小的时候没有透支过学习的热情,所以现在还比较稳定。一中学校和老师管理好,负责认真,水平高,实在是觉得送孩子到一中读书太正确了。
女儿中考成绩已出来,大庆2.4万考生,女儿611名。我很知足了。我们从未上过任何辅导班,初中四年孩子自己在大庆,爷奶陪读,学习全靠自己自己。养成了自我学习的习惯,初中家长会更省心了。事实证明,不急功近利培养孩子是正确的!
一个家族命运的改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展开全部

1202 赞 踩 73评论

分享
举报

学习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学会了如何做事、做人,孩子自然学习后劲十足。由于我们太过于重视学习本身,关注分数,孩子疲于刷题,忙于考试,以至于忘记了学习的本来目的和意义。

孩子怎样才可以学习后劲十足?其实很简单——具备内驱力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足够了!孩子有了内驱力,不用你天天跟着催他,自己要学习,再辅之以合适的学习方法,想没有后劲都难。

如何培养内驱力,我结合孩子的情况仔细讲讲。

如何培养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学习?

内驱力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的。考不好就暴打一顿,考得好就买买买。孩子屈服于武力或者诱惑,也可以有做到有内驱力的样子,但这种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外力消失,内驱力也容易随之消失。而且随着阈值的变大,这种刺激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这些不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别一种就是主动的,内生的,说到底就是一个远大的志向。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与他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因为他的人生目标早已被他的鼠目寸光羁绊住了。人生就像爬山,最重要的是先给自己定一个高度,如果你只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半山腰,那你就决不可能登上山顶。

但是,对于小孩子,讲道理没有太大意义,主要是听不明白,就算话听明白了也难以做到。其实也不能难为孩子,又有多少做父母的自己能做到?

那该做什么?首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大家讲得很多,我也不再赘述,主要包括:

生活好习惯:注意锻炼,规律作息等等。

道德好习惯:讲文明,懂礼貌等等。

学习好习惯:多阅读,及时完成作业等等。

这些东西也没什么高深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一是需要耐心,二是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言传更要重身教。小孩子多少还是偏动物性的,早期好习惯一旦养成会有巨大的威力,相反后期你要改掉一个坏习惯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我教他阅读,基本上每天吃完晚饭就在书房陪他,一年多的时间,晚上我啥也没干过。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加良好的专注力。现在他书一上手很难放下来,老师一讲话,其他的事很难干扰到他。

其次要明白培养好习惯绝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也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会跟孩子的学习有冲突,做人重要还是学习重要?想清楚了这个在很多问题的取舍上就很明了。

“聪明的孩子不见得人人喜欢,但懂礼貌的孩子人见人爱。”我经常跟孩子说。我极少同意让孩子晚上超过9点钟睡觉(晚上他也没写过作业,一般是自己看书),更是吹牛说将来初中绝不会让他晚上睡觉超过10点。

初三的孩子周末是在家复习还是去医院看望病中的奶奶?这类问题还要问吗?

再就是父母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学习,很多事情与学习无关,但远比学习重要。

只有让孩子懂得责任感,拥有使命感,才会慢慢培养出远大的志向。

孩子做小组长,每天事很多,有时候孩子间还闹矛盾,看起来费时费力还影响学习,孩子自己也抱怨过几次,说不想做小组长了。但我每次都是想尽办法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把事情尽力做到最好。学校的各种志愿者活动,只要时间允许,我也肯定是第一个申请参加。

这些事情看起来都与我无关,我都可以不做。但你做我不做那谁来做?只把学习作为唯一目的,只把清华北大作为最高行动目标,没有一点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孩子将来只会成为一个空心人。

时不时听说清华北大的才子出家当和尚,或者因为心理疾病而厌学甚至退学,为什么?就是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就把考上清华北大作为他人生唯一目标,现在实现了,他还能做什么?没有任何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填补他的空虚心灵,再有才也不过是一个冷酷自私极端之人。

最后就是功夫在学习之外,润物细无声。

小到身边事,大到国际政治,有空就跟孩子多交流,交换看法,引导他去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同志从制裁中兴开始,跟我们的一系列冲突,怎么看?说明什么?

