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地图与近现代史研究的新问题

报刊是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向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已经无可争议。但是,近现代报刊中的地图资料则较少受到关注,地图史研究也很少涉及报刊地图。笔者依据对近现代报刊的初步调查,发现各类报刊刊载了相当数量的地图。它们是近现代史的地图记录或图像记录,是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与开发的资料。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料有助于在近现代史研究中拓展新问题。
数量庞大但分布不均衡
近现代报刊的数量非常庞大,根据《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和补充本所收全国56个主要图书馆馆藏3.6万余种期刊,以及《中文报纸联合目录》(初稿)所收7800余种旧报纸,保守估计现存近现代期刊与报纸共约5万种以上(倪俊明《近现代报刊的史料价值及其保护和整理》,《图书馆论坛》2010年第6期)。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在这个庞大的资料库中,就与地图有关的专业期刊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910年创刊的《地学杂志》。靳润成在为该刊影印本写序言时指出,其所附的近百幅地图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地学杂志》影印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这是就该刊各期开篇所载地图而言,若是算上专题论文附图,则所刊地图数量应在百幅之上。
不仅与地学有关的专业期刊会刊载地图,就是一些通俗类的报刊也会涉及,如《良友画报》《北洋画报》《新中国画报》等也刊有地图。就刊登地图的数量来说,近现代报纸所刊载的地图数量更为可观。以《申报》为例,从1872年到1949年,不计入广告,刊载的大小地图有1000余幅。在这1000余幅地图中,有些是新闻或相关文章的附图,有些则是独立的地图。若是计入广告,则《申报》所刊地图的数量还要增加至少百余种。
考虑到不是所有近现代报刊都会刊载地图,各报刊受其内容与性质的约束刊载地图数量的多寡也极不均衡,因此在估算近现代报刊地图数量时,只能采用保守的方法。但即使按每种报刊平均刊载1幅地图来估算,其总量也在5万余幅左右。退一步讲,即使仅调查常见的近现代报刊,所能得到的各类地图的数量也将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近现代报刊所刊载的丰富的地图资源,在分布上极不均衡。一方面部分专业期刊及大众报刊所刊地图远较其他刊物为多,有明显的集聚性特征。如上述《地学杂志》《申报》等。这种情况有利于对近现代报刊地图资料的数量与质量展开有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
另一方面,地图出现在近现代报刊上的时间与数量又具有显著的离散性,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可能相当一部分近现代期刊和报纸并不刊载地图,或者即使有也是极为零星的存在。这是刊载地图的数量与质量在不同报刊之间的分布不平衡现象。其二,则是指在刊载地图较为集中的报刊上,其在时间分布上规律性并不明显,造成地图在同一报刊内部的时间分布不均衡。此两者,为系统调查或普查近现代报刊地图资料的数量与质量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近现代报刊地图的文献学特点
近现代报刊地图作为图像资料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形式的地图,一类是以地图或地球为背景或元素的各种图像。它们既有示意地图,也有专业测绘的精确地图,其文献学特征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图与事结合,上下文语境明确。地图,在日常的认知中,与这个词相联系的一般是各种单幅的地图,或者是各种成册的地图集。无论是单幅的地图还是成册的地图集,所表现的地理信息是自成体系的内容,它的上下文语境基本上都包含在地图的画面和文字注记之中。而近现代报刊地图,它的刊载与相应的事件相伴,大多数镶嵌在刊载它的文章之中,它的上下文语境不仅仅是地图的画面和文字注记,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文字报道。这是近现代报刊地图极为突出与显著的特点,也是有助于今天的学者思考并提出新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
第二,近现代报刊地图相当一部分具有连续的叙事性。专业地理期刊或水利期刊中所讨论的论题往往并非一次性的,从而会在该专题上汇聚起连续的地图资料。而对于大众传媒的报纸来说,若报道持续一段时间,或者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积累起与该事件相关的连续的地图资料,此时其刊载地图的连续性与叙事性就极为明显。如《申报》对1924年江浙军阀混战的报道前后就有8幅地图,而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地图资料就更多;若是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的抗战报道为对象的话,地图资料的数量就更大,其连续性与叙事性也更强。
