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个叛丰贼吗

刘邦是个叛丰贼吗

前几年为刘邦故里是丰还是沛跟沛县文史圈吵得一塌糊涂,虽然菜九稳操胜券,千古谁识沛丰邑,一柄屠刀满天飞。但人家纵然被砍到血肉横飞,还硬是不服气,你也没辙。这不,近日那个圈子里又有人以为,当年丰背叛刘邦支持雍齿是对刘邦看不上眼。并且以为日后刘邦不肯免丰人的租税,说明刘邦与丰关系不好。

雍齿对追随刘邦有点不爽,是因为早年雍齿的气象似乎还胜过刘邦,所以在刘邦手下心里有点别扭,当齐国来招降,他就借机带上刘邦委托他镇守的丰投靠了齐。雍齿看不上刘邦,不等于丰县人看不上刘邦。所以说“丰人对刘邦的老底太清楚了,可能不看好他才反的”,没有多少事实依据。至于他们追随雍齿抗拒刘邦,未必是真心。因为雍齿掌握当地武装,老百姓被裹挟,形成对抗的声势浩大,给刘邦收复丰设置障碍。其实以刘邦的军力与军事指挥能力,拿下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熟人,基本上打不起来,所以雍齿明明不是刘邦对手,就耍赖皮赖在丰不走,刘邦也没有办法。所以才有刘邦四处借兵之举。等到项梁借兵完成驱逐雍齿之后,丰就一直在刘邦的控制之下,即使刘邦出征、分封到四川,丰仍然为刘邦掌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邦应该对丰没有太多的不和,换言之,刘邦对丰的不爽,没那么严重。

可能持此论调者会说,刘邦好吹牛的特点丰人都清楚,这也过于夸大丰人的信息灵通了。刘邦的这个品质是在沛县官场上留下的口碑,未必能传到丰县。菜九帮他们编排一下丰对刘邦的不爽,刘邦你不在丰县就业,跑到沛县,你是个丰奸,我们丰县不欢迎你。出国就是叛国,出县就是叛县,出省就是叛省,刘邦跑到沛县就业,这个叛丰贼,丰人恨死你了。

实际情况肯定不会那么绝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沛比丰发达,丰人到沛县就业很多,到现在也还是这样。所以刘邦到沛县工作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事。刘邦不觉得到沛就业是个问题,估计丰人也不在乎这个。从历史记载来看,丰是刘邦最倚重的地区,刘邦的家小都留在丰与沛。妻子在沛,父母在丰,并有兵力保护。也不知道刘邦与项羽在鸿门宴上怎么达成这样的协议的,即刘邦受封四川,但丰归刘邦管辖,到丰沛一带照顾刘邦家小的,除了吕后之兄吕释之外,还有刘邦早年的马仔任敖。即使刘邦东征在彭城大败,还派王陵守丰。如果刘邦与丰人敌对,他怎么可能死死对丰不放手。这里还有个历史之谜,即项羽已将刘邦家小全部收监,怎么丰还在刘邦掌握,真是想破脑袋也还是百思不得其姐啊。

可能人们对沛父老央求刘邦免除丰的租税印象深刻,以为刘邦非要沛父老恳求才肯免除,并显得很勉强,还说了一通对丰不满的话,足以证明刘邦对丰不爽。这个只反映了刘邦有所不爽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反映刘邦对丰的全部感情。比如前面讲的丰始终在刘邦的掌握,比如迁到关中的丰人,早于沛若干年就享受了免除租税的待遇了。

网友又说了,可能丰人不愿意离开故土去关中(或新丰),刘邦免税吸引住他们。网友的理解有误。他们讲的情况最多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情况是,丰县子弟兵到了关中就安置自己不回去了,而且只有后者才真正与刘邦的免税政策相匹配。所以菜九讥讽网友只记得沛父老恳求,而刘邦悄悄地把迁到关中的丰人全免了税,大家就记不得了。所以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如果片面,如果只根据个别现象就下结论,难免不周全。即以沛父老求情场景而言,菜九也能解读出与网友观点完全相反的另外一个意思。菜九以为,刘邦对丰世代全免是先有腹案的,到沛就先宣布了对沛的免税,没有宣布丰也有同等待遇。而沛父老看刘邦老家丰还没有享受待遇不过意,善意提醒刘邦,刘邦在沛父老提出的时候反而决定滞后宣布,在父老乡亲的一再央求下,才把这个原本就打算落实的免税宣布于众,可能向沛父老做一个顺水人情,皆大欢喜,传为美谈。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刘邦离开丰县到沛发展,实为利己利人的英明之举。如果一直赖在丰县,怎么能世世代代免除丰县人的租子?当然,如果以为丰县人民感情单纯,宁愿世世代代交租子,也不愿意刘邦叛县,那可能是强奸民意。所以当时的丰人根本没有对刘邦到沛县发展有任何意见。完全是雍齿一个人要与刘邦作对,与丰没有任何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