伊朗的高级领导都被人家定点清除了,又怎么看?说明什么?

外公因为中风而住院,做手术不光风险大,而且费用很高,如果有了纳米机器人,那该多好呀。

我只负责摆事实,然后引导他去思考就可以了。我相信这是埋在他心里的种子,终究有一天会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

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有非凡志向,才有非凡成就。

志向是空洞的,让孩子通过学习落到实际行动上。

志向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但不是只凭蛮力就可以做好一件事,学习还要注意方法。

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各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不一样,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学习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样。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一样,方法也就因人而异,但我认为有一些核心的不变的内容。

大量广泛而深刻的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阅读就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通过阅读可以让孩子接触到你平时接触不到的各式各样的人、思想和理论知识。我家孩子极大受益于他的阅读,我以前写了一篇有关阅读的文章可以看看做参考:我准备了10年,为了孩子初高中晚上10点前睡觉,一直快乐学习

多经历多见识

读万卷书的同时还要行万里路。这个不单单是讲出去旅游,好玩,可以带孩子去各种不同的地方增长见识,开拓孩子的视野,激活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斗志。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老少边穷贫困地区,招聘会,展览会。医院,养老院。等等。一般只要有可能,我去的地方我都会带上孩子。

不要怕不好的事情,只要确保孩子安全,相反一些“坏事”,我觉得越早经历越好。因为有些道理靠讲是没有用的,只有他经历过了才能明白。

我们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受小朋友的影响,开始沉迷于游戏。经过努力,现在基本已经克服了。我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我丝毫不担心,5个步骤带孩子脱坑。相反孩子班上有一个同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很厉害,每次考第一,现在五年级了,成绩反了下去了。那天跟他妈妈聊天,说主要原因就是孩子迷上了游戏,孩子说以前都不知道有这么好玩的东西。

每次放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那个小朋友跟别的孩子聊游戏,我其实还是有些担忧。一放学就聊游戏,那你难保他在学校上课时不会想着游戏,回家不会玩儿游戏。如果五年级还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六年级就更麻烦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早早地经历游戏这一考验反而是一件好事。

深入的思考

无论是阅读,还是孩子自己经历的事情,只有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才有可能真正转变成他自己的能力。

比如很多学霸都有错题本,不少家长也让孩子在学着用错题本,但又有几个人仔细地想过,错题本对于学霸的意义是什么呢?错题本的本质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孩子可以快速纠错,能够做到“不二过”,那错题本对他就没有意义。同样,如果你只记错题而不反思,不总结,错题本再多,记得再漂亮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不断循环,指导自己成长

阅读,阅历和反思为自己指明方向。看到书上别人好的方法,现实中看到同学们好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和自己的对比。然后深入思考,不断优化和调整自己的方法。再又去不断的阅读、增加阅历,再反思,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

最后总结一下

培养一个后劲十足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但我们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学习上,学习只是一件事情,做事先做人。

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之不养,身也不修,只顾学习,那是舍本逐末,最终自然也无法实现齐家之目的,更别谈治国平天下了。

做人就得立志,远大的志向是孩子自我成长的强大动力。再配合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孩子自然可以越学越轻松,后劲十足,最终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而华师一附中的竞赛班更是骄傲中的骄傲,每年班上60%—70%的学生会考入清华、北大,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华师一附中竞赛班,学生唯一的目标就是清北。

下面以某年该班的高考成绩分析一下学生的后劲表现在哪些地方,以及如何培养这种后劲。先说明一下,这个回答,我将就所想到的问题,逐步进行一些补充与完善,不太可能一次完成,请大家随时关注,也请大家谅解。

