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评价“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为什么?

原创2019-04-15 12:08:51·建章君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称赞朱熹说:“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又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针对“宋代理学”,给出了3点重要的肯定:

  1. 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一精心表达的自然体系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宋代哲学家所研究的概念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

  2. 至少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这一点是不可能有疑问的。

  3. 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这与我们一般世俗对理学被污名化后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李约瑟会给宋代理学如此高的评价?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宋代理学在哲学本体论上的成就。宋代理学无论在哲学认识论还是本体论,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与一些人认为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的说法是恰恰相反的。

简单地说,宋明理学是以理、气、心为本体的,这三者本质上是被认为是一回事,并不是三回事。哪怕朱熹曾经提出过“理在气先”的说法,也并非认为“理、气”是可割裂而讲的。

宋明理学从总体而言,其实都是坚持“一元论”的,认为朱熹有“二元论”思想肯定是误解。因为宋明理学是极为注重易学思想的,在“太极生两仪”,两仪总归是同一个太极这一点上是不会犯错的。

这种思想为什么是科学的?因为在探究“太极”,也即世间一切万物的终极本源时,理学并没有走向造物神学的一面,也不是那种简单归结为基本物质元素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是与近代乃至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思想非常相近。

宋代理学,由周敦颐开始,继承先秦“道学”和周易的观念,提出“太极”思想,在探寻“道”的本源,世界的本源时,认为应从“太一”,将宇宙万物化归为一体来看待。

另一理学创始人张载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怎么“合一”?在张载这里,是为“气”。张载认为“太虚即气”,也即表面看无有一切事物的虚空本身即是“气”。这里的“气”显然不能简单认为是“气息”之“气”,更接近的是现代科学的“能量”概念。

其实张载所讲的“气”,更准确地用字其实应是中国先秦古人就已经开始讲的“炁”,这是一种不同于有形的“气”的气。为什么张载不愿意用“炁”这个字呢?我猜这是为了避嫌于道家,因为道家的典籍里经常使用“炁”这个字。“炁”相比于“气”,是更形而上的。但是后来被修仙类的道术典籍过度迷信化的使用。

实际汉字中“炁”的本义,与现代科学所说的“能量”是一个意思。

所以,我们这里要注意张载所说的“气”,其实并不是简单地“气体”的“气”的含义,而是带有抽象的哲学思辨观念,毋宁说是形而上的。

总体来看,张载认为气聚为阴,气散为阳,气聚为物,气散为虚,气聚气散便构成了大千世界。而且“太虚”本身也是“气”,不是说另有离气的太虚,或离太虚的气。

张载《正蒙·太和篇》论述道: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

又说: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我们如果把上述的“太虚”替换为现代物理学的“真空”,“气”替换为“能量”,我们会发现上述思想,是完全符合近、现代的理论物理学思想的。

张载认为“气之聚散於太虚,犹冰凝释於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这相当于认为,物与真空的关系,类似冰与水之间的关系,所谓“知太虚即气”,即是要把真空本身看作就是能量。另外,不能认为所谓的“有生于无”或者“无中生有”的思想是对的。张载认为“无无”,也即不存在绝对的虚无。

要是从这种观点出发,实际上爱因斯坦否定绝对时空的观念,从而逐步发展出“时空弯曲”的概念同样也是应有之义了。因为“物”与“太虚”的差别,在张载这里仅仅只是“气聚气散”而已,并不存在固化不动的“太虚”,“太虚即气”的话,自然会随气聚其散之变而变了。

朱熹

而朱熹进一步提出“理气说”,他认为“气”还是形而下的,还不够形而上,其本质的一面应是更形而上的“理”。这其实也不能说是朱熹的个人发明,因为张载同样也是论性、论理的,只不过后者更侧重于立足于“气”的概念。

朱熹认为“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周易本义》)“易有太极,便有一个阴阳出来,阴阳便是两仪。”(《语类》卷七十五)易“以太极为体,动静为用。”(《文集·答杨子直》)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认为理是根本即道。“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朱子语类》卷一)。

从周敦颐、张载、二程到朱熹,宋代理学家实际上发展出了这样一种思想:理、气是太极的一体两面。

朱熹和张载的思想本质并没有不同,实际上相当于朱熹认为“气聚气散”正是“理”的作用表现,因此“理”是比“气”更本体的,相当于“气”是理之用。但是总体而言,理、气两者是统一的。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就直接归纳认为:“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认为朱熹给理、气分先后是没有必要的。他正确地纠正了朱熹思想中常为后人所批判,所说不够周圆的一个问题,

当然,我们若认真把握朱熹的思想实质,也会发现实际上朱熹所讲的所谓先后,仅仅只是逻辑分析上的先后,并不是指真的理、气在时序上有所谓一先一后的诞生。

心学创始人陆九渊

而与朱熹同时代的陆象山则进一步提出了“心学”,他指出“理即心,心即理”,指出“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在我看来,虽然朱熹与陆象山有两次正式的会面辩论,以及多次书信往来的辩论,但是我认为双方无论是在本体论还是认识上都没有根本分歧,只是在学问的精微处有不同意见。

像张载、朱熹和陆九渊都很明确地反对“无中生有”的观念,认为这类观念不合理,他们认为佛、老都有这个问题。当然,佛、老的基本精神在我看来也并非也即真的认同“无中生有”,其实也与张载的“无无”思想并无二致。只不过理学家普遍对佛、老的哲学抱有看法,有自己的误读。

于是,我们大致不妨可归纳理学核心的本体论思想是:

“理即气,气即理;理即心,心即理”。

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物一元的本体论观念。“理即气,气即理”可以说是“天理”,而“理即心,心即理”可以说是人理,但是“天人”之间是“合一”的。所以“理、气、心”这三者是完全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我们以人身为例,按照理学概念,人体的生理与心理构造可称为“理”,而各种物质组成的总体可称为“气”,认识能力可称为“心”,那么这三种实际上是完整统一的一体,并不是可分别割裂的三部分。也即人体并不是分别由理、气、心三部分组成,而是人体本身是气之所聚,其聚有理,其性为心

这样看来,理学的哲学认识确实是相当科学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