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黄吉赓

发表者:赵东奇

验方

一、止咳化痰汤

组成:蝉衣6g僵蚕、前胡、杏仁、射干、枳壳、桔梗、生甘草(各)9g白前、紫菀、黄芩、柴胡各15g款冬10g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以咳嗽、喉痒为主要表现,中医辨证偏风热或痰热者。

按:本方由止嗽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蝉衣、僵蚕、柴胡祛风清热,化痰解痉,有抗过敏作用:前胡、杏仁、桔梗、生甘草轻宣肺气,祛痰止咳;白前、枳壳下气化痰;紫菀止咳;黄芩泄肺热;射干清热祛痰利咽。全方宣肃敛并用,不但适用于外感咳嗽,又适用于内伤咳嗽兼有外感症状者。

二、加减泽漆汤

组成:泽漆30g半夏、苏子、白前、紫菀、柴胡(各)15g陈皮10g枳壳、桔梗、生甘草(各)9g。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其他疾病以咳嗽、痰量增多为主要表现者。

按:本方由《金匮要略》泽漆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泽漆为化痰逐饮要药,合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苏子、白前降气化痰;紫菀止咳;枳壳、桔梗一升一降,理气宽胸化痰;柴胡、甘草抗炎、抗过敏。可根据痰量多少、体质虚实、病情轻重来调整泽漆用量。对痰多体实者,一般痰量(+)-(++),泽漆30g;痰量(++)-(+++),泽漆60g;痰量>(+++),泽漆90g。

三、平喘定哮汤

组成:射干、桑白皮、半夏、柴胡、黄芩、紫菀、丹参(各)15g炙麻黄5g前胡、款冬花、郁金(各)10g枳壳、桔梗、生甘草(各)9g。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以气急、胸闷、喉中哮鸣为主要表现,辨证偏热证者。

按:本方由《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射干豁痰利咽,麻黄宣肺平喘;桑白皮、柴胡、黄芩、生甘草,清泄肺热,抗炎,抗过敏;紫菀、款冬花、半夏化痰止咳;枳壳、桔梗理气化痰。郁金、丹参活血理气。先生认为临床上单纯寒症已不多见,而多为寒热错杂证或偏热证,在治疗上较单纯寒症为棘手,此方组方立意即在此也。

四、和解清化汤

组成:柴胡15~60g黄芩15~30g半夏15~30g银花15~30g连翘15~30g紫菀15g冬瓜子15~30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肺炎等以热痰为主要表现者。

按:本方由《伤寒论》小柴胡汤合银翘散加减化裁而来。本方取小柴胡汤和解枢机,因痰热较甚,邪实为主,故去人参,合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宣肺透邪;桔梗,生甘草,冬瓜子清肺祛痰排脓;先生根据症轻重调节柴胡,黄芩,银花,连翘剂量;轻证常用剂量为各用15g重证可各用30g。

对曾用过一般清热化痰药或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不显者,选用重剂柴胡、黄芩、银花、连翘常可获效。在使用时配以半夏,既可化痰,又可监制药物过凉之弊。

用药特色

一、善用地龙,平喘治咳

地龙性咸寒降泄,具有平喘通络的功效。先生认为由于其性寒,且水煎剂和干粉口服有特殊的腥味,在常规剂量时(6~9克)上咳平喘效果不佳,若加大剂量易致消化道副作用,特别是小儿和老人脾胃功能差的患者,难以接受。为此先生不断进行地龙剂型改革,先后用地龙注射液、复方龙星片、地龙口服液等治疗慢支、哮喘,取得较好疗效。

