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

  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 社会学的主体间性、 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 本体论( 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

   1 .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是指作为 社会主体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以及 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其最早在伦理学领域内提出。近代、现代的 哲学家在个体价值独立的基础上继续在伦理学的领域探讨这个问题,而且扩展为更为广泛的社会学领域。像 康德、 黑格尔直至 马克思、 哈贝马斯等都在社会学领域涉及到主体间性问题。它关涉的问题是人的社会统一性问题。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 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包括哈贝马斯在内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具有 乌托邦的性质。

   2.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意指 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最早涉及到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是 现象学大师 胡塞尔。胡塞尔建立了 先验主体性的现象学,把先验自我的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这就产生了个体认识如何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了摆脱自我论的困境,他开始考察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或知识的普遍性的根据是人的“ 统觉”、“同感”、“ 移情”等能力。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概念是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的,只涉及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因此只是认识论的主体间性,而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梅洛-庞蒂反对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主张 知觉现象学,即身体-主体与世界的关系。认识论的主体间性仍然是在主客对立的框架中,仅仅考察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承认人与世界关系的主体间性。

   3.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海德格尔后期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更为彻底的主体间性理论家是神学哲学家马丁· 布伯,此外, 雅斯贝尔斯和 马塞尔也提出了与马丁·布伯类似的主体间性思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即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进入了本体论的领域,从根本上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0)

相关推荐

  • 《实在界的面庞》第一章笔记

    一:康德同(或反)萨德 阿/霍认为,康德以主体自治为名义废除了对于任何他治的依赖.但这种废除,这种对主体能动力量的发掘,又使得康德伦理学默许了一种事实:理性的结构单凭自身无法维持善对恶,怜悯对残忍的优 ...

  • 阿甘本:《​主业:责任考古学》序言

    主业:责任考古学 文|阿甘本 译|蓝江 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谈行为: 1.真正的原初行为,即从无到有的生产行为. 2.以产生效果的方式去生产效果.                  --本·萨巴赫·肯迪 ...

  • 主体间性[主体间性]

    本体论 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海德格尔后期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更 ...

  • 冯建军: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 ——兼论教育中的主体间关系

    ▲冯建军 作者简介: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导.南京 210097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9期. 内容提要:公共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实现公共性,并非要消 ...

  •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间性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是心与心的相互沟通和共同成长(教学相长).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是与主体--客体的交互关系不同的.主客体活动是指向客体的对象性 ...

  • 移情:从心理学到主体间性

    移情:从心理学到主体间性 作者:Dany Nobus 透过提醒人们注意有一个鸿沟,弗洛伊德曾经详细地说明他的观点,将直接把催眠与精神分析的暗示区分了开来.  在此,首先,他宣称,跟催眠的程序相反,分析 ...

  • 熊玲:主体间精神分析与存在性不安

    --用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1) 一,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 我们知道,精神分析这个神乎其神的概念,自创始人佛罗伊德一百年来其开拓性人物及学界说法众多,按发展顺序.又被高度应用的主要有五大 ...

  • 主体间精神分析与存在性不安

    --用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1) 一,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 我们知道,精神分析这个神乎其神的概念,自创始人佛罗伊德一百年来其开拓性人物及学界说法众多,按发展顺序.又被高度应用的主要有五大 ...

  • 熊玲:以主体间关系,直面“情感与行为模式”

    --用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2) (续 前) 一般情况下,来访者(主体)所体验的痛苦,大多是来源于一种存在性不安.前面所举例的皎皎,是一个存在性不安,或叫"非主体化焦虑&quo ...

  • 农民工与包工头及合法用工主体间法律关系及责任分析

    本文作者:毕克来   来源:审判研究 声明:本公号专业分享转载来自:最高院.各院校教授.各地方法院.大咖律师等实务文章及指导性裁判案例,帮助各建设施工单位.房地产企业.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在实践中遇到 ...

  • 建筑行业的罚款是平等主体间的违约还是销售折让?

    [摘要]  建筑企业2016年营改增以来,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增值税税收政策复杂多变,特别是特殊业务处理不同货物销售,做好增值税管理,既可为企业创效,又可防范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