第三,近现代报刊地图涉及的日常生活面极广。普通地图和地图集,以地理信息的表现为核心,所涉及的图例图符以及标注的地名,都是绘图概括之后的结果,虽然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信息集合,但是其上下文显然不会那么生动,对日常生活世界只是一种概略性的轮廓性的描述,而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压缩性质。与此相比较,近现代报刊所载地图涉及的世界就要广泛得多、深入得多:大到军事与政治,如近代中国军阀混战与政治势力范围;小到某地发生劫案或地产出售,从军事、政治、经济、学术,到文化与娱乐,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兹举两例以见一斑,如《申报》1927年3月23日第10版刊载的《闸北大火路线图》,就是极为难得的一幅城市火灾事故地图。又如《申报》1946年12月10日第9版有一幅很小的《深圳惨案发生地点》地图,描述了一起发生在深圳与港英交界地带的刑事案件的地理位置关系。而类似的报刊地图并非偶然,它们是当时日常社会生活的地图与图像呈现。
有助于开拓新课题
数量可观的近现代报刊地图,其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对于近现代史研究显而易见的价值是,可以开拓出很多具体的新课题。
举例来说,在专题研究方面,这些报刊地图按时间编排,可以形成非常清晰直观的近代地图测绘、编绘技术的地图学学术史编年资料,而且比起单幅地图或地图集来说,利用起来似乎更为便利,可以大大地拓展近代地图学史研究。又如,有些报刊地图是较为精确的小区域地图,对于考证具体历史地理问题是很好的第一手资料;另外在精确度上,有时甚至可以将相关地理研究的时间尺度精确到日。类似这样的新课题,不同的学科与不同的学者可以根据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扩展。
但是作为一种类型独特的资料,它若仅有助于拓展具体的经验研究课题,那么它的价值就被大大地降低了。事实上,数量可观的报刊地图,不仅可以作为近现代史研究的史料,还有可能在近现代史研究中提出新问题。
报刊地图作为史料,有可能在方法论的角度引发近现代史研究的新问题。近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全球扩展,无论是资本、军事暴力还是殖民主义等,都紧紧围绕着这两者展开竞争、争夺或者掠夺。而这种竞争、争夺或掠夺既表现为地理过程,也表现为空间过程。因此,地理向度和空间向度在近现代史研究中应该占有比在其他时段的历史研究中更为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具有方法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
在当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空间转向在方法论上已经是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不断地被人提出。空间转向是一个较为笼统和宽泛的概念,就历史学而言,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空间问题,注重通过空间分析来讨论历史问题。它与传统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新的不同的部分。其中新的不同的部分在具体的经验研究方面集中表现在对社会空间的讨论;而在方法论上则比地理一词更为宽泛,包容性更强,是一个超强容器的普适性概念。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变的基础上,地图研究与历史研究的结合,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
地图在近现代世界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所记录和描绘的近现代世界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与其他类型的地图相比,报刊地图的上下文语境明确、叙事连续,涉及的日常生活世界更为广泛而多样,对于认识与讨论近现代史的地理问题与空间问题,也就更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最为突出的表现或许在于,可以在以较长时段为基础的地理过程或局势研究之外,开拓对较短时段的事件的地理过程或者空间过程的研究。而较短时段的事件可以是政治事件、军事冲突,也可以是日常娱乐、商务,或突发性灾害等,它们的地理过程或空间过程,正是报刊地图作为史料对于近现代史研究方法与视角提出的值得期待的新问题。
报刊地图作为史料,对于近现代史研究所能开拓的新问题并不限于上述的初步讨论,它的价值有待各专题研究的学者去发现。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编辑:刘星
(0)

相关推荐