二、重用泽漆,化痰消饮

泽漆,始载

《神农本草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本草纲目》记载“泽漆苦,微寒,无毒”。《金匮要略》中以泽漆汤治疗“咳而脉沉”之痰饮咳嗽,先生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它确定是一味疗效确切的止咳、化痰药。泽漆的提取物晶Ⅰ、晶Ⅱ是泽漆中的止咳化痰单体,泽漆浸膏、泽-6粉能使痰中酸性粘多糖纤维、气管粘膜脱落上皮细胞及坏死上皮细胞减少,提示其化痰作用,D晶祛痰效果显著,D粉药理上祛痰作用很好,但腹泻副作用大。在观察中发现除D粉外的其他提取物,患者服用后易出现口干反应,说明性偏温,尤以D晶为著,有温化痰饮作用;D粉全组发生腹泻,却无口干反应,说明性寒凉,有峻泻逐饮作用。泽漆的常用剂量为30~60g。

泽漆水煎剂及浸膏经长期观察,未见有攻泻逐水作用,并且通过对心、肝、肾、造血系统的功能进行治疗前后检验,未见有毒性反应。泽漆的副反应以胃部不适、口干、头晕为主,发生率为6.08%,所以对素有胃痛、或年老体弱、脾胃虚弱者应慎用或用小剂量。曾有用药不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报道。

三、麻黄和麻黄根----宣敛并用

麻黄是治疗肺系疾病的要药,既能解表,又能平喘。在使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剂量:麻黄用药,因应地应时应人而斟酌定量。对城市人、体质虚弱、老人、幼儿应注意剂量。特别在慢支的治疗中,由于病人年龄偏大,且常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或有前列腺肥大史,用量不宜大,一般在3-6g。

麻黄量大,易耗伤肺气,并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失眠,排尿不畅,尿频等症状。故在使用前,要询问病史;对长期使用者,剂量不宜大于5g。

2)选药;发汗散寒解表,可用生麻黄,其辛散作用较强;宣肺平喘定哮,多和炙麻黄。3)麻黄与白芍或甘草合用,可减少其副作用。麻黄根,古人认为其专主止汗。到了70年代,有麻黄根止咳化痰平喘的报道。据先生经验,麻黄与麻黄根同用,既共有平喘宣肺之效,又能互相监制,如麻黄发汗,麻黄根敛汗,麻黄升压,麻黄根降压。对咳喘伴汗多的病人,两药经常合用。对于不能耐受麻黄者,可用麻黄根来代替。

四、蝉衣与僵蚕----祛风抗敏

蝉衣,甘寒,入肺,肝经。有散风热、利咽喉、退目翳、定惊痫的功效。药理实验证明有镇静作用,能降低横纹肌的紧张度,又能降低反射反应,并具有神经节的阻断作用。僵蚕,咸、辛、平,入肺、肺经。其长于熄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药理分析:僵蚕所含的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并有杀菌作用。先生常用两药治疗肺系疾病,他认为两药既能清宣肺气,疏散风热,又能镇静解痉,并具有抗过敏、抗病毒的作用。疏风祛痰利咽,可配伍牛蒡子、桔梗、甘草;清热止咳可配伍连翘、柴胡、黄芩;咳嗽日久,仍伴喉痒,为风邪恋肺不解,可配伍天竺子、腊梅花宣肃并用。清热平喘可配伍射干、麻黄;疏风凉血,利湿止痒,可配伍丹皮、白藓皮、地肤子;清热明目止头痛,可配伍桑叶、蔓荆子。

五、全蝎与蜈蚣----通络平喘

全蝎,为治风要药,有熄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之功;蜈蚣,善于搜风通络而解痉,解毒止痛。临床上经常合用治疗急、慢惊风,破伤风,风湿痛,头疼,疮疡肿痛。先生常用两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他认为哮喘发病的特点为突发性、阵发性和反复性,类似于风“善行而速变”的特性,所以在治疗时加入两药,常获良效。先生认为祛风解痉药有抗过敏和缓解支气管并挛作用,对于顿咳也有一定的效果。

证治经验

一、咳嗽的诊治心得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辨证首分外感内伤。外感咳嗽,病起于暴,有六气形症可据;内伤咳嗽,大多渐积而成,每有五脏相胜、五邪相并之症;咳嗽辨证,次辨咳声清浊,痰色形质,而分虚实寒热;但久咳之人,往往虚实寒热错杂,应四诊合参,正确判断。治咳之要:治外感咳嗽,药不宜静,静则留邪不解;治内伤咳嗽,药不宜动,动虚火上浮,切忌温燥劫阴,苦寒滋腻之品。