一、该班当年的高考成绩

班上53人,其中,入学时有当年武汉市中考状元(532分,后保送北大),有2 人中考531分。

当年高考,保送清华、北大12人,高考考上清华、北大21人,全班清北共计33人,其中清华17人,北大16人

清华17人中,2人进入著名的“姚班”(即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以科学家姚期智名字命名,清华最“牛”班,全班30人;1人进入“丘班”(即数学英才班,以数学家丘成桐名字命名,全班15人)。北大16人,也有2人进入最好的班级。

后劲足不足,这个班虽不能代表全部,但应该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下面的分析均以该班清北33人为例。

二、后劲足的表现

1、自学能力强。

所谓竞赛班,就是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正常的高中课程学习之外,进行一些学科上的更深的学习与探究,而这方面的内容基本上以大学内容为主,也就是说,要学生在正常学习之外,在老师指导下,自学很多大学方面的内容。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在学科竞赛上取得好名次,对清华、北大的招生是很有帮助的,其中特别优秀者、在全国竞赛中取得好名次的学生会得到保送资格。

2、思维活跃,劳逸结合。

这帮孩子,千万别以为他们是书呆子,他们其实非常活跃、爱搞怪、动手能力强。

物理、化学、生物竞赛中都涉及实验,所以对他们的动手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在这班孩子中,会乐器的不少,有吹笛子的,有吹黑管的,有弹吉他的,有会填词的,有会谱曲的。

而体育场更是这帮孩子撒欢的又一个“战场”。他们班的足球队是学校的“王者之师”;女子百米短跑冠军更是被该班女生“霸占”了3年;高考前仍然在篮球场一挥汗如雨的他们,曾经让班主任为他们担了不少心…

3、自我调节能力强。

竞赛班上清华、北大的机率高,但同时压力也大。高中3年,基本上前两年半是在准备竞赛,后半年用来冲刺高考。一旦竞赛不能取得好成绩,很有可能3年的心血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从这个班上的情况看,学生得有一颗“大心脏”,而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自我调节是一位有后劲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上面提到,这个班上有两位中考531分的学生,这都是当年中考的“探花”,但在竞赛和高考中均双双失利。当然,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考上的大学都还是不错的,但对他们自己而言是失败。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自我排解能力太差,我曾亲眼看到其中一位在某次重要考试前,焦躁地在考场上走来走去,腿抖个不停。

而在那些考上清北的学生中,尽管他们有时也会考得不好,但他们会调节,我曾看到有学生考试后扑到家长怀中痛哭的,或者考完后关闭手机玩“失踪”的,但他们发泄完后,很快能回到学习状态,并在最后取得了好成绩。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后劲

1、让孩子早识字。

因工作原因,我与孩子的家长有较多接触,我曾试图去寻找这些孩子的一些共性,比如是否培优、几年级开始,比如在哪些培优机构学习,比如初中来自哪些学校,等等,但最后发现,这些根本找不到规律,即便是一所一般的初中,但3年后他也可能上清北。

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就是绝大部分孩子识字比较早。在上小学之前,他们很多人识字已达2000左右,有一些甚至超过5000字,一般的图书、报纸,他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基本能独立看完。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与这些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一是素质都很高,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二是很开明,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其中很多孩子报考的学校及专业,都是孩子自己作主的,家长没有干涉。

某次我与班上一名学生聊天,聊到辩证唯物主义,我以为可以轻松“吓唬”住他,谁知人家从其产生根源说起,讲得一套一套;于是我赶紧转移话题,扯到进化论,谁知这一下更着了道,他说到达尔文的时代局限性,这一下我是彻底傻眼了。

不得不说,他们不仅知识面很宽,看了很多书,而且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这,正是我们要对对他们从小进行培养的地方。

3、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这一条专门拎出来强调,可见其重要性。孩子学习如何、后劲足不足、考上什么大学,这些当然重要,可是与孩子的健康、安全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班上的孩子都很优秀,但看得出,有一些孩子是在家长的压力下学习。他们会隐藏自己的想法,按照家长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学习。他们活得很累,他们初中的“好成绩”是在家长的“高压”下取得的,而一旦到了一个更高要求的环境中,他们的缺点就显露无遗。

这个班中,就有孩子要靠药物来压制抑郁症!而且不止一个!甚至有考上清北后因学业问题而想不开的!

