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相亲的成功率
宣宣
如何提高相亲的成功率
相亲经常让你尴尬,让你困惑,让你失望。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有很多原因,你没有来找你宣宣咨询,所以不能给你一个适合你的答案。所以,这里讨论一个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把选择性当成主动性。
什么是选择性,什么是主动性?
说一个让宣宣顿悟的时刻。当初宣宣在 “国际主流媒体” 工作的时候,当然要读一些传媒的书。其中一本当中讨论了遥控器。
电视观众使用遥控器选择电视频道,观看电视节目,我们的确可以说,他们有选择性。但是,我们能说他们有主动性吗?
他们没有。
主动性是你能够对你选择的对象有影响力。这个你在对主流电视媒体当中不大可能展现吧?如果不能,选择性就不能证明主动性。
你只能在媒体提供的内容中选择,这样节目是传媒分拆观众的筛选器,然后电视台把筛选好的观众群卖给广告商。这是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对你而言,你的娱乐需求被满足的本质,是在你愿意看电视的时候,选择了一个相对你不讨厌的节目。你也不能把这个本质看成是主动性的表现吧?
那么思考题来了:我们在网络媒体上 “主动寻找” 奇葩说观看、发弹幕、社交媒体评论,这是主动性吗?
理解主动性的另一个角度是你使用媒体有自己的目的。
比如,你特意选择一个股评节目,按照股评家的意见反向操作。这是主动性。
你是不是烦了?宣宣马上说回相亲。
上面的道理总结一下,相亲是流量思维,是用见很多人的办法发现一个你喜欢的。这就是误把 “选择性” 当成了 “主动性”。
那么如何在相亲中展现你的主动性呢?三个方面。
第一,主动告知你的路线图
相亲是解决自己的工作圈层过于单一的问题,所以要利用相亲击穿圈层。但是遇到一个新的异性,不能以结婚为目的来交往,那么会遮蔽你的眼睛,只用一种标准来评价对方,造成自己也进退两难。
要告知对方你的交往阶段的路线图,你没有负担了,对方也没有负担了。角色一旦有了共识,就没有心理包袱了。
路线图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当然是你确定。如果让宣宣来建议,那就是下面这 5 个阶段:玩伴 —— 床友 —— 恋人 —— 同居 —— 结婚。
玩伴是一起出去玩儿的伙伴,单独集体都可以,相互交往没有压力。不上床,就是普通朋友。
床友是可以上床的朋友,但是不承诺性伴侣的唯一。双方互有好感,但是并没有相互锁定。和约炮不同,约炮只是为了性,相互没有义务。床友是朋友,是可能发展下去的朋友。如果上床之后,发现对方在床上不行,就不再上床了,但也不耽误做朋友。
恋人是相互确认是对方是自己的唯一情人。是有爱情的,也是有义务承诺忠诚的。此时,恋人关系在双方同辈的社会关系中是公开的。
同居是一种类婚姻关系,不但是婚姻生活的预习,也是双方社会关系网络的融合。就是说,双方父母是知道的。建立婚后的交往模式是其中重要的尝试内容。
结婚是法律认可的正式关系。心理上,是双方连接深化的表现,是公开承诺的法律关系,是准备养育后代的制度性准备。
熟悉西方文化的你肯定知道,这个 5 个阶段是参考了西方的特别是美国的约会文化,区别 hang out 、seeing 和 dating 的不同,相互有了共识,就有了适当的行为规范。
如果对方不接受怎么办?放弃呗。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
第二,主动发起一个事件
不要提问,不要提问,不要提问。
问人家观点有意义吗?问人家愿景你信吗?问人家历史你有感觉吗?
别总问问问。
第一次见面,你能问出什么来。大部分人都没有经过得到 app 的那种知识服务的训练,你能得到什么有营养的答案?
另一方面,社会学告诉你,人性是在事件 — 过程中展现的,更具体地说,是人的社会性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动物性你很容易发现的:什么身高、样貌,器官大小。功能呢,开个房你就检验了。
但是社会性呢?三观如何,性格如何,偏好如何,等等。靠口供不可信,靠什么呢?靠事件。
你跟他去做一些事情,才能在过程中展现他的社会性。
所以,看电影不算事件,开房不算事件,吃饭一般也够不成事件。
看电影票丢了算个小事件。开房时发现被单没有换算小事件,吃饭结账发现老板算错了算小事件。
但是这些都算偶然事件,如果你要故意做这个测试,一来没有大意义,二来让对方发现了,大概也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最好不要故意做。
那么什么才算呢?比如一起学习吉他,这个算。要不跟他学习一个技能,也可以。你们一起摆个地摊,去集市募捐,甚至一起做个麦当劳的暑期工,都是。总之,开启你的脑洞,双方在一个事件里,就会天然发生一些事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充分了解对方。
第三,主动展现你自己
你要是一个高段位的人力资源总监,你就会知道,看起来你在面试,有选择招聘对方的主动权,其实你是弱势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人,实际上在选择你。
所以,你要主动展示自己,才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特点。也同时展现你的主动性,不是装矜持,或者放不开。
重要的是,主动展现自己,是诚意的表现,会带来对方更多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