二、治痰饮者,护固脾胃为要

先生常云:“治痰饮不治脾胃者,非其治也”。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咳喘反复发作者,肺脾肾已虚,复加经常服用各种药物,更伤脾胃,往往出现纳呆、腹胀、嗳气、便溏等症状,故在治疗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二便等情况,以审脾胃状态;调理脾胃以四君子为基础,痰湿内盛,痰多苔腻者加厚朴、陈皮、半夏、苍术等燥湿化痰;气滞不畅,加炙鸡内金、莱菔荚、焦楂曲等消导食积;脾阳不足,胃中虚寒,倦怠、便溏加理中丸温运中阳;肝胃火旺,嗳气泛酸,加黄连,吴茱萸,海螵蛸降逆;胃阴不足,胃痛隐隐,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者加沙参、麦冬、玉竹、芍药等养阴益胃。在治疗时应注意下列方面:1)病邪偏盛,脾胃功能减弱时,急则治标,药物选择上尽量避免克伐胃气之品,或适当佐以健脾和胃之品;2)虽病邪偏盛,但胃气大伤时,以调治脾气为主,祛病除邪为辅,冀脾胃得健,气血得生,正气复而能达邪;3)迁延期扶正达邪,先从扶脾着手,缓解期益气健脾补肾同治。

三、.治痰饮者,理气活血为助

咳嗽反复发作,肺气阻塞,痰气交结,日久气滞血瘀,临证时常见病人舌质偏暗,或有瘀斑,口唇发暗,胸膺胀闷,疼痛,后期由于痰饮凌心,心阳不振,心脉痹阻,出现面、唇、舌、指甲紫绀,甚则出现喘汗欲脱,亡阴亡阳的危局。所以在应用治咳、平喘、化痰、定哮、扶正固本诸法时可以加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之品,此乃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气行血也行。早期应用,可助肺气得宣,气机升降正常,防止病情迁延;后期应用,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维持正常。根据近年国内研究证明,活血化瘀法对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肺组织血液供应,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防止肺气肿、肺心病的产生,均能起到良好效果。理气之品,可选用枳壳、枳实、厚朴、陈皮、香附、沉香、降香等。活血之品,可选用丹参、郁金、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牛膝、丹皮等。

医案

[B]案一、潘××,女,49岁

初诊:94年3月29日

干咳2周,伴声哑。

咳(+++),痰(-),喉痒,胸微闷,喘(+),纳减,口干欲饮喜温,二便二日一行。

查诊:苔微黄腻,质暗红,少津,脉小弦滑(80次/分)

辨证:风邪恋肺,挟有痰热

治法:清宣肺气化痰

方药:治咳二方加味

射干15g蝉衣6g炙僵蚕10g杏仁10g白前15g前胡10g紫菀15g款冬花15g炙百部15g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桃仁10g郁金10g生谷芽15g麦芽15g7剂

二诊:94年4月4日

服药3天见效,咳(++6次/10分),喉痒,痰4~5日,小,黄,欠畅,喘(-),胸闷(-),纳平,口不干,大便日一行,干结,苔薄白,质淡红,欠润,脉小弦(80次/分),治拟原意再进,上方+天竺子15腊梅花5续服7剂。

诊断:咳嗽(风热)

急性支气管炎

按:风邪恋肺,痰热内阻,肺失宣降,授予宣肃并用而化痰热服药3天见效,咳嗽显减,前法合度,治宗原意

案二、沈××,女,60岁

初诊:93年12月22日

主诉:咳痰14个月伴小溲自遗

病史:反复咳痰14个月,曾反复应用抗菌素:青霉素静滴,先锋4号、6号,诺氟沙星等口服,症情反复不愈,近半年来在其他医院服中药,症状来缓解。现诊:咳嗽++,痰二口(小),白,不爽,有时喉痒,胸闷,喘(+),胃纳尚可,服中药大便已畅。