近来社会上也经常的类似的负面消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健康和安全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四、几个问题

1、择校的理由

需不需要择校,答案似乎很明确:应该。但择校的理由是什么?教学质量好?

No。这只是表象,是结果。择校的理由在于:给孩子挑选一个合适的环境。

有个观点有点极端,但很有道理:择校其实是在为孩子挑选同学的家长。家长素质在一个水平线上,家庭条件在一个水准上,那孩子们就可能合得来,班级才更可能形成合力。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给他(她)选择一个好的同学群体是非常重要的。

2、奥数的学习

大约小学三年级,学有余力的孩子差不多就开始学奥数了。奥数不同于学校的数学,思路上有根本的区别。

奥数是否要学,社会上有不同的观点。但我认为,还是要学一点奥数。

一是因为,奥数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帮助。华师一竞赛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学过奥数的。

二是因为,奥数成绩仍然是初中、高中择校时的重要的“敲门砖”。虽然相关部门曾三令五申地规定奥数成绩不能作为升学的依据,但实际上现在还不可能做到,甚至从某种上讲,按成绩来更“公平”。

3、城乡差距的体现

前几年华师一是面对全省招生的,除了武汉市的学生外,还会招收一部分湖北省内市县的学生。从这些年的学生成绩来看,城乡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种差距体现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英语学科上。

以华师一竞赛班为例,武汉市的学生相比市县学生,英语成绩普遍高10--20分,而差距的重点在语感和听力,由此可见想见的是,口语的差距更大。

优秀教师向大城市流动,优秀学生向优秀学校集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4、要不要竞赛

无疑,竞赛是通往名校的一条捷径,很多大学自主招生选的就是学有所长的学生,这也是高校与中学的重要区别。中学强调的是各学科均衡,高校则是培养不同研究方向的人才。

在竞赛中取得好名次的学生,能通过自主招生降分录取,各学科的国家集训队更是可以保送清华、北大。

但竞赛是把双刃剑,一旦不能取得名次,对高考就会带来极大冲击,所以竞赛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我调查的这个班,就有一名学生在高一时转出该班,因为他各科非常均衡且稳定,最后以700余分考上北大。

对于竞赛,我认为,压力承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反之则还是走高考之路。

先写到这。码字太辛苦了,觉得我说得在理,就点个赞呗!

展开全部

943 赞 踩 112评论

分享
举报

陪读,陪写作业,陪上辅导班,想尽一切办法,孩子就是对学习提不起劲,那是你还不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孩子绝对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点燃孩子自我教育的心,他才能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才有后劲,这把火就是自驱力

自驱力的培养不是靠提前抢跑,题海战术,奖励惩罚,而是在家庭归属感、学习自主权、胜任感、成长心态上。

家庭归属感

有些家庭的氛围就不适合孩子学习,比如父母二人经常吵架,亲子关系很差,孩子一回到家就要遭受父母的批评和唠叨,导致孩子要用很多精力来应对父母。

一次不理想的成绩,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亲子关系紧张,这会让孩子产生“父母关心的是我的成绩,而不是我”的这种意识。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的孩子是没有归属感,孩子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时刻想逃离,是没有办法唤醒自驱力的。

如果你的上司整天对你指责,同事也对你冷言冷语,你对这个公司有归属感吗?能安心完成工作任务吗?你恐怕能想到的就是赶紧跳槽。

面对一次低分,孩子已经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请多给孩子一份同情。

父母如果要想培养一个有自驱力的孩子,就要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家庭氛围,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唤醒孩子内心自驱力的基石。