查诊:苔根腻微黄,质暗红,脉小弦滑(104次/分)

辨证分析:风邪痰热阻于气道,肺失宣发肃降之职

治法:治拟清宣肺气,肃肺化痰

方药:治咳二方加味

蝉衣6g僵蚕10g前胡10g杏仁10g白前15g黄芩15g柴胡15g竹沥半夏15g郁金10g枳壳9g

桔梗9g生甘草9g射干15g款冬花15g陈皮10g天竺子15g腊梅花5g炒谷芽15g麦芽15g

7帖

诊断:咳嗽(偏热)

慢性支气管炎

二诊:93年12月29日

咳痰减轻,咳(+),痰(-)胸闷,气喘,口干亦减。苔淡黄腻,质暗红,脉细滑(104次/分),原方再服7贴,龙星片4#3/日

三~七诊:咳嗽+,时伴咽痛,痰(-),喘(-),纳平,以治咳二方为主,胃脘嘈杂,加海螵蛸,大便偏烂加生米仁、熟米仁,孩儿参,白术,茯苓等健脾之品,并逐渐参入杜仲,枸杞子等补肾药以标本兼顾。

八诊:94年3月10日。偶咳,痰(-),咽痒除,腰酸痛,苔薄质暗,脉小弦滑(100次/分),转拟健脾益肾,佐以宣肺化痰。

黄芪15g党参10g茯苓15g当归10g女贞子15g杜仲10g淮牛膝10g丹皮10g泽泻10g白术10g枸杞子10g白芍15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生米仁、熟米仁(各)1514帖

95年1月5日随访:停药已有7月,症状缓解未发,偶咳,痰(-),乏力腰酸痛,纳平大便偏干结,每日一行。苔根淡黄腻,舌欠润,脉细尺弱,年届花甲,肾气已衰,治拟和肾益气,佐以化痰。

黄芪15g孩儿参15g生地15g天冬、麦冬(各)9g玄参10g茯苓10g枸杞子9g石斛10g苁蓉10g怀牛膝15g升麻5g生白术15g紫菀15g款冬花10g枳实9g桔梗9g甘草9g

14帖

龙星片4#3/日

按:患者一年余来反复咳痰,经反复应用中西医药物不能控制而来就诊。中医辨证属于风邪痰热阻于气道,肺失宣发肃降之职,治拟清宣肺气,肃肺化痰为先,选用治咳2方加味,一周后症状减轻。患者年届花甲,肾气已衰,肺气不足,而致反复感邪不愈,《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服药二月后,咳嗽基本已除,古人在咳嗽减少后,逐渐加入益气固表补肾之品,扶正祛邪,标本同治。最后进入健脾益肾,扶正巩固阶段。经治其5月,症状缓解未发。

案三、谭××,男,60岁,门诊号中/5860

初诊:94年12月8日

主诉:干咳5月,伴咽喉干燥。

病史:反复干咳5月,吸入烟油气味则咳甚。现诊咳嗽++,痰(-),有时咳引胸痛,喘(-),哮(-),纳可,口干欲饮喜冷,大便润畅

查诊:苔淡黄腻,中少津,脉小弦滑(100次/分)

辨证:燥邪犯肺,肺失清

肃治法:疏风清肺,润燥化痰。

方药:治咳二方加味

蝉衣6g僵蚕10g杏仁10g前胡10g白前15g柴胡15g黄芩15g竹沥半夏10g紫菀15g款冬花10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

桑叶、桑白皮(各)10g桃仁110g南沙参、北沙参(各)15g炙百部15g川贝粉(分吞)3g梨皮2只生谷芽、麦芽(各)15g7帖

诊断:中医咳嗽(秋燥)

西医气管炎

二诊:94年12月15日

夜咳++,余症如前,原方+天竺子15g腊梅花5g7帖,银芩片3#/日

三诊:94年12月22日

服药三天症减。夜咳已止,日咳亦少。纳可,胸痛亦止。苔微淡黄,中苔少,脉小弦滑(80次/分),原方7帖,生脉饮1支2/日

四诊:95年1月5日

偶咳,口微干,余无不适。苔淡苔腻,脉小弦(72次/分),转拟补肾益气,佐以化痰利咽清热。

黄芪15g党参10g茯苓15g当归10g女贞子15g杜仲10g淮牛膝10g丹皮6g白术10g泽泻10g

射干15g枳壳9g桔梗9g黄芩15g柴胡10g生甘草9g14帖

生脉饮1支2/日左归丸5g2/日

按:乃因风燥之邪犯肺,久恋肺经,耗伤阴精,肺失润降。经用疏风清肺润燥化痰之法,治咳二方加味,七剂无效,再增入天竺子,腊梅花止咳之剂,3天后咳嗽减轻,1周后咳嗽得止。方中加入生脉饮,益气养阴,标正兼治,继服14天,症情稳定,转入培补脾肾,以固其本。

案四、宗××,女,42岁,门诊号中/2087

初诊:94年11月17日

主诉:反复咳痰一年余,伴咽痛。

病史:咳+++,痰10余日(小)色白,有时带微黄,欠畅,喉痒,胸闷,喘(++),夜时(±),不能平卧,纳平,口干饮多喜温,大便日行1-2次,溏烂。

查诊:苔淡黄,质偏暗红,脉细滑(80次/分)

辨证:风邪恋肺,痰热内阻,肺失宣肃。

治则治法:宣肃并用而化痰热。

方药:治咳二方加味。

蝉衣6炙僵蚕10g前胡10g苦杏仁10g白前15g紫菀15g半夏15g柴胡15g黄芩15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款冬花15g百部15g桃仁10g郁金10g丹参15g生米仁、熟米仁(各)15g炙鸡内金10g

7帖

敷贴3方,外敷穴位。

诊断:咳嗽(痰热)

慢性咽炎,支气管炎

二诊:94年12月1日

服药3天,咳嗽显减。黄痰亦减,咯出较畅,喉痒减少,喘(-),可平卧,口干咽痛,服汤药后有胃脘隐痛,便溏,苔微淡,黄腻,脉小弦滑(80次/分)

治拟原方加入和胃之品,原方减百部、生谷芽、麦芽,改竹沥半夏20g加黄连3吴茱萸、海螵蛸15g徐长卿(后)15g

7帖

穿心莲内酯片4#3/日

三诊:94年12月22日

服药症状续减。因出差停药2周,症情稳定。

咳(+),痰2~3日(小)白厚,易咯,喉痒(-),咽微痛,胸闷胃痛已除。纳可,口微干,苔淡黄微腻,舌欠润,暗红,脉弦尺浮(72),转拟健脾化痰和胃,以益胃气为主。

太子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5g陈皮10g竹沥半夏15g泽漆20g枳壳9桔梗9g生甘草9g杜仲10g枸杞子10g川续断10g潼蒺藜、白蒺藜(各)10g菟丝子15g柴胡6g升麻6g黄连3g吴茱萸1g煨木香9g生米仁、熟米仁(各)15g丹参15g郁金10g徐长卿10g

7帖

穿心莲内酯片3#3/日

四诊:12.29

近日稍有喉痒,余症如前,胸闷不舒而稍增,口干鼻热喜热饮,苔根淡黄腻,质偏烂红,脉细(72次/分),治拟原方加佛手10g射干15g改郁金15g去菟丝子徐长卿续服7贴

按:患者反复咳嗽一年多,久治不愈,风邪恋肺,痰热内阻,轻用宣肃并投而化痰热的治咳二方加味,用药3~4天后症状显著减轻,但出现胃脘隐痛,便溏,这说明患者由于子病及母,脾气已衰,化痰止咳之品可伤胃,引起胃病发作,而减少化痰止咳之品,加入和胃之品,使胃痛胸闷消除,进而以培补脾肾,佐以肃肺化痰以巩固疗效。