学习自主权

有些孩子并不是学习能力差,而是由于父母的长期“控制”或者说“干涉”被剥夺了太多的自主权。所以长期陷入一种“这不是我的事”,“我不需要对此负责”,我只要听从“命令”就好的状态。

“管得严就成绩好,管的松就成绩就差”指的就是这类缺乏学习自主权的孩子。

如果你的领导把他的想法都强加于你,你还会有什么自主权呢?反正即使有事,也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做的,与我没有关系,自然就无法唤起积极和主动。

一些所谓的“好学生”,考上了好大学,一下子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往往会不知道怎么办,沉迷游戏、旷课,被退学,这就是孩子缺乏自主权,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是听从“命令和安排”。

学习本身就是孩子的事,让孩子可以决定自己的事,他要不要写作业,什么时候写,写得怎么样,作为父母可以随着年龄慢慢放权,让孩子担起自己的责任。

生活中,也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能够参与家庭的一些决策,能够承担一些责任,而不是大包大揽,一揽到底。

胜任感

有一项对北京小学生的一个追踪性调查,调查发现在3-6年级成绩优异的孩子中,往往都是“觉得”自己能学好的孩子,而成绩相对普通的孩子“不觉得”自己能学好。

这种“觉得”,“不觉得”就是胜任力,并不是真正把学习搞好的能力,就是“我觉得我能行”的心态,而非局限在成绩单上的体现。长期看来这就是让孩子拥有了学习的后劲,能够不断地迎接挑战,不惧怕任何问题,总能积极面对。

“你在数学上非常努力,就算你这次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妈妈相信你,你距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父母更多地鼓励孩子这种“我能行,我可以”的心态,而不是狭隘的局限在某个科目优异,某次考试的成绩,这才是培养孩子学习后劲十足的关键要素。

这种“胜任心态”到了今后的大学,充满紧张的工作环境,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成长心态

拥有成长心态的孩子并不会过分关注成绩,而更关注学习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也不会依赖任何称赞和褒奖,学习的动机由内而生。

一次考试失利,一道题没有做出来,没关系,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能做好。

与其对应就是固化心态,在这种心态模式下,孩子会把一次考试失败,遇到的挫折,归结自己不够聪明,能力差,天赋不够,否认自己的努力,不想去再去挑战,选择了逃避和退却。

家长要想激发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学会表扬自己的孩子,具体就要表扬孩子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而不是聚焦在具体的分数上。

“为了这次考试,你很努力,爸爸看在眼里,真为你感到骄傲”而不是“这次考得不错”。

最后

学习自主权、胜任感、成长心态,构成了“自驱力”这个三足鼎立的鼎,而家庭归属感则是能让这个鼎立足的基础。

所以要想培养一个学习后劲十足的孩子,父母要做就是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家庭环境下去培养孩子的自主权、胜任感和成长心态,也就是自驱力。

所谓的培养学习后劲十足的孩子,就是把那些学过知识点、做过习题、取得的成绩全部去掉,还剩下的,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东西,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自驱力。

展开全部

770 赞 踩 205评论

分享
举报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可是到了初中之后就慢慢的掉队了,这还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学习的后劲不足,那么在学习中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上保持较强的后劲呢?

首先,学习态度和习惯很重要,学习态度决定能接收多少,学习习惯决定能学会多少。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下滑都是从这两方面开始出现问题的。小学阶段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很难在初中阶段继续保持优势。

其次,基础很关键,学习是一个持续性过程,前一阶段的学习为后期的学习打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后面的学习必然会困难重重,更别说有所突破了。复杂题目就是对基础的综合运用,在题目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提升,要能正确的解答,基础必须要相当扎实,并且能灵活运用。

再次,学习方法很重要,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在学习态度和习惯方面没什么问题,再稍微勤奋些,成绩就会很出色。然而到了初中后就有些行不通了,内容增加,课程增加,时间却很有限,所以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从小就应该注意去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去运用和优化。