案五、徐××,女,80岁,门诊号中/2118

初诊:94年11月7日

主诉:经常咳痰伴气喘2年余。发热2天,伴鼻塞,喉痒。

病史:发热二天(T37.4-38℃),咳+>++,痰+(中)白粘泡易咳,喉痒,喘(-),哮(-),纳差,口不干,大便正常,有胃痛,嘈杂史,因服西药(抗菌素,磺胺药,退热剂等),引起皮疹用强的松2#

tid-2.5mgBid已一周。

辨证分析:风邪引动痰饮,肺气宣降失司,邪阻肌肤,通体作痒。

治则治法:轻宣肺气,肃肺化痰,祛风胜湿止痒。

方药:黄氏治咳方合化痰方加减。

蝉衣6炙僵蚕10g杏仁10g前胡10g竹沥半夏15g泽漆20g紫菀15g款冬花10g射干15g黄芩15g柴胡15g白前15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白芍10g丹参15g桃仁9g乌梅9g防风9g地肤子10g白藓皮9g陈皮10g朱茯苓、茯神(各)15生谷芽、麦芽(各)15g

7帖

诊断:中痰饮咳嗽瘙痒(痰湿型)

西慢支(急发)阻塞性肺气肿,药疹

二诊:94年11月24日

代诊:服药3~4天后热退,咳痰亦减,纳稍增,皮肤作痒减轻(服中药后即停强的松),前法奏效。高年中气不足,故拟原法加入益气健脾之品。

原方加孩儿参15g茯苓15g生白术10g

14帖

三诊:94.12.8

鼻塞流涕咽痛一周,伴咳痰加重。咳++,痰++(小)白粘,欠畅,喉痒,胸闷,喘(+),痰鸣,可以平卧,纳不减,口干饮多喜冷,大便烂,日行1~2次,苔微淡黄腻,质暗红,脉小弦滑(92次/分)。复感风热之邪,肺失清肃,转拟祛邪为主。黄氏治咳方加味

蝉衣6g炙僵蚕10g杏仁10g前胡10g白前10g竹沥半夏10g黄芩15g柴胡15g紫菀15g款冬花10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射干15g防风10g白芍15g地肤子10g白薢皮10g丹参30g生米仁、熟米仁(各)15g莱菔荚30g麻黄根9g

7帖

穿心莲内酯片3瓶3#3/日

四诊:94.12.15

穿心莲内酯片5瓶3#3/日

玉屏风冲剂×3盒1包3/日

五诊:94.12.29

代诊:咳+,痰10日(小)白粘,易,喘(-),身痒减。

原方去白藓皮加仙灵脾10g

菟丝子10g

14帖

六诊:95.1.12

咳痰续减,痰涎稀薄(小),气短,纳平,两少腹作胀10余天。矢气亦多,大便日行1-2次,质烂,有时腹痛,便后得减。苔淡黄腻,质偏暗红,脉小弦滑(84次/分)。转拟健脾温中化饮。健脾化痰方加味。

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5g半夏15g陈皮10g紫菀15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款冬花10g柴胡10g郁金10g制香附10g炒防风9g白芍15g丹参15g炮姜炭5g焦山楂、六曲(各)15g14帖

七诊:95.1.26

代诊:白天偶咳,余症如前,上脘作胀一周,矢气较多,大便日行1-2次,不成形。

原方-白芍,加煨木香10g

14帖

八诊:95.2.9

代诊:咳痰不多,纳增,腹胀已除一周,大便如前。转拟培补脾肾为主。

原方改党参15g

白术15g

加补骨脂10g

14帖

随访:93年同期,咳痰,喘息反复发作持续2月余,今年至今未发作。本患者因咳嗽,气喘发作,而用西药出现药疹,不能服西药,改投中医治疗。服中药后症状逐渐好转,今冬春症情稳定未发。

按:耄耋之年,中气早虚,施运失职,痰饮内生,复感外邪,更兼邪滞肌肤,表里同病,宗经旨“急则治标”,治拟当先轻宣肺气,肃肺化痰,祛风胜湿,投黄氏治咳化痰方,六周后咳痰症状取得临床缓解,继因重用白芍,偏于寒伤,症见少腹作胀时有腹痛,矢气增多,故去芍药加木香以温中,一周后诸症消失,转入温补脾肾巩固疗效。

案六、李××,女,68岁,门诊号71255

初诊:95.12.14

主诉:干咳3~4月

病史:咳+++,喉痒,喘哮(-),纳平,口干饮多,夜尿频频,大便1~2日一行,质软,曾用多种抗菌素无效(口服鱼腥草片,先锋6号×2周,丁胺卡那(肌注)3天×2次,青霉素50单位

5天×4次)

查诊:苔根淡黄腻,舌少津,质暗红,脉小滑(100次/分)

辨证分析: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肺阴不足。

治法:宣肃并用,化痰止咳,佐以养阴润燥。

方药:咳二方加味

蝉衣6g炙僵蚕10g前胡10g杏仁10g紫菀15g白前15g射干15g款冬花15g黄芩15g制半夏10g柴胡15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天竺子15g腊梅花5g胡颓叶20g丹参15g桃仁10g郁金15g麦冬15g南沙参15g梨皮2只7帖

诊断:中医:咳嗽(燥邪犯肺)

西医:急性支气管炎

二诊:95.12.21

服药当天见效,咳嗽减少。现诊:偶咳伴喉痒,口干欲饮,大便如前,夜尿减少,苔淡黄腻,质暗红,脉小滑(100次/分)。前法奏效,治拟前方增益养阴之品。

上方-天竺子,腊梅花,加功劳叶15g

北沙参15g

7帖

按:本例患者,咳嗽较剧,曾多次用抗生素无效,说明是与过敏有关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方用蝉衣,僵蚕,宣肺疏风而抗过敏,利咽喉,柴胡,黄芩,生甘草,清上焦热而抗过敏。因咳嗽日久,故拟宣肃并用,方用加天竺子,腊梅花,胡颓叶,风燥邪犯,肺阴受损,更加入养阴润肺之麦冬,南沙参,梨皮。患者用药当天晚上见效,咳嗽明显减轻,一周来诊时,偶咳,症见显效。于原方中再参入功劳叶,北沙参润肺滋阴巩固之。

案七、高××,男,37岁,门诊号94/25725

初诊:94.11.25

主诉:每秋(9~11)喘息不得平卧20余年。

现病史:咳+,痰10余日(中)白粘,易咯,喉痒。喘(+),夜哮(+),纳平,口不干,大便干结,1-2日一行。

查诊:苔薄腻微黄,质暗红,脉小弦滑(88次/分)

辨证:痰热恶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挟有瘀血。

治法:清热化痰,平喘定哮,活血祛瘀

方药:平喘定哮二方加味。

射干15g炙麻黄5g黄芩15g柴胡15g桑白皮10g前胡10g竹沥半夏15g紫菀15g款冬10g枳壳9g桔梗9g生甘草9g泽漆30g丹参30g茶树根30g赤芍、白芍(各)10g丹皮9g郁金15g

桃仁、杏仁(各)10g炙苏子15g生谷芽、麦芽(各)15g7帖

复方龙星片4#3~4/日润肠片5#qN

诊断:哮证(痰热挟瘀)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二诊:94.12.5

咳嗽,咳痰,气喘显著减轻,刻下:咳(-),痰(-),喘(-),哮(-),纳平,大便日行1~2次,已畅,口不干,夜尿1~2次,腰酸,冬天畏寒,动则汗出,易反复感冒,鼻塞流涕。苔微黄腻,质暗红,舌少津,边有齿印,脉小弦滑(80次/分)。

哮喘反复日久,耗散肺气,损及阴津,肺卫不固,易感外邪,引动痰饮,乃致复发,治拟益气固表,补肾养肺,佐以消痰化饮之剂。治予膏方润之。扶正化痰定哮方加味。

生晒参(另炖)50g炙黄芪150g生地、熟地(各)150g淮山药150g南沙参、北沙参(各)150g女贞子150g制黄精100g甘枸杞子100g全当归100g广陈皮100g功劳叶150g制首乌150g五味子50g鹅管石300g炙麻黄50g射干150g炙苏子150g炙紫菀150g款冬花100g杭白芍100g炒防风100g前胡100g炒黄芩150g软柴胡150g泽漆150g枳壳90g桔梗90g郁金100g肉苁蓉100g升麻60g怀牛膝100g徐长卿150g阿胶(烊)150g冰糖(烊)500g