此外,思维力才是初高中学习的核心竞争力,发现有些在小学阶段不是很突出的孩子在初中阶段完成了逆袭,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反应快,思维能力强,接受能力强,这是综合学习力的体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比较缓慢和困难,不过在家长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孩子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训练。思维能力与先天遗传和教育都有一些关系,遗传方面的事情无法控制,后期在教育方面多下点功夫也是会有所帮助的。

展开全部

495 赞 踩 43评论

分享
举报

孩子的学习潜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第二,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和较好的思维品质。

第三,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孩子的学习后劲十足,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

那么如何去培养培育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呢?

方法重要,但观念更为重要。

第一,必须认识到:补习惯,比补课重要。与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让孩子去补习补课,还不如专注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育。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补课一样能够学得很好。

第二,必须认识到:关注习惯,比关注成绩重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错,但关注成绩不能只“唯”成绩,更应该把主要精力和心思花在关注孩的学习习惯培养上。因为成绩只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副产品,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了,成绩根本不在话下。

第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关注六个因素。

1.学有目标和方向。凡是真正的学霸,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

2.学有信心和动力。学习积极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动力,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条件。

3.学习自觉自主。真正的学霸,都是那种学习特别自觉自主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家长的操劳和督促。学习的自觉性是良好学习习惯的核心要素。

4.学习专注如一。但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一般都有很强的专注力。学习的过程投入度很高,专心专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专注度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保证。

5.时间观念。但凡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是那种特别珍惜时间,惜时如金的孩子,他们善于利用和支配时间,能够做到高效学习。保证不了时间,怎么能够保证得了学习?时间观念,是搞好学习的基本条件。

6.博览群书。很多人认为读书就是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其实不然,读书不仅仅能增加知识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训练思维,提高孩子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的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换句话说,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总结:要想使孩子的学习后劲十足,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要仅仅只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去揠苗助长。要切实的关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孩子的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蓄积后劲和潜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要想孩子学习后劲十足,必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良好记忆力是学习后劲足的基础。对所学知识记忆不忘,才能温固知新。曾听一位名校长讲,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好,有70%来自于记忆。记忆能力都没有,那来的思维能力。我们不是常听老师斥责一些差生是前学后忘吗?过目不忘这种天赋只有极少部分人具备。因此,加强记忆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二、良好思维能力是学习后劲足的核心。文科的学习,需要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实质上就是能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情景,在情景中去感知人物、情节和环境,从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此基础上,还要训练:①概括能力。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和各部分的内容;②理解品读能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赏析文章,并将自已理解和赏析的内容简练地表达出来。理科学习一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问题要会分析,有哪些已知条件,求解的是什么,由已知到求解还需要什么条件,用什么途径来获取这些条件?每一问题都这样思考,就能形成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二是训练学生一题多解。聪明的老师不是题海战题,而是精题巧练。精题,就是习题要典型,旧知、新知要融合一体。巧练,就是要学生先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然后再运用巳有知识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再去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即巩固了新知又复习了旧知,同时还锻炼培养了孩子思维的灵活性。

三、良好学习习惯是学习后劲足的保证。一是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家长先伴陪监督,过一段时间后就要放手让其自觉。二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书面作业让其独力作,可对观察、动手操作的作业常以包办代替,这是极不好的。一定要让孩子自已观察并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状况及时记录,动手操作的放手让其自已干,锻炼其手脑的灵活性。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取得成绩要及时鼓励。某次考试成绩差了,作业错题多了,不要动辄斥责打骂,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反思。分析反思得有道理,要鼓励,后面的改进措施制定得好也要鼓励,实施措施卓有成效后更要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强的自信心。

有了良好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的孩子就一定会学习后劲十足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家庭里家长是第一老师,我们家长一定要起好模范作用,光指责要求孩子而自已又没起到好榜样作用,那是不行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