上药用冷水浸透一夜,熬三汁,沉淀,滤过,浓缩,加阿胶(用陈绍兴酒烊)白冰糖放入汁内溶化收膏。每日早晚各一匙空腹用开水调饮,如遇感冒,消化不良,哮喘发作时,均应暂时停服,当以对症治疗。

按:哮喘痰热之证,药用清化痰热,平喘定哮法,七剂后症状得以控制,表证已解,宗经之旨“缓则治本”之义,当予益气健脾补肾为主,佐以清化痰热,制膏方调之。

(0)

相关推荐

  • 【黄吉赓:加减泽漆汤-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

    加减泽漆汤(黄吉赓) [组成]泽漆15〜150克(原文所载剂量,建议从小量开始) 制半夏10-30克 陈皮10克 紫菀15克 白前15克 桂枝9克 生姜3片 黄芩15克 桔梗9克 枳壳9克 甘草9克 ...

  • 黄吉赓诊治痰饮咳嗽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黄吉赓教授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尤其对痰饮咳嗽的诊治,颇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善用泽漆     <本经>记载:泽漆味辛.苦,性微寒,有小毒 ...

  • 黄吉赓证治经验

    一.咳嗽的诊治心得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辨证首分外感内伤.外感咳嗽,病起于暴,有六气形症可据:内伤咳嗽,大多渐积而成,每有五脏相胜.五邪相并之症:咳嗽辨证,次辨咳声清浊,痰色形质,而分虚 ...

  • 『名医验方』名医黄吉赓验方

    验方一.止咳化痰汤组成:蝉衣6g  僵蚕.前胡.杏仁.射干.枳壳.桔梗.生甘草(各)9g  白前.紫菀.黄芩.柴胡各15g  款冬10g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以咳嗽.喉痒为主要表现,中医 ...

  • 黄吉赓验方

    一.止咳化痰汤 组成:蝉衣6g  僵蚕.前胡.杏仁.射干.枳壳.桔梗.生甘草(各)9g  白前.紫菀.黄芩.柴胡各15g  款冬10g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以咳嗽.喉痒为主要表现,中医 ...

  • 黄吉赓医案

    案一.潘××,女,49岁 初诊:94年3月29日 干咳2周,伴声哑. 咳(+++),痰(-),喉痒,胸微闷,喘(+),纳减,口干欲饮喜温 二便二日一行 查诊:苔微黄腻,质暗红,少津,脉小弦滑(80次/ ...

  • 黄吉赓

    证治经验 一.咳嗽的诊治心得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辨证首分外感内伤.外感咳嗽,病起于暴,有六气形症可据:内伤咳嗽,大多渐积而成,每有五脏相胜.五邪相并之症:咳嗽辨证,次辨咳声清浊,痰色形 ...

  • 黄吉赓加减泽漆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医案

    编辑:天鱼   来源:养生之家   发表时间:2019-07-28 22:31:32 养生之家导读:黄吉赓加减泽漆汤化痰消饮,止咳宣肺.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黄吉赓加减泽漆汤治疗慢性 ...

  • 名医经验:吉良晨治疗阳痿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吉良晨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近五十年,对中医学有着较深的造诣,尤其诊治阳痿之疾,有其独特的见解,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一.从肝论治 阳痿是指男子阴茎痿弱不用, 临房不举,或 ...

  • 【黄吉赓:加减泽漆汤-急慢性支气管炎扩张哮喘】

    加减泽漆汤(黄吉赓) [组成]泽漆15〜150克(原文所载剂量,建议从小量开始) 制半夏10-30克 陈皮10克 紫菀15克 白前15克 桂枝9克 生姜3片 黄芩15克 桔梗9克 枳壳9克 